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基础知识竞赛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基础知识竞赛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邵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基础知识竞赛
地理
分值:100 分 时间:60 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100 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某中学地理社团组织成员开展月相观测。2021 年 2 月 19 日农历正月初八,有同学用肉 眼在湛蓝的天空中观测到了日、月同天景象,并作记录。同学记录的日、月位置和月相正确 的是( )
2.在太阳系当中,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围绕恒星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以恒星为参照 物观测行星在天空中运行的正常路径是由西向东移动的,但由于不同行星的公转速度不同, 有时在地球上会观测到行星投影在天球上的位置存在自东向西运动的现象即行星逆行。(图 中 M 表示其他行星,E 表示地球,1、2 表示观测的依次时间或位置)下列图中在地球上能 看到行星逆行现象的是( )
3.下图为某日从北极上空看到的太阳系部分天体位置示意图,当天晚上,地球上某地能够 观察到的月相及月球和火星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下图示意北京、成都、昆明和 上海四城市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4.曲线序号与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昆明 B.②—上海 C.③-成都 D.④-北京
5.造成①②两地太阳辐射强度差 异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地纬度低 B.①地雨雾天气多 C.②地海拔高 D.②地太阳高度大
下图示意福建省坡度为 15°的坡面上不同坡向四季各旬的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分布(距 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平均值为某旬各坡向太阳辐射量的平均值)和第 1 旬为 1 月上旬,第 2 旬为 1 月中旬,其他旬以此类推。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6.180°表示的坡向最可能是( )
A.正北 B.正东 C.正南 D.正西
7.第 19 旬各坡向太阳总辐射量距平差异 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角大②白昼较长③太阳光与 各坡向垂直④阴雨天气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 为 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 P 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9.由 M 日至 P 日,北极点获得的 太阳辐射逐渐递减,其主要原因是 (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10.有关图中 a、b 两点(大气上界)的日照时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 B.a.a=b D.不能确定
11.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据图可推断 (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煤矿资源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较浅
12.科学家研究发现,福建漳浦琥珀中含有大量典型的东南亚热带生物类群,试结合图分析 原因( )
A.地壳运动频繁,地层多次发生错位
B.当时大气氧气含量显著高于现今水平,生物发展繁盛,热带生物多次迁徙
C.联合古陆解体后,大陆漂移,祝福建所在地曾经为热带生物发展地区
D.当时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显著高于现今水平,全球年均温较高,热带生物群向北迁移。
太阳辐射能是自然界中各种物理变化过程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并且对城市的健康发展 有直接影响。下图为 1993—2017 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及多年平均逐月太阳辐射量变化曲 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昆明市月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 4 月而非 6 月,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太阳高度 C.降水量 D.植被
14.对昆明市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影响 因素最小的是( )
A.工业总产值 B.建城区面积 C.人口规模 D.教育水平
15.推测 2009—2017 年,导致昆明市年太阳辐射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快速城市化 B.逆城市化 C.气候趋暖湿 D.气候趋干旱
16.宇宙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2020 年中国有望实现载人登月。结合“月球探测 线路图”,回答月球探测器探月的线路依次是( )
A.1、2、3、7、4、5、6 B.3、2、1、7、4、5、6
C.1、2、3、7、6、5、4 D.3、2、1、7、6、5、4
17.下图是北半球某天象观测小组某日 24 小时连续拍摄的甲、乙两颗恒星运动轨迹。关于 甲恒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轴始终指向甲星附近 B.甲星位于南极上空
C.甲星可能是在赤道上拍摄到的 D.甲星位于太阳系
日照百分率是指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全天无 云时应有的日照时数)之比。图中甲、乙、丙、丁是我国拉 萨、北京、南京、重庆四个城市的日照百分率和日照时的年 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8.据此判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重庆、拉萨、南京、北京 B.重庆、拉萨、北京、南京
C.南京、拉萨、北京、重庆 D.南京、北京、拉萨、重庆
19.7、8 月份丁地日照百分率的高值期与丙地日照百分率的低值期大致吻合,其主要影响 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地势高低 C.纬度位置 D.雨带移动
新月形沙丘是风积地貌的一种,它在盛行风作用下形成并缓慢移动,大部分出现在沙漠 的边缘地带。研究表明,新月形沙丘缓坡和陡坡不同部位沙粒粒径均存在着规律性逆变。下 图是在盛行西风的影响下,西亚地区某沙漠分布的移动沙丘形态及其缓坡(o→a)和陡坡 (o→b)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缓坡(o→a)朝向 ( )
A.西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1.大部分新月形沙丘出现在沙 漠的边缘地带,决定其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较大的风速 B.稳定的风向 C.平坦的地形 D.丰富的沙源
22.若只考虑风力的搬运能力和重力作用,图中 o→a 和 o→b 方向沙粒粒径递变规律及其原 因( )
A.递变规律相同,成因不同 B.递变规律相同,成因相同
C.递变规律不同,成因不同 D.递变规律不同,成因相同
区域的地质地貌证据可以通过河流地貌来判断。涪江自第四纪以来发育了早更新世(Q1)、 中更新世(Q2)和全新世(Q3)等三期冲(洪)积扇。下图为涪江冲(洪)积扇地区构造地 貌和河流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Q1 冲(洪)积扇堆积物的颗粒( )
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变细 B.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
C.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变粗 D.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粗
24.该区域经历过的地质过程最可能是 ( )
A.F1-F2 之间地层间歇性下陷 B.F1 西北侧高山地层持续隆升
C.F1-F2 之间地层间歇性隆升 D.F2 南侧地层持续下陷
叭尔洞沟流经内蒙古达拉特旗和杭锦旗,由南向北流入黄河;该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北部 丘陵沟壑区和库布齐沙漠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来由于风力和水力相对强度的 周期变化,导致了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河道宽度、河道偏移方向等形态的变化,塑造了风水交 错区独特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叭尔洞沟流域及该河中游某段风水交互作用下河谷地貌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每年的 1—12 月,河流西岸河床沙丘在风水交互作用下的变化趋势通常为( )
A.减小—增大—减小 B.一直增大
C.增大—减小一增大 D.一直减小
26.与常见的冲积扇形态相比,河流东岸的冲积扇不典型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流水的侵蚀作用 B.风沙堆积量大
C.扇底下覆地形的限制 D.沟蚀沙石量小
27.在风沙少降雨多的时期,右图甲处河段河道( )
A.向西岸摆动并缩窄 B.向西岸摆动并拓宽
C.向东岸摆动并拓宽 D.向东岸摆动并缩窄
矶为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江河当中的石滩。建于南宋的观音矶地处湖北省荆州市长江边荆 江大堤之上,该矶位于江心洲左岸,矶身向江心方向伸入约 150 米,每逢长江洪峰,观音矶 顶承江流,挑杀水势,维护荆堤,数百年来为化解荆江危险起到了重大作用。下图示意荆江 观音矶可能位置及实拍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观音矶的大致位置在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29.根据照片推测拍摄者位于观音矶的(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甲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 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乙中的所示(图例 I 一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判断乙图所示阶梯状陡崖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31.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
A.I B.II C.Ⅲ D.IV
32.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乙类似的是( )
A.华山陡崖 B.海蚀崖 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
下图示意某河谷同一断面演变过程,a—e 分别为该河谷演变过程中经历的五个阶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图示河谷演变的先后顺序为 ( )
A.a—b—c—d—e B.b—c—d—e—a
C.c—a—b—d—e D.e—d—c—b—a
34.推测河谷演变过程中该地( )
A.地壳经历了间歇性下沉 B.河流主流不断向北迁移
C.北岸更容易发生滑坡 D.气候受东南风影响大
河流主航道多位于河流深水区,下图中左图为落叶阔叶林林区某河段流向示意图,右图 为该河弯道处航道中心线上甲点的多年移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根据右图信息推断该河段河流流向为( )
A.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先向东再向南
C.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D.先向南再向西
36.图示地区河道发生弯曲的主导因素最可能为( )
A.地转偏向力 B.河岸岩性差异 C.河流含沙量 D.流域降水差异
37.下列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水能资源丰富 C.河流含沙量较小 D.河流有结冰期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河流上游剖面 ,甲、乙、丙、丁为四个海拔不同的平坦面,平坦 面上的堆积物均为河流沉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流向西南 B.自北流向南
C.自东南流向西北 D.自南流向北
39.图中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0.图中任一级阶地的形成过程( )
A.地壳稳定—流水下切 B.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地壳下降—水位稳定 D.地壳抬升—水位稳定
气象学上将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底部汇集的现象称为冷湖。下图示意 2023 年 2 月 23~ 24 日我国北方某峡谷冷湖出现前后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该次冷湖现象最大值出现在( )
A.23 日 17:00 B.23 日 19:00
C.23 日 23:00 D.24 日 8:00
42.该次冷湖形成和消散的方向分别是( )
A.自上而下,自上而下 B.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C.自下而上,自下而上 D.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陕西关中盆地冬春季节多出现严重大气污染现象。图 1 示意关中盆地污染发生时的高空、 地面环流形势,高空环流越强,逆温层越不易发生。图 2 为该地某月 11~27 日 2 次发生严 重污染时,盆地某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43.结合材料并据图 1 分析,该地本次污染从开始到结束的大气垂直剖面演化过程为(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44.西风最强的日期最可能是( )
A.11 日 B.14 日 C.22 日 D.26 日
研究表明,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气压的 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5.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对流层顶高度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增强 B.植被覆盖率提高
C.大气降水增多 D.冷空气势力增强
46.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的月 份是( )
A.2 月 B.5 月 C.7 月 D.12 月
垂直温度梯度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变化 100 米高度气温的变化值,并以温度随高度的升高 而升高为正值,下图示意某市城郊秋季某时段垂直温度梯度时空变化图(单位:℃/100 米), 完成下面小题。
47.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 象的时段是( )
A.8 时—16 时 30 分 B.16 时 30 分—次日 7 时
C.7 时—23 时 D.23 时—次日 5 时
48.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 高度约为( )
A.500 米 B.350 米 C.150 米 D.100 米
大气散射辐射的强弱和太阳高度、大气透明度等有关。某年 5 月 28 日,长沙 (28°11′N,112°58′E)云量较少。下图为该日四个时刻长沙大气散射辐射量变化图,其 中②、③时刻分别为北京时间 18 时和 7 时。完成下面小题。
49.①时刻,北京时间可能为( )
A.5:00 B.9:00 C.13:00 D.17:00
50.下列关于该日长沙大气散射辐射强 度变化的原因及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时刻较④时刻云层数量少,强度 小
B.②时刻较③时刻太阳高度小,强度 小
C.①、③时刻高空太阳高度差异小,强度接近
D.②、④时刻向高空大气密度减小,强度下降
邵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基础知识竞赛
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B B C A C A C D D C D D B A C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A B A C A B B B B C B B B C B C C D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B D D A C B B A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