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公式与赋值 教案《高等计算机数学(IT类专业适用)》(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命题公式与赋值 教案《高等计算机数学(IT类专业适用)》(高教版)

资源简介

《计算机数学》课程教案
教案编写人:
课程名称 计算机数学 本次内容 命题公式与赋值
授课班级 时 间 第 周 第 次 教学课时 /单元课时 /项目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命题公式 2.命题的真值表 3.命题的等价与蕴含 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写出命题的真值表 2.能够简单地进行命题的等值演算 素质目标: 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 重难点 1.命题公式的真值表 2.命题的等值演算 3.命题的蕴含
课后总结 建议学时3课时
一、命题公式
定义7.2.1 一个命题标识符如果表示的命题真值确定,就称为命题常元,如果表示的真值不确定,就称为命题变元.
定义7.2.2 命题公式是按照下列规则定义的字符串:
(1)单个命题常元和命题变元是命题公式;
(2)如果是命题公式,那么也是命题公式;
(3)如果是命题公式,那么也是命题公式;
(4)经过有限次的使用(1)、(2)、(3)所组成的字符串是命题公式.
定义7.2.3 设是公式,是公式中的所有命题变元,规定
的一组真值,则这组真值称为公式的赋值或解释.使公式的真值为1的赋值称为公式的成真赋值,使公式的真值为0的赋值称为公式的成假赋值.
例7.2.1 求下列命题的真值:
设: :4是素数 :2是有理数
(1); (2).
解 命题、、的真值分别为1、0、1,那么
(1)也就是的真值为1;
(2)也就是的真值为0.
一般地,若公式中含有个不同的原子命题,则对公式共有个不同的赋值.将公式的所有赋值情况列表,则称为公式的真值表.构造真值表的步骤如下:
(1)找出公式中所含的所有命题变元,然后按照二进制依次对其赋值;
(2)按逻辑运算顺序写出公式的各个层次;
(3)对应各个赋值计算出各层次的真值,直到计算出最后公式的真值为止.
例7.2.2 求下列命题的真值表:
(1); (2).
解 详见书上例题
定义7.2.4 设是一个命题公式:
若在它的任何赋值下真值为1,则称为永真式或重言式;
若在它的任何赋值下真值为0,则称为永假式或矛盾式;
若的真值至少有一组为1,则称为可满足式.
例如上例中的(1)就是可满足式,(2)就是永真式.
二、等值演算
定义7.2.5 设是两个命题公式,在任意解释下的真值相同,则称命题是等值的,记为.
显然,公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为永真式.
例7.2.3 利用真值表证明两个命题公式是等值的:

证明 详见书上例题
利用真值表我们得到很多命题公式等值式,下面给出常见的命题公式等值式:
(1)双重否定律
(2)幂等律 ,
(3)交换律 ,,
(4)结合律 ,,
(5)分配律 ,
(6)同一律 ,
(7)零律 ,
(8)德摩根律 ,
(9)吸收律 ,
(10)补余律 ,
(11)蕴含等值式
(12)等价等值式
(13)输出律
(14)归谬律
要想证明两个命题公式是等值的,除了用真值表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命题公式等值式进行等值演算.
例7.2.4 用等值演算法证明等值式:
(1);
(2).
证明 见书
三、公式的蕴含
定于7.2.5 设是两个命题公式,对任意解释,如果为真,则为真,那么我们称蕴含,记为.
显然,公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为永真式.
例7.2.5 利用真值表证明:.
证明 详见书上例题
由真值表可以发现,当命题公式为真时,命题公式也为真,所以.
利用真值表我们也可以得出很多蕴含式:
(1)化简 ,
(2)化简式变形 ,
(3)附加 ,
(4)附加变形式 ,,
(5)析取三段论
(6)假言推理
(7)拒取式
(8)条件三段论
(9)双条件三段论
(10)前件附加
蕴含关系性质如下:
(1)自反性:对任意公式,有
(2)反对称性:对任意公式,若且,则有
(3)传递性:对任意公式,若且,则有
要想证明两个命题公式的蕴含关系,除了用真值表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命题公式等值式进行等值演算,以及用分析法进行证明.
定理7.2.1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且.
例7.2.5 证明.
证明 只需证明为永真式
即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