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研课标说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研课标说教材

资源简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解说。
一. 说课标
课程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与思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解决问题: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本册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理解小数的意义基础上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
2.学生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
空间与图形:
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2.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统计与概率: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综合与实践: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材
编写特点:
知识的立体整合:以小数乘法为例进行具体阐述,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二年级上册了解掌握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表内乘法,三年级下册初步认识了小数,四年级下册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乘法的运算定律及应用,学会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册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方法,求积的近似数,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推广到小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知识间的逻辑美,为以后学习小数除法及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小数乘除法
1. 根据学生熟悉的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基础上,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除法
1.在小数除法中引导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究,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小数除以整数中,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进行探究,并通过与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接着,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算理。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适时引入计算器。
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材把握时机,不仅在新授内容和练习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的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简易方程
2. 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用字母代表数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初步渗透代数的思想。
解方程的方法
旧教材: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新教材:利用等式的性质,思路更统一,基本方程的解法可归结为“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上、除以同一个数(除法时此数不能为0)”。
图形与几何
1.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的发展。在认识多边形图形时是按照四边形和三角形分类编排,学习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则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各类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同时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引导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要求学生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每一种图形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和计算公式,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
2.另外本单元还安排了两个“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和数学家对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和计算方法,丰富学生对我国数学史的认识。
统计与概率
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教材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三、说建议
教学建议:
小数乘法
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2.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小数除法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好基础。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含义。
简易方程
1. 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代数思想。
2. 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3. 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字母相乘的写法、验算等) 4. 正确看待解方程方法的改变。
多边形的面积
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通过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 什么联系,从而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鼓励学生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
统计与概率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现象:确定性现象(即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和随机现象(即不确定事件)。概率论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事物。因此,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