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 2.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 2.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少让父母为我操心》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和体谅父母。
2. 培养自理能力,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 培养责任感,养成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品质。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家庭生活,了解父母的辛劳,从而激发对父母的感激和敬爱之情。教材中设置了“我为父母操过心”、“这样做对不对”、“我要这样安排周末”等栏目,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培养自理能力,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开始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能力和判断力。他们已经能够理解父母的辛劳,并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够独立、过于依赖父母等。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尊重父母的辛劳,培养自理能力,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四、重难点:
重点: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关心和体谅父母。
难点:培养自理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父母能够少为我们操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个话题。
(二)、新课学习
1、观察生活,感受父母的辛劳
师:首先,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父母的哪些照顾?
生:每天早上,妈妈会叫我起床,帮我准备早餐;晚上,爸爸会帮我检查作业,陪我复习功课。
师:是的,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付出了很多。那么,你们有没有观察过父母在照顾你们的同时还要忙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妈妈在洗衣服的时候,还要照顾弟弟;爸爸在上班的时候,还要操心我的学习。
师:没错,我们的父母除了照顾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还要承担其他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一直在默默地付出。我们应该感激父母的辛劳,并尽可能地少让他们为我们操心。
2、讨论分析,明白道理
师: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呢?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生:我们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活,比如洗碗、拖地等。
生:我们可以按时完成作业,不让父母担心我们的学习。
生:我们还可以多关心父母,比如给父母倒杯水、陪他们聊聊天等。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我们可以从生活和学习方面入手,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少父母的操心。但是,光说不做是不行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生活和学习了。
3、案例分析,学会判断
师:下面请大家看一个案例分析,判断一下这个孩子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案例:小华每天上学前总是把学习用品整理好并放到书包里,从不让父母操心。但是,他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吃零食并把垃圾乱扔。请分析小华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生:小华的做法是对的,因为他已经能够自己整理学习用品了。但是,他吃零食和乱扔垃圾的习惯不好,应该改正。
师:是的,小华的做法虽然值得肯定,但是他还需要改正不良习惯。我们要明白,要想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外,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
(三)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要想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学会自理;二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三是要关心父母的感受和需要;四是要勇于承担责任并积极改正错误。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落实这些要求,成为让父母少操心的孩子。同时,我们也要将这种关心和体谅带到社会生活中去,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好公民。最后,让我们一起为能够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而努力吧!谢谢大家!
(四)、习题设计:
1. 选择题:下列哪个行为是正确的?
A. 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
B. 经常忘记带作业本回家
C. 从不自己洗衣服
2. 简答题:你如何理解父母的辛劳?你打算如何少让父母为你操心?
3. 案例分析题:请分析一个学生在处理家庭作业时的案例,说明他是否做到了少让父母为他操心,并给出评价和建议。
4. 活动设计题:请设计一个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六、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了“少让父母为我操心”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父母的辛劳,培养自理能力,学会关心和体谅父母。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的辛苦,更加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以实际行动减少父母的操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关心他人的品质。希望学生们能够真正做到少让父母为他们操心,成为自理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辛劳和培养自理能力。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期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些学生对案例分析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和指导。今后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情感教育,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