资源简介 第七章 力第一节 力一、 力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两个人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1、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和排斥等作用叫做力。2、对力的三点认识(1)施加作用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2)一个力的作用总是跟两个物体有关(一个施力者, 一个受力者), 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如果离开物体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无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小铁球), 因此接触与否不能成为判断能否产生力的作用的依据。3、力的符号和单位(1) 物理学中, 用字母“F”表示力;(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力是有大小的,如托起一个普通苹果的力大约是 2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小是 1N。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例:a、将弓拉开; b、 拉伸(压缩)弹簧。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例:a、运动的足球停下来(由运动到静止); b、静止的小球竖直落下(由静止到运动);c、水平面上小铁球遇到前方磁体,小球滚动变快(速度由慢到快); d、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速度由快变慢)。(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例:a、小铁球被一侧磁体吸引,偏离原来直线运动; b、汽车转弯;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2、现象探究项目 事例 效果力的大小 分别用一个较小的力和一个很大的力踢球 用力小时,球运动的慢且踢出距离近;用力大时,球运动的快且踢出距离远。用一个较小的力压直尺与用一个较大的力压直尺 用较小的力压直尺时,直尺弯曲的程度小;用较大的力压直尺时,直尺弯曲的程度大。力的方向 向前推车与向后拉车 向前推车,车向前运动;向后拉车,车向后运动。向上压直尺与向下压直尺 向上压直尺,直尺向上弯曲;向下压直尺,直尺向下弯曲。力的作用点 桌面上伸出一段钢尺,用大小相同的力压其根部与端部 相同的力压钢尺端部比压其根部钢尺弯曲的程度大。推门时推门边侧与门轴附近 同样推开门,推门轴附近用力大,推门边侧用力小3、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物体间力的相互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1)力的大小相等; (2)力的方向相反; (3)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4)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相互作用力特点的八字概括:“等大、反向、共线、异物”第二节 弹 力一、 弹力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形变有两种:(1)形状的改变,物体受力时外观发生改变,如弹簧、橡皮筋、直尺受力时的形变; (2)体积的改变,物体受力时体积发生改变,如排球、海绵受力时形变。2、弹性:弹簧、橡皮筋、直尺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注意: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在一定限度内拉弹簧,弹簧能恢复原状,发生弹性形变;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发生非弹性形变,因此弹簧不能被无限拉长。3、塑性:有些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塑性。4、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2)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因挤压或拉伸而产生弹性形变。(3)大小:与物体的弹性强弱和弹性形变大小有关,同一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4)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如弹簧被拉长时产生的弹力沿弹簧收缩的方向,弹簧被压缩时产生的弹力沿弹簧伸展的方向,即表现出反抗形变的特点。二、弹簧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工具叫做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制成的测力计就是弹簧测力计。2、主要构造:一根弹性很好的弹簧、指针、挂钩、外壳、 吊环、刻度盘。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使用方法 使用前 (1) 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不在则要校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使用时 (1)测力时,所测的力不要超过它的量程,以免损坏弹簧测力计; (2)测力时,要使弹簧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4、其他形式的测力器:握力计、弹簧秤、托盘秤。第三节 重力一、 重力1、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G 表示。2、对重力的理解: (1)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3)重力是非接触力,抛出去的物体在空中运动与静止时所受的重力是相等的。二、重力的大小1、重力大小的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让弹簧测力计保持竖直状态,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 就等于物体的重力G。2、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计算公式: 其中G 表示重力,单位是 N;m 表示质量,单位是kg; g取9.8N/kg(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 1kg的物体在地面附近受到的重力是 9.8N。粗略计算时,g取10N/kg。4、重力大小的计算例题、质量为0.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 一个人所受的重力为45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g取10N/kg解: 由( 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由 G=mg 可得 则木块所受的重力为2.5N,人的质量为45kg。三、重力的方向1、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2、重力方向的应用: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可以制成铅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或物体表面是否水平等。3、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物理量 区别和联系 重力 质量区别 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 G m方向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单位 N kg大小与地理位置的关系 物体的重力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同一物体在任何位置,质量大小均不变计算公式 G=mg m=ρV测量工具 弹簧测力计 天平、秤联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 g取 9.8N/kg四、重心1、重心: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如图:五、重力的由来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力,这是万有引力。2、飞出地球(1)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2)1961年4月 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完成了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3)1969年7月 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登上月球;(4)2007 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测器;(5)2003 年到 2013 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州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实现了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梦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