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少年的担当课标要求: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观念,进行合理的生涯规划,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信念。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第一框 走向世界大舞台教学目标:政治认同 具有国际视野与情怀,主动融入世界,关心世界,为世界作贡献。道德修养 树立国家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全球意识,积极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作贡献。健全人格 自觉培育广阔的国际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责任意识 能正确认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通过自身努力,积极为世界添光彩。教学重点:多彩世界中的我。教学难点:我为世界添光彩。教学建议: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课堂活动给每个同学分发一张卡片。请同学们绘制自己的交往圈。要求:在第一个圈内写上自己最初交往的对象,在第二个圈内写上你小学时交往的对象,以此类推,写上你中学时代的交往对象,想象高中、大学以及今后你可能有的交往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有什么变化 提示:最初与父母、邻里交往,扩大到与老师、同学交往,将来会走上社会,走向世界。教师过渡:在父母的引领下,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迈出了探索世界的第一道门。我们走出家门,步入学校,逐步融入社会,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在世界中交往,有哪些形式,对我们又提出哪些要求呢 本课时,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向世界大舞台》。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 多彩世界中的我(一)走向世界的我图片展示: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看了相关材料以后,引导学生思考:(1)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与同学分享。(2)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还有哪些?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教师总结:世界是多彩的,我们走向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经历越来越多的事,遇见越来越多的人。我们会与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我们要珍视每一次交往的经历,努力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二)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共同成长1.材料展示:头大身体小,趴在电脑前的怪物,这是人类的未来吗?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科幻作家乔治·威尔斯的《最早登上月球的人》中,由于对计算机的过分依赖,人类发生了重大异变,四肢萎缩,脑袋和眼睛却膨胀得巨大,以至于几乎所有行为都要通过机器人来完成。当下不少年轻人的表现像极了乔治·威尔斯所描绘的状态:自称“宅一代”的他们终日闭门不出,躲在计算机前。组织学生活动:阅读上述材料,试着画一画《最早登上月球的人》中发生异变后的人类形象,并说说你的感受。2.图片展示:思考: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观世界。结合教材P56“探究与分享”,说说他们这样“宅”着,是否也在走向世界呢?提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拓宽了交往的范围。但是,一部分人被互联网捆绑,他们沉迷于互联网中的人际交往,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并且认为这也是一种走向世界的形式。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走向世界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但是不能沉迷其中,从而与现实世界相脱离。教师总结: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我们学会关爱,相互理解,赢得尊重,获得成长的力量。面对困难时,我们勤于沟通,真诚合作,更加理性、智慧地解决问题。我们一路历练、成熟,不断自我更新,逐渐为国家乃至世界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探究二 我为世界添光彩1.材料展示:材料一 祖籍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朱梅麟,是迄今唯一一位头像印在外币上的华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封锁海运航道后,毛里求斯生活物资匮乏,朱梅麟号召零售业商人积极配合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调运大批库存货物保障民众日常生活供给,解决了毛里求斯的食品危机。1968年,毛里求斯宣布独立,朱梅麟被任命为新政府财政部长,为毛里求斯独立后经济的持续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材料二 做好事不分国界。陕西人陈军在赴土耳其旅行时捡到15 000多里拉,在海滩等候失主期间,遇见玩滑翔伞坠入大海的女士,他奋不顾身跳入大海营救,被外国朋友大赞:中国人very good!思考:(1)请你再列举几个中国公民为世界作贡献的实例。(2)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57“探究与分享”,说说“看似普通,却不可或缺;看似平凡,却不平凡”说明了什么。提示:(1)屠呦呦发现青蒿素;袁隆平研究出籼型杂交水稻。(2)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教师总结:我们始终与这个世界彼此互动,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2.阅读教材P58~59“探究与分享”。思考:(1)教材提供的四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学习方式?(2)选择你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并说说理由。(3)想一想:这四幅图片共同说明了什么?(4)这样的学习经历对适应未来世界的挑战有什么意义?提示:(1)第一幅图片和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通过科学实验进行学习;第三幅图片反映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进行学习;第四幅图片反映的是通过课外大课堂进行学习。(2)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讨论回答。(3)要把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4)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教师总结:着眼未来,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课堂总结: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这一教导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作为正在成长、即将初中毕业的我们,正通过多种形式逐步走向世界,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连,彼此互动。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真正为世界增添光彩!板书设计:课堂演练:1.暑假期间,小明和父母一起去国外旅游了一次。通过旅游,他了解了当地的一些风景名胜和风俗习惯;回国后他又通过互联网了解了这些地方的相关文化。这说明( B )A.我们在交往中探索世界,彼此守护,共同成长B.世界是多彩的,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世界C.我们只能通过旅游和互联网方式了解、探索世界D.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见越来越多的人2.所谓“游学”,就是一种将旅游和学习结合起来的新型教育方式。如果你有机会去游学,在学习参观的过程中应该( B )①珍视每一次与他人交往的经历 ②努力与他人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③忽视文化差异,与他人平等交流、对话 ④培育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做自信的中国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有位漫画家告诉年轻一代:这个世界多么广大,你们要呼吸的空气和表演的舞台不是仅限于自己的国家,而是整个世界。这启示我们( A )A.我们的生活与世界紧密联系 B.年轻人的世界应该广泛些C.世界舞台大小决定成长命运 D.把世界当舞台才会有出路4.2023年4月27日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22周年纪念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团结协作、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富有成效的队伍,曾多次参与国际救援行动。这体现了( B )A.要学会与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交往 B.主动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力量C.中国作为发达国家,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D.不能因为现实复杂而放弃自己的梦想【走向世界大舞台】5. (8分)针对“半瓶水”浪费,来自巴蜀常春藤学校的几名中学生发起一项“半瓶水”拯救计划,不仅参与到由哈佛商学院和清华经管学院学者联合启动的创新研究项目大挑战中,还撰写了研究性论文。对于未来,拯救计划团队队员石艾鑫说,希望通过拯救计划,能避免更多水被浪费,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我也将继续环境生态方面的研究,对我们的未来,后代的未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负责”。(1)拯救计划团队队员以实际行动为世界添光彩,请你谈谈这样做的依据。(4分)①我们与丰富多彩的世界紧密相连,始终与这个世界互动,同呼吸,共命运。②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所做的事都有可能对世界发展产生影响。(4分,每点2分)(2)[创新考法]结合拯救计划团队队员的事迹,就青少年如何提升自身素养为世界增光添彩,向同学们发起倡议,请你拟写倡议要点。(4分)①适应世界发展趋势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质。②努力学习,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③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正确认识个人与世界的关系,知道个人应当为世界做什么。学习多彩世界中的我,要注意用好教材中的材料,指导学生理解,提高认识;学习我为世界添光彩,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作为个体如何才能为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逐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