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张PPT)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第7课时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知识解读1.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明确任务— —交流展示— —测试—评估与改进。2.制作开始前,应当 ,保证后续的制作能有序地进行。3.根据评价表,实事求是地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4.展示过程,为小船写 ,帮助成员 、 和 整个过程。5.如果小船航行不平稳,那么可以检查 是否 。制订方案 制作 合理分工 说明书 回顾 反思 评价 船身重量 平衡 6.选择重量 、体积 的材料,并且把船身做得重,可以使船行驶时更 。7.测试时,可以选择在 或者 进行,事先明确船只航行的起点和终点。8.我们制作的小船在下水之前要做好 ,航行结束后要及时擦干水。轻 大 平稳 无风的室外场地 室内 防水测试 (共14张PPT)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第1课时 船的历史一 知识解读1. 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是生活中常见的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2.船的发展历史:船 运输工具 3.人类使用船舶作为运输工具,从远古的独木舟发展到现代的运输船舶,大体经历了四个时代: 、 、 、 。舟筏时代 帆船时代 蒸汽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时代 类型 摇橹木船 帆船 蒸汽船 轮船 核潜艇体积 小 小、中 大 大 大船体材料 木头 木头 钢铁 钢铁 钢铁动力 人力 风力 蒸汽机 柴油机 核动力构造 简单 较简单 较复杂 复杂 很复杂速度 慢 较慢 较快 快 很快4.船的比较:5.独木舟载重量 ,稳定性 。独木舟的稳定性与其 有关。装载一个物体时,需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使独木舟 ,不易侧翻。为了保持独木舟稳定而不侧翻,可以将物体固定在独木舟的重心位置。6.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对它的阻力。不同形状的独木舟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同。 可以减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小 差 结构 受力均匀 尖形船首 二 实验重现实验1:探究独木舟的稳定性和载重量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独木舟的稳定性和载重量的大小。2.实验器材:独木舟、一盒钩码、水槽等。3.实验步骤:(1)将独木舟放入水槽中。(2)将一个钩码放在独木舟中,调整钩码在独木舟中的位置,使其稳定。(3)将两个钩码放入独木舟中,调整钩码在独木舟中的位置,使其稳定。(4)继续放置钩码,直至独木舟不能承受为止。 4.实验现象:(1)当一个钩码放置在独木舟中心位置时,独木舟稳定,否则容易侧翻。(2)当两个钩码均匀地放置在独木舟的两端时,独木舟稳定,否则容易侧翻。(3)当三个钩码放置在独木舟中时,已经是独木舟的最大载重量。5.实验结论:独木舟存在载重量小、稳定性差等缺点。实验2:探究船首的形状与船受到水的阻力的关系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船首的形状与船受到水的阻力的关系。2.实验器材:两块木块、细线、垫圈、水槽等。3.实验步骤:(1)将两块木块分别制成如图1、图2的形状。(2)先在细线的一端系上垫圈,再将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系在两个不同形状的木块前方。(3)同时将两个不同形状的木块放入水中测试,比较它们在水中行驶的快慢(如图3所示)。图3(4)重复实验三次,及时记录。4.实验现象:尖形的木块在水中行驶得更快(如图4所示)。图45.实验结论:尖形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指点迷津 问题:从船的发展历史中,你发现船发生了哪些变化? 船变得更高、更大、更坚固,速度更快,载重量更大。动力系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早的人力到利用风力等自然力再到蒸汽机、内燃机等。 (共4张PPT)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第6课时 设计我们的小船知识解读1.小船的制作需要考虑 、 、 、 、 、 等因素。2.设计我们的小船的流程:船的大小 船的形状 船体材料 载重量 稳固性 动力系统 (1)明确任务:自己设计并制作一艘小船,控制小船的 ,载重量达到 克,有自己的 ,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2)制订方案:画出船的 ,标注材料和结构;讨论设计图的 和 ;列出所需的 ,计算所需的 。(3)交流展示: 自己的设计,说明 ,相互提出 。制作成本 200 动力系统 设计图 合理性 可靠性 材料 费用 展示 设计的理由 改进建议 3.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 、 、 、 、 等过程。4.制作小船需要的材料包括泡沫板、木板、铝箔纸、泡沫胶、小电动机、小电风扇、电池、导线、开关、喷气装置、纸张、木条等。5.当造船 一样时,比较哪组造的船 更好;当船性能一样时,比较哪组造的船 更低。问题 设计 制作 测试 完善 费用 性能 费用 (共9张PPT)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第2课时 用浮的材料造船一 知识解读1. 可以造船,除了用 ,还可以用 、 等浮的材料造船。改变 可以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浮的材料 木头 橡胶 塑料泡沫 材料的结构 类型 独木舟 竹筏体积 较小 较大载重量 较小 较大稳定性 较差 较好竹筏通过 , ,比独木舟更稳定,载重量更大。加大船体 增加底面积 2.比较独木舟和竹筏:3.比较独木舟、竹筏、摇橹木船和帆船:二 实验重现实验:竹筏的制作和测试1.实验目的:动手制作一个竹筏并测试其载重量。2.实验器材:竹竿(长度25厘米,直径约2.5厘米)6根、木条(长度15厘米,宽度0.8厘米,高度0.8厘米)4根、水槽、橡皮筋(对折长度8厘米,宽度0.4厘米)4根、螺母1盒等。3.实验步骤:(1)明确任务:制作一个能稳定地浮在水面上、牢固、不散架的竹筏并测试其载重量。(2)小组合作完成竹筏的设计方案,汇报交流,说明设计理由和使用的材料等。(3)结合设计方案制作竹筏,先将竹竿依次排列,然后在竹竿两端分别放两根木条,将竹竿夹住,并用橡皮筋固定木条。(4)将制作好的竹筏放入水槽中,往竹筏上逐个添加螺母,测试竹筏的载重量,观察竹筏能装载几个螺母。(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4.实验现象:添加一定数量的螺母后,竹筏上的螺母被浸湿了。5.实验结论:竹筏的防水性较差,不能确保承载的物品保持干燥。指点迷津 问题:竹筏与独木舟相比,有了哪些进步?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竹筏底部比独木舟更宽、稳定性更好、载重量更大,但是也存在乘船者和货物容易浸湿等问题。 (共15张PPT)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第5课时 给船装上动力一 知识解读1.船的动力经历了 → → 。2.船的动力有很多种,包括 驱动、 驱动、 驱动、 驱动(如蒸汽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动力机组)等。3. 可以控制船的 ,船舵的方向和船行进的方向 。4.船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 、 和 等。5.船身设计成 可以减小水的阻力。人力 风力 机械 人力 风力 电力 发动机 船舵 行驶方向 一致 重力 水的阻力 浮力 流线型 6.潜艇的特征:特点 减小阻力的方法 控制沉浮的方法 动力 水下航行 设计成 鱼类的身体形状 调节 自身重力和浮力 的大小 柴油动力 或 核动力 水下航行 鱼类的身体形状 自身重力和浮力 柴油动力 核动力 二 实验重现实验1:自制风帆船1.实验目的:自制一艘风力驱动的小船。2.实验器材:泡沫板、剪刀、卡纸、筷子、小刀、棉线、双面胶、水槽、小电风扇等。3.实验步骤:(1)在泡沫板上画出船的形状,用小刀削掉多余的部分,形成船的轮廓。(2)用两根筷子摆出十字架形状,用棉线将十字架的中间部分绑起来,尽量绑得牢固,作为船帆的支架。(3)在筷子上贴上双面胶,以便后续粘上风帆。(4)在彩色卡纸上按照十字架大小相当的形状画出三角形,并用剪刀剪下来,粘在十字架上,作为船的船帆。(5)将制作好的船帆和船身组合起来,完成制作。(6)将制作好的帆船放在水槽中,然后对比使用小电风扇吹风时和不用小电风扇吹风时小帆船的运动情况。 4.实验现象: 用小电风扇吹风时,小帆船运动得快;不用小电风扇吹风时,小帆船运动得慢。5.实验结论:风帆是船的动力之一。实验2:给小船装上风力推进装置1.实验目的:自制一艘电力驱动的小船。2.实验器材:泡沫船、电池、电动机、螺旋桨、导线、电池盒(带开关)、胶枪、水槽等。3.实验步骤:(1)用胶枪将电池盒、电动机和螺旋桨固定在泡沫船上。(2)用导线连接电动机和电池盒。(3)将泡沫船放入水槽中,合上开关,试航。4.实验现象:合上开关后,小船在水面上能自行持续航行。5.实验结论:电动机可以为小船提供持续航行的动力。实验3:给小船装上蒸汽推进装置1.实验目的:自制一艘蒸汽发动机驱动的小船。2.实验器材:泡沫船、圆木块、蜡烛、金属管、打火机、注射器、玻璃胶、剪刀、水槽等。3.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材料组装好蒸汽装置(如图甲所示)。(2)用玻璃胶堵住泡沫船与金属管的衔接口,防止进水。(3)用注射器往金属管内注水,用打火机点燃蜡烛。(4)将小船放入水槽中试航(如图乙所示)。甲乙4.实验现象:点燃蜡烛后,小船在水面上能自行持续航行。5.实验结论:蒸汽装置可以为小船提供持续航行的动力。实验4:船舵方向与船的行进方向的关系1.实验目的:探究船舵方向与船的行进方向的关系。2.实验器材:船舵、模型船、水槽等。3.实验步骤:(1)在小船上安装船舵。(2)将小船放入水中,调整船舵至不同的方向,观察小船的行进方向。4.实验现象:船舵向右,小船的行进方向向右;船舵向左,小船的行进方向向左。 5.实验结论:船舵的方向和船的行进方向一致。指点迷津 问题:如何让船的行驶保持一定的方向? 给船装上船舵,利用船舵控制船的行驶方向。船舵的偏转方向与船的行驶方向相同。 (共9张PPT)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第3课时 用沉的材料造船一 知识解读1.有的材料在水中是 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 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2.浸入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对它的 的力,这个力叫 。3.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 增加,它们在水中受到的 增大,因此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浮 沉 竖直向上 浮力 体积 浮力 4.相同质量的橡皮泥、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的体积 ,受到的浮力 ,越容易 。5.相同质量的橡皮泥和相同大小的铝箔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 ,受到的浮力 ,载重量也 。6.随着技术的进步,钢铁也能造船。用钢铁制造的船不但 ,而且 。7.船在行驶过程中, 十分重要,不然船就会侧翻,造成事故。船的 与其 有关。越大 越大 漂浮在水面上 越大 越大 越大 坚固 载重量也更大 稳定性 稳定性 结构 8.渡船和双体帆船的优点:二 实验重现实验:用橡皮泥、铝箔造船1.实验目的:分别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一艘小船并测试其载重量。2.实验器材: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金属垫圈等。3.实验步骤:(1)明确任务:用橡皮泥和铝箔各制作一艘有一定载重量的小船。(2)画出设计图。(3)按图纸制作小船。(4)把制作好的橡皮泥船、铝箔船轻轻放入水中测试,看能否漂浮在水面上。(5)将金属垫圈逐个放入两种小船中,测试它们的载重量,并记录能装载金属垫圈的最大的数量。(6)展示与交流。 4.实验现象:橡皮泥船最多能装载12个金属垫圈,铝箔船最多能装载 6个金属垫圈。5.实验结论: 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就有可能漂浮在水面上。橡皮泥和铝箔是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所占的空间体积变大了,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也增大了,也就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指点迷津 问题:为了让橡皮泥船和铝箔船能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需要注意什么? 在制作船时,船底部做得平整、宽大一些;放金属垫圈时要轻轻地、均匀地、对称地放置,防止小船侧翻。 (共7张PPT)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第4课时 增加船的载重量一 知识解读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 和 的需要。2. 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船的发展。3.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叫 ,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载重量就 。4.在“测试船的载重量”的实验中,弹珠会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我们可以把船 ,这样会 。5.提高船的载重量的方法:(1) ,用更轻的材料。(2) ,尝试不同的形状,尽量增大船排开的水量。交通 运输货物 技术 排开的水量 越大 分隔成几个船舱 增加船的稳定性 减轻船身的质量 增大船身的体积 6.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 、 等多种因素有关,还与船的 有关。材料 结构 体积大小 二 实验重现实验:设计、制作铝箔船并测试其载重量1.实验目的:设计、制作三种不同船型的铝箔船,并测试三种船型的载重量。2.实验器材:三张12厘米×12厘米的铝箔(厚度70微米以上更容易操作)、金属垫圈、刻度尺、水槽等。3.实验步骤:(1)明确任务:设计、制作三艘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2)画出设计图,确定船的底面边长和船舷的高度(单位:厘米)。(3)制作铝箔船并计算其体积(体积=底面积×高)。(4)测试三艘铝箔船的载重量,分别记录能装载金属垫圈的最大数量。4.实验记录:船只编号 船只体积(立方厘米) 能装载金属垫圈的最大数量(个)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甲 128 18 18 18乙 108 14 13 14丙 64 9 8 95.实验结论:用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指点迷津 问题1:为什么相同体积的铝箔船,能装载金属垫圈的最大数量不同? 垫圈放置的位置不同会影响船只的重心,因此会影响实验中测得的船只能装载金属垫圈的最大数量。 问题2: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 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船型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因此增加船的体积可以提高船的载重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船的历史.pptx 第2课时 用浮的材料造船.pptx 第3课时 用沉的材料造船.pptx 第4课时 增加船的载重量.pptx 第5课时 给船装上动力.pptx 第6课时 设计我们的小船.pptx 第7课时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