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积分的计算 教案《高等计算机数学(IT类专业适用)》(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定积分的计算 教案《高等计算机数学(IT类专业适用)》(高教版)

资源简介

《计算机数学》课程教案
教案编写人:
课程名称 计算机数学 本次内容 定积分的计算
授课班级 时 间 第 周 第 次 教学课时 /单元课时 /项目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2.直接积分法求定积分 3.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4.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2.能够运用公式及适当方法求定积分 3.能够根据函数奇偶性在对称区间求定积分 素质目标: 1.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 2.观察理解力的培养
教学 重难点 1.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2.定积分的积分方法
课后总结 建议学时3课时
一、微积分基本公式
定理4.4.1 设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又是的任一个原函数,则有 ,
上式称为牛顿(Newton)—莱布尼茨(Leibniz)公式,也叫微积分基本公式.上述公式也可以写成
或 .
例4.4.1 求定积分.
解 因为,所以是的一个原函数,所以由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有 .
例4.4.2 求定积分.
解 因为,所以是的一个原函数,所以由牛顿——莱布尼茨公式,有 .
例4.4.3 求定积分.

.
例4.4.4 求定积分.
解 在这里,我们不能对被积函数直接积分,应该首先去掉绝对值符号被积函数是分段函数,

由积分区间的可加性,得
.
例4.4.5 求定积分.
解 因为,所以利用定积分积分区间可加性得到
.
例4.4.6 求定积分.
解 .
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一般地,定积分换元法可叙述如下:
设在上连续,而满足下列条件:
(1)在上有连续导数;
(2),且当在上变化时, 的值在上变化,则有换元公式:
上述条件是为了保证两端的被积函数在相应区间上连续,从而可积.应用中,我们强调指出:换元必须换限,(原)上限对(新)上限,(原)下限对(新)下限.
例4.4.7 设 在对称区间上连续,试证明

证明 因为对积分,
作变量代换,由定积分换元法,得

于是
.
(1)若为偶函数,即,由上式得;
(2)若为奇函数,即,有,则.
如图4.4.1
图4.4.1
注意:这个例题可以作为一个结论.
例4.4.8 计算下列定积分:
(1); (2).
解 (1)因为被积函数是奇函数,且积分区间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
(2)因为被积函数是偶函数,且积分区间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
三、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例4.4.9 计算.
解 .
例4.4.10 计算.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