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的概念 教案《高等计算机数学(IT类专业适用)》(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导数的概念 教案《高等计算机数学(IT类专业适用)》(高教版)

资源简介

《计算机数学》课程教案
教案编写人:
课程名称 计算机数学 本次内容 导数的概念
授课班级 时 间 第 周 第 次 教学课时 /单元课时 /项目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导数的定义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导数和连续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能够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在某点的导数 2.能够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1.导数定义与极限的关系 2.导数定义解决问题 3.导数的意义
课后总结 建议雪是2课时
引例:结合课件请学生观察动图
一、两个实例
1.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
设一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路程与之间的函数关系),求该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分析 设在时刻物体的位置为.当时间由变到时,物体的路程函数相应地有增量,于是当越小,比值

就越接近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
2.平面曲线的切线斜率
如图3.1.1,在曲线上点附近,再取一点
,作割线,当点沿曲线移动而趋向于
时,越来越接近于,割线的极限位置
就定义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
设曲线为函数的图像,和为曲线上的两点,则割线的斜率 图3.1.1

当时,沿曲线趋于,则切线的斜率为,
=.
故曲线在点处切线方程为:
.
二、导数的概念
1.函数在的导数
定义3.1.1 设函数在点的某一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在处有增量(,仍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函数有增量

若当时,的极限,

存在,那么这个极限值称为函数在点处的导数,也可以说成函数在点处可导,记作,也记作, 或 .
如果极限不存在,我们说函数在点处不可导.
注意: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在点的导数可以总结为如下三个步骤:
(1)求函数的增量:;
(2)算比值:;
(3)取极限:.
例3.1.2 用定义求函数在点处的导数.
解 (1)求函数的增量:

(2)算比值:;
(3)取极限:=.
2.函数的导函数
定义3.1.2 若函数在区间内每一点都可导,则称在区间内可导.
如果在内可导,那么对应于中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值,这样就确定了一个新的函数,此函数称为函数的导函数,记作,,,.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就是导函数在点处的函数值,即.
例3.1.3 求函的导函数,并求出,,的值.
解 (1)求函数的增量:

(2)算比值:;
(3)取极限:.

例3.1.4 已知函数(为常数),证明其导函数为.
证明
即是说常数.
例3.1.5 求对数函数的导数.
解 (1)求增量:

(2)算比值:;
(3)取极限:.

特别地,当时,得自然对数的导数.
三、导数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可导一定连续,连续不一定可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