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6.2多彩的职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6.2多彩的职业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六课 我的毕业季
课标要求:
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框 多彩的职业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当前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认同我国选择的发展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道德修养 1.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能够考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2.认识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培养敬业精神。
健全人格 1.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主进行职业选择。
2.热爱自己的职业,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责任意识 明确做好职业准备的要求,学会合理选择职业,培养敬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提升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做好职业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教学难点:
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内容。
教学建议: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P73“运用你的经验”,思考:
与同学分享你的走访收获。
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写出自己的走访收获即可。如最喜欢的职业是医生。①职业的主要特点:成熟周期长,需要承受巨大风险,工作时间无规律,工作强度大。②入职条件与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遵守行业规范,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关心、同情病患;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坚守工作岗位;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自主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团结合作意识;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等。③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较高,医生是关乎人的生命健康的重要职业。
教师过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社会职业是多样的,成为行业中的状元,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多彩的职业》。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探究一 职业准备
(一)如何做好职业准备
1.活动:了解身边的职业
(1)走访几位身边的工作者,了解该职业的主要特点、入职条件与能力要求、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等。
(2)课上分享交流。
2.材料展示:
“啃老族”是指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啃老族”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40岁,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
思考:你认为“啃老族”主要欠缺的是什么?
分小组讨论交流,派代表回答。
提示:自立能力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职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要从事一定的职业,这是社会分工的要求,也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路径。我们即将初中毕业,未来会从事某一种或多种职业,承担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我们应该做好职业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3.阅读教材P74“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王、小吴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提示:选择的工作,如果能够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快乐的;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我们也要适应工作的需要,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教师总结: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需要各种各样的职业。做好职业准备,进行职业选择,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白自己想做什么;要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思考自己能够做什么。当经验、能力与职业的要求差距较大时,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挑战
材料展示:
材料一 “没有人知道在2050年的时候劳动力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它会完全跟今天的劳动力市场不一样。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改变很多职业,很多职业将会在2050年消失。”尤瓦尔·赫拉利预测道。
材料二 老照片。
材料三 人社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电子竞技员、无人机驾驶员、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
思考:(1)说说你所知道的慢慢消失的职业以及新兴职业。
(2)为什么有些职业会消失,有些职业会产生?
(3)职业变化给我们带来更多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挑战,我们该如何应对?
提示:(1)慢慢消失的职业:铁路扳道工、弹棉花手艺人、寻呼转接员、补鞋匠等;新兴职业:无人机驾驶员、母婴护理员、酒体设计师、工程师、机器操作员、农业经理人等。
(2)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引起传统职业的变革和新兴职业的兴起,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
(3)我们要顺应时代变化,抓住机遇,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探究二 敬业精神
(一)认识培养职业精神的必要性
材料展示:
材料一 在抗击非典型肺炎时期,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永远离开了人世。生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刻骨铭心的话:“这里危险,让我来。”
材料二 1988年4月29日,我国进行核潜艇首次深潜试验。数百米深的深潜试验,是最危险的试验。对参试人员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心理考验。为增强参试人员信心、减少压力,64岁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做出惊人决定:亲自随核潜艇下潜。黄旭华说:“我不是充英雄好汉,要跟大家一起去牺牲,而是确保人、艇安全。”
思考:(1)从护士长叶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身上可以看到哪些共同点?这些共同点有什么意义?
(2)结合材料,说说培养职业精神的必要性。
提示:(1)共同点:都有敬业精神,热爱工作,勇于担负工作责任。意义:正因为有无数的像叶欣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才最终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正因为有黄旭华和同事们不惧艰难地成功研制核潜艇,中国才真正具备了水下核反击能力,才能捍卫国家利益。
(2)①每一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②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一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全身心、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③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自觉培养职业精神
阅读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思考:(1)你如何评价小丁的频繁跳槽?
(2)小组讨论:为了兴趣,是否应该跳槽?
提示:(1)小丁的频繁跳槽不利于他进行锻炼和积累经验。从事职业,如果毫无定性,那么只能是没有任何经验和特长,最终一事无成,毕竟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累积的过程。
(2)为了兴趣不能频繁跳槽。我们要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培养兴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提问:怎样培养敬业精神?
教师总结:①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会处理职业与兴趣的关系,在工作中培养兴趣,履行好工作职责,爱岗敬业。②初中的学习使我们不仅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增强法治意识、涵养道德、健全人格,这些都会为我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要珍惜大好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职业准备的有关知识,包括做好职业准备的原因、如何做好职业准备、就业的机会和挑战等,也了解了敬业精神的有关内容,知道了每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要求。我们要珍惜大好青春年华,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素养,为精彩的明天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课堂演练:
1.《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发挥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采取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等措施。这启示我们中学生( A )
A.做好职业准备,根据实际进行职业规划 B.增强问题意识,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活动
C.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学以致用能力 D.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2.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的机器视觉市场容量有望突破300亿元。目前,机器视觉维护工程师缺口预计不少于50万人。对此,以下观点最恰当的是( B )
A.进行职业选择,要选择热门的职业 B.进行职业规划,要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
C.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才能尽责 D.找到适合个性特长的职业就一定能成功
3.随着中国老龄人口增多,养老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专为老年人提供的助浴服务开始在部分一、二线城市出现,“助浴师”一职应运而生。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中有不少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以青春活力助解“银发族”养老“痛点”。这启示我们( C )
①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 ②新兴职业更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选择职业只需考虑自己的个性特长 ④丰富多彩的职业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4.身为医生,救死扶伤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身为教师,教书育人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身为军人,保家卫国就是人生最高的荣誉;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廉洁奉公、服务人民就是人生最好的付出。这说明( D )
A.社会对职业行为只有道德的要求 B.我们现在还不需要培养敬业精神
C.我们每一个人都享有工作的权利 D.每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5.设计的服装,新颖时尚;手中的焊枪,焊花飞溅;娴熟的护理,规范专业……这是某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展示活动的场景。这些学生走进社会后,就业前景光明。这启示我们( C )
①职业没有贵与贱,都是光荣劳动者 ②成才道路有多条,运气才是最重要
③各种人才都是宝,社会发展少不了 ④职业选择有多种,生涯规划父母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某初中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多年来坚持开设“家长课程”,邀请警察、医生、科技工作者等从事不同职业的家长,进校讲述职业生涯故事,并组织学生进行职业体验活动。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 A )
A.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B.提升道德修养 C.增强合作竞争意识 D.开阔国际视野
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劳动,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对初中生的启示是( D )
①重视脑力劳动,忽视体力劳动 ②积极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新知
③做好职业准备,弘扬敬业精神 ④认识劳动意义,发扬实干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职业准备,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我们该如何做好职业准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是敬业精神,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敬业精神。本节课充分将课堂还给学生,从学生的职业调查入手,继而通过分组讨论,分析彼此想从事某种职业的理由,同时也推动学生思考,职业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喜好,也要考虑自己的特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