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节奏与旋律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节奏与旋律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教师授课教案
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内容 7.2节奏与旋律
主备人 集体备课时间 2023.5.20 案别 二案 授课教师
课 型 单元课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实验课 领导审核 签字

课标中对内容的要求 课标依据课程标准第一部分“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部分。“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课程标准第二部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在集体中成长”部分、“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课标中对学业的要求 (中考考点) 通过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体验,了解个人在多个集体中的不同角色、不同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会选择,正确理解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分析小群体的形成及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小团体主义,学会在小群体和集体之间发生冲突时,能够维护集体的正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教学 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人在多个集体中承担多重责任,知道怎样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节奏之间的关系。 2.道德修养:理解怎样处理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3.法治观念: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分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集体中的小群体关系的能力。 4.健全人格:能理解集体中的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5.责任意识:初步树立面对集体时的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集体主义,维护集体利益。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
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
教学准备 教材、作业案、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 书 设 计 节奏与旋律 一、我在多个集体中(角色和冲突) 二、集体中的小群体(小团体、小群体) 三、构建和谐社会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复备
【搭桥引课 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小游戏“萝卜蹲” 游戏规则: 1、全班选出四个小组参与游戏,参与游戏小组的名称从四大名著人物中选出;(林黛玉,孙悟空……) 2、游戏过程:扮演“林黛玉”角色的小组开始:“林黛玉蹲,林黛玉蹲,林黛玉蹲完孙悟空蹲”同时手握拳持平放于胸口,膝盖向下弯曲,做完动作之后,由“孙悟空”组继续。 3、注意事项:其他同学们一起击掌打着节拍,节拍速度可以不断加快,反应慢的小组和说错口令的小组被淘汰。最后剩下的小组代表为优胜小组。 由二个小组推选代表发表感想。 我们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也是本节课的主题:“节奏与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共同探究个人节奏和集体旋律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6-7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角色冲突产生的原因: (1)我们同时属于________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________。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________,承担不同的________。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__________,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________时,我们就可以顺利地__________。当自己的节奏与集体的旋律不和谐时,为了保持旋律的________,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________。 (3)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__________节奏时,角色之间的__________就可能给我们带来________。 2.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 (1)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小群体往往以“________”的面目出现。 (2)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____________的旋律时,小群体成员就能感受到____________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______________。 (3)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______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__________产生矛盾和冲突。 3.如何正确面对小群体与集体的矛盾和冲突 面对小群体与集体的矛盾和冲突,我们需要“____________”,不为成见所 “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__________的行为,坚持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步掌握本课重难点,并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 过渡语: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可以反映映音乐的律动。节奏能使音乐更加有序、更加持久地进行下去。节奏是生命的韵律,日月的更替、四季的变换、潮水的涨落心脏的跳动,无不在节奏的统领之中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集体也有自己的旋律。如何看待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 目标导学一:我在多个集体中 活动一:播放视频材料:疫情危机——承担责任 在抗疫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种社会角色?他们又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他们仅仅扮演一种角色吗?其他角色需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呢? 梳理自己在不同集体中扮演的角色,想一想,并把它写在纸上。 提出问题:①家庭中的我、学校中的我、社会中的我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②你扮演的各种角色,分别承担什么责任? 总结: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小明身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和责任,从而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多个集体中,而且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插入问题:个人角色和集体旋律。 过渡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该如何保持平衡呢? 活动二:小组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组长安排时间,记录员、发言员等) 情境一 小倩两周前给校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结合自己所在班级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她的做法得到校长的肯定,却遭到一些同学的讥讽, 有人甚至认为她“出卖”了班集体。 情境二 小鑫昨天上学迟到了,被学校值周生“逮”个正着。她“灵机一动”,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有的同学说:“小鑫真棒!维护了我们班的荣誉。 问题1、在上述情境中,除了班集体,还有哪些集体? 问题2、小倩是否“出卖”了班集体,而小鑫是否 “维护”了班集体的荣誉?为什么? 总结:小倩没有“出卖”班集体,小鑫不是“维护”了班集体的荣誉。小倩结合自己班级存在的问题,向校长提出改进学校工作的建议,是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自觉让班级利益服从学校整体利益的做法,是维护学校利益的正义行为。小鑫故意报错自己的班级,从长远看,不利于班集体的建设和发展,这种行为会助长不良风气的形成,没有真正维护班集体的利益,是错误的。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初中生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的典型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地维护集体的利益,处理好不同集体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集体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学生根据小倩和小鑫的例子进行分析,探讨正确维护集体荣誉的立场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复杂事物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并且也能不断强化坚持集体利益至上的立场。 通过事例分析,引导学生能够总结出,当我们身处的集体和集体之间是从属关系时,应该坚持从整体利益出发,从而更好地融入集体。 ) 过渡语: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现在就带大家一起来解决我们的困惑。 活动三:处理角色冲突 视频材料:众志成城——利益抉择 问题1、在抗疫过程中,他们更关注家庭还是更关注国家?角色和责任?哪个任务更紧迫? 问题2.他们是如何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作出抉择的? 总结: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设计意图:通过事例,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出两个核心知识点:一是我在多个集体中,二是学会正确处理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根据我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进行有效处理。) 活动(同桌讨论):你遇到过角色冲突的时候吗?。 提出问题:分析角色:班长(如果家长说,当班长太浪费时间,成绩会下滑的) 你的做法是怎样的? 总结:①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 ②我们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分析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冲突的小妙招。当所处的集体与集体之间属于平行关系时,可以重点考虑四个方面。从而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冲突。) 过渡语:在学校班级中,经常能够发现“三人一圈“五人一伙”的小群体现象。他们放学一起走,作业一起做,生日一起过…… 目标导向二、集体中的小群体 问题:你的好朋友有哪些?你们是怎么变成好朋友的? 插入材料: 同学甲:班里几个喜欢踢球的同学常聚在一起,彼此有聊不完的话题,经常一起踢球,足球赛上,他们成了球队的顶梁柱。 同学乙:我们的爸爸妈妈经常在外地打工。我们想念爸爸妈妈,就聚在一起交流,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生活中也互相帮助。 同学丙:我们几个人都不太说话,比较内向。但是遇到数学难题,就喜欢在一起讨论。 问题:小群体是怎么样形成的?说说身边的小群体。 总结:(小群体和小群体的作用)同龄人小群体一般有几个或者十几个人组成,一般来说,小群体内的成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有亲密的友谊。彼此互相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小群体中的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互相学习,互学共进,增长才干。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群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中存在小群体。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小群体的形成过程。 同学甲、同学乙、同学丙所说的三种情况的小群体,包括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小群体会带来的影响。) 小群体——小团体主义 插入材料:七年级某班有一个出了名的小帮派,王某为”大哥”,其他几位同学都听从王某的指挥,他们自称是“好哥们儿”,很“讲义气”,不爱学习,经常跟班干部对着干,不服从班级规定,甚至向低年级同学要零花钱。一天卫生委员督促王某打扫卫生,王某不但拒绝打扫,还和小帮派内的几名同学对卫生委员说:“你如果告诉老师,我就让校外认识的”大哥“收拾你!”可是,如果王某不打扫卫生会影响班级荣誉,卫生委员一时不知该如何才好! 问题:这种小群体已经沦为……如果你是卫生委员,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总结: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要明辨是非,坚持正确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小群体有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正确处理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等。尤其是小团体主义,容易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因此要避免形成小团体主义。 学生了解“重义气”的小团体的不良影响,进而更深层地理解和认同,应该正确处理小群体与集体的关系,从而促进集体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学法指导:建议学生自行整理自己的生活困惑和生活经验,将自己在面对个人与集体、小群体与集体的矛盾冲突时的见解和处理方法进行梳理并与同学分享。分析这些冲突,特别是学生普遍遇到的带有共性的冲突,有助于学生从自身寻找发生冲突的原因,体验失策的苦涩,从而获得人生的经验财富。 过渡语:成大事者,须心无旁骛,奋力争先;立大业者,必凝神聚气,全力以赴。 目标导向三:构建和谐社会 活动四:展示材料 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习近平 视频材料:《抗疫表彰大会截取》 问题:1、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该做些什么? 2、结合总书记的讲话和长大后你想扮演的社会角色,思考:现在的你能为集体做些什么?将来的你呢?写一写并说一说。 结语:立夏已至,蛙声蝉鸣,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让我们在美丽的季节和校园里共同努力:坚定前行,融入集体。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有倡导“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 【小结收获 达标检测】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个人如何应对不同集体之间的角色冲突,以及如何对待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避免形成小团体主义,我们应该明辨是非,坚守原则,以集体利益为重。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清晰的知识脉络。)
作业布置: 作业时长: 10 分 必做:作业案30页填空题、选择题
选作:作业案32页非选择题
教 学 反 思
教案评价: 审批人: 年 月 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