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1.4 七色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1.4 七色光 教案

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七色光》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与色彩的第4课时,题目为《七色光》。本课主要通过讲解彩虹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通过直观的示范和实验,学生能够理解光的分光现象和七种基本颜色。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了解彩虹现象的形成原理。
2. 能力目标:观察、描述和解释彩虹现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重点:利用彩虹现象解释说明太阳光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
难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彩虹”。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光与色彩的基本知识,对颜色和光的分光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对彩虹现象可能有一些经验和观察,但对其形成原理可能不太清楚。学生喜欢直观的实验和示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知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四课时《七色光》。请先回忆一下,彩虹是由什么颜色组成的?
学生:红橙黄绿蓝靛紫。
教师:很好!那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呢?
学生:白色。
教师:实际上,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看一下。请看屏幕上的实验。
第二环节:实验演示
教师:现在,我将太阳光照射到这个分光棱镜上,请大家仔细观察。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有七种颜色的光。
教师:非常好!这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是因为太阳光经过分光棱镜的折射,被分成了七种不同颜色的光。每种颜色的光都有不同的波长。
第三环节:彩虹的形成原理
教师:那么,你们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
学生:不知道。
教师:没关系,我来给你们解释一下。首先,太阳光照射到雨滴上,然后通过折射、反射和折射再反射等过程,最终形成了彩虹。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自然现象!你们有没有在下雨后看到过彩虹呢?
学生:有!
教师:那太棒了!下次下雨后,你们可以留意一下,看看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第四环节:制作彩虹
教师:现在,我们来动手制作彩虹吧!请大家准备一瓶喷雾器和一盏强光手电筒。
学生:(准备喷雾器和手电筒)
教师:首先,将喷雾器中的水喷在空中,形成一片水雾。然后,用手电筒照射到水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彩虹!
教师:没错!这是因为阳光经过水雾的折射和反射,形成了彩虹。你们可以试着调整喷雾的密度和手电筒的角度,看看彩虹的颜色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五环节:总结归纳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彩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学生:(总结归纳)
教师:非常好!你们都很棒!在接下来的实际生活中,你们可以观察更多的彩虹现象,发现自然中的美妙之处。
六、板书设计:
七色光
- 太阳光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
- 彩虹的形成原理
- 制作彩虹的方法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实验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光的组成和彩虹的形成原理。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然而,在制作彩虹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遇到了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提前准备好辅助材料和工具,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彩虹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