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的文体知识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科普文的文体知识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科普文的文体知识
(重点题型: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科普文的文体特征和说明方法;
2.整体阅读,把握说明中心,了解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和文章结构思路;
3.掌握科普文的高频题的做题方法,规范答题。
一、什么是科普文?
科普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科普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原理;
(2)科学小品文,多用文学笔法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在表达上经常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内容科学,文笔生动。
高考选文往往以科学小品文居多。
二、科普文的文体特征
1.科学性(准确严谨)
①划定科学的定义。②列举具体的数字。③举证充分的例子。④作出鲜明的比较。⑤用词严谨准确:大概、可能、将来、也许( 时态 );有的、部分、所有、之一(范围);大约、接近、上下、左右(约数)
2.知识性(普及知识)
①介绍科学新发现、新成果。②探索科学新领域、新论题。
目的:①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②培养科学观念和科研兴趣。
3.趣味性(生动形象)
①举证通俗的例子。②打生动的比方。③巧妙运用修辞,使文章富有情趣
④作引用(诗词-增添文采;趣闻-激发兴趣;轶事-激发兴趣)
三、科普文的文体知识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
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摹状貌
4.说明语言:准确严谨、平实客观、通俗易懂(科学性)
生动形象、有趣味性(文学性)
1.说明文结构: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一)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举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真实的事物来说明,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
②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喻,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问题变得浅显,使陌生的事物变得熟悉。
③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解释,具体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⑤引资料:引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更有趣味性。
四、科普文的说明方法
⑥列数字:引用准确无误的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准确化,以便读者理解。
⑦作比较:用具体的或熟悉的事物和说明对象进行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读者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⑧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帮助读者掌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头绪分明。
⑨列图表:辅助文字说明事物,具有简明、概括、形象的特点。
⑩摹状貌:摹写事物的形状、体貌,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逼真,使人有鲜明深刻的印象。
(二)常见提问方式
1.第X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简要
分析。(4分)
2.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XX的?请结合原文简要
分析。(4分)
(二)例题讲解
1.选文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分)
例如明代曾鲸的代表作《王时敏像》,画作中人物画得不大,线条流畅遒劲,形象栩相如生;背景则大幅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同时配以书法题字,更彰显了人物的精神气度。
【参考答案】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了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的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人物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特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有数据表明,牙外伤中,因体育运动所导致的占15.4%,20~40岁牙外伤患者占运动牙外伤总数的50%。
【参考答案】列数字(1分),用15.4%、20~40、50%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在牙外伤中,因体育运动所导致的占有一定比例,20~40岁牙外伤患者占运动牙外伤总数比例较高(1分),进而说明运动护齿器使用的重要性,(1分)体现语言的准确性,使说明更有说服力。(1分)
(三)方法归纳
第一步:指出说明方法;
第二步:结合文本分析如何使用该种说明方法;
第三步:指出使用该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效果,从语境作用和艺术效果两个方面作答。
(四)对点练习
材料一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这个经集成化、小型化设计后的系统,虽然仅有一本B5书的大小,却有着比以往系统更强大的芯片运算能力,能快速精准采集发动机参数并做出实时诊断。
【参考答案】作比较;把现在的系统和以往的系统进行比较,突出地说明了“长六改”的紧急关机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大的特点,使说明更加具体深刻。
五、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科学性:科学性的体现就是准确、严密、平实。
文学性:文学性的体现就是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科学性:准确严谨、平实客观、通俗易懂
文学性:生动形象、有趣味性
(一)如何体现语言特点?
为表现语言科学性,常用到下定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语言客观,读起来亲切自然;另外讲究用词准确。
为表现语言的文学性,常用打比方、拟人等手法,增强语言的趣味性,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
(二)常见设问方式
1.第X段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请进行简要分析。(6分)
2.请就本文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答题思路
1.从语言的整体风格(如严谨准确、明晰平实、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形象风趣)入手。科普文的语言除了严谨准确外还有生动形象等特点。
2.从特殊词句入手。抓住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议论句、描述句等,体会语言的形象、情感、趣味、表达效果。
(四)例题讲解
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然而, ①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 ② 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普通的水在0 ℃结冰,在100 ℃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 ℃结冰,在101.42 ℃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 ℃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15%,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20%。(《古怪的重水》)
文段中画线词句体现了科普文怎样的语言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①它似水而不是水,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
学生答案一:运用了修辞手法,准确简明,语言上还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
学生答案二:生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脾气’”,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
生动形象。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重水与普通水虽相似,却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学生答案一:使用列数字的表达方法,使说明准确无误,科学具体,令读者信服。
学生答案二:严谨,运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严谨地说明了重水的特性和功能。
② 1立方米重水要比1立方米普通水重105.6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打这儿来的。普通的水在0 ℃结冰,在100 ℃沸腾。然而,重水却在3.8 ℃结冰,在101.42 ℃沸腾。普通水的密度在4 ℃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11.6 ℃时最大。
1分
2分
参考答案:
准确严谨。这一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据的对比,准确严谨地说明了重水与普通水的区别,科学具体,令读者信服。
参考答案
1.准确严谨。这一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数据的对比,准确严谨地说明了大自然中重水少的特点,科学具体,令读者信服。(3分)
2.“大约”“只”等词语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准确严谨。严谨地写出了大自然中重水稀少的特点。(3分)
下面的句子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50吨水里大约只含有7.5公斤重水。
答题思路:
语言特点,运用了(说明方法、修辞手法、词语……)方法,写出了……(效果)
(五)方法归纳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9分)
①发芽就像分娩,一旦启动就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因此发芽的时机攸关生死,种子早已演化出各式各样的手段找对时机。
参考答案:生动形象。运用了打比方和拟人的手法,先将发芽比作分娩,生动形象地写出发芽过程的不可逆性,再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种子对发芽时机的选择寻找。(3分)
(六)对点练习
②未被遮蔽的日光,红光/远红光的比率为1,然而,阳光穿过树叶后,大部分红光为树叶吸收,这时比率远小于1。
参考答案:准确严谨。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科学性。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日光未被遮蔽时和穿过树叶后的两种情形进行对比,又用具体的数字说明红光和远红光比率的变化,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准确、科学与严谨。(3分)
参考答案:科学严谨。通过作比较的方法和“通常”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科学严谨。严谨地写出了在一般情况下,春天发芽的种子比冬天发芽的种子存活几率大的特点。(3分)
③比起熬过冬天的幼苗,这些春天发芽的种子长出的植株比较小、结的种子也比较少,但是存活的几率通常大一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