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一)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腾冲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强化训练(一)理科综合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腾冲市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12月理综强化训练(一)
单选题(共13题,每题6分,共78分)
1.据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丙物质含有的元素为C、H、O、N
B.乙物质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应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释放
D.细胞的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了ATP
2.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分裂的细胞观察的结果,有关假设和推论正确的是( )
A.若图甲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四分体
3.下列操作能达到灭菌目的的是( )
A.用免洗酒精凝胶擦手 B.制作泡菜前用开水烫洗容器
C.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 D.防疫期间用石炭酸喷洒教室
4.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
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
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
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
5.在哺乳动物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干细胞首先通过对称分裂进行自身复制,然后通过不对称分裂产生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前体细胞,如图是人体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过程图,据此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神经干细胞会通过有丝分裂实现其自我更新
B.星状细胞和寡突细胞均属于神经胶质细胞
C.星状细胞、寡突细胞和神经元内的核酸种类相同
D.培养并移植神经干细胞可成为修复受损神经组织的新思路
6.某课题组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在植物抗旱中的作用,
将刚萌发的玉米种子分成4组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主
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实验处理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第1组相比,第2组结果说明干旱处理促进侧根生长
B.与第2组相比,第3组结果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加快
C.本实验中自变量为干旱和ABA合成抑制剂
D.设置第4组的目的是验证在干旱条件下ABA对主根生长有促进作用
7、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高纯度 SiO2 的光学特性,可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主要是耐高温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用Ba(OH)2处理含Cu2+的废水,可消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
D.聚乙炔用I2或Na等做掺杂后可形成导电塑料,
该导电塑料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
8、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高分子化合物 的单体是CH2=CH2和C2H5COOH
B.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则该物质可发生氧化、酯化、缩聚反应C.﹣C3H7和﹣C2H5O各取代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二元取代物共有24种
D.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加热)鉴别乙醇、乙酸和葡萄糖
10.分别依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A 向某钾盐溶液中加入浓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褪色 该钾盐只能是K2SO3 或 KHSO3
B 铝热剂加入盐酸后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铝热剂中一定含有氧化铁
C 铜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硝酸钠固体,溶液变蓝,有明显的气泡放出,铜溶解 硝酸钠可以加快铜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D 向2mL 0.1mol/L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2mL 0.1mol/L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 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
11.五种短周期的元素X、Y、Z、W、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与W位于同一主族,Z元素的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M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五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和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更强
B.室温下,0.05mol L﹣1的M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pH>1
C.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Y>Z>M
D.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环境下构成原电池,Z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
12.在通电条件下,用如图装置由乙二醛 (OHC﹣CHO) 制备乙二酸 (HOOC﹣COOH)。其制备反应为:OHC﹣CHO+2Cl2+2H2O→HOOC﹣COOH+4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盐酸是起提供 Cl ﹣ 和增强导电性的作用
B.Pt 1 的电极反应为:2H ++2e ﹣═H2↑
C.每得到 1mol 乙二酸将有 2molH + 从右室迁移到左室
D.每消耗 0.1mol 乙二醛在 Pt 1 极放出
4.48L 气体(标准状况)
13.常温下,几种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COOH CH3COOH NH3 H2O
Ka 1.77×10﹣4 1.75×10﹣5 1.76×10﹣5
A.浓度相同的HCOOH溶液与NH3 H2O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显碱性
B.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HCOOH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
C.0.2 mol L﹣1 HCOOH 与 0.1 mol L﹣1 NaOH 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O﹣)+c(OH﹣)=c(HCOOH)+c (H+)
D.0.2 mol L﹣1 CH3COONa 与 0.1 mol L﹣1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pH<7):c (CH3COO﹣)>c Cl﹣)>c (CH3COOH)>c (H+)
二、非选择题:
27.(14分)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设计如下工艺流程对资源进行回收,得到纯净的CeO2和硫酸铁铵晶体。
已知:CeO2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OH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稀酸A 是    a、盐酸 b、硫酸 c、硝酸
(2)滤液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滤渣1到滤液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计实验证明滤液1中含有Fe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酸性溶液中,已知Fe2+溶液可以和难溶于水的FeO(OH)反应生成Fe3O4,书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硫酸铁铵晶体[Fe2(SO4)3 2(NH4)2SO4 3H2O]广泛用于水的净化处理,但其在去除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时效率降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取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OH)4产品0.531g,加硫酸溶解后,用浓度为0.1000mol L﹣1的FeS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铈被还原为Ce3+ ),消耗25.00mL标准溶液。该产品中Ce(OH)4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Mr(Ce)=140。
28.(14分)碱式碳酸镍[Nix(OH)y(CO3)z nH2O]是一种绿色粉末晶体,常用作催化剂和陶瓷着色剂,300℃以上时分解生成3种氧化物。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有关的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l)甲、乙两装置可分别选取下列装置   、   (填字母,装置可重复选取)。
(2)称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镍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内;安装好实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硬质玻璃管,当装置C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时,停止加热;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没有装置E,则会使x/z   (填写“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前后测得下表所示数据:
装置B中样品质量/g 装置C 质量/g 装置D质量/g
实验前 3.77 132.00 41.00
实验后 2.25 133.08 41.44
已知碱式碳酸镍中Ni化合价为+2价,则该碱式碳酸镍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5)采取上述实验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必须小心操作,且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但是仍然会有安全隐患,提出你的改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5分)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乙烯和水蒸气化合生成甲醇已知:
①C2H4(g)+H2O(g)═C2H5OH(g)△H1=﹣45.5kJ/mol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23.9kJ/mol
③C2H5OH═CH3OCH3(g)△H3=+50.7kJ/mol
(1)请写出乙烯和水蒸气化合生成甲醇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2)也可以将CO2与 H2混合,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来制备:
CO2(g)+3H2(g) CH3OH(g)+H2O(g),图1是在两种投料比[c(CO2)/c(H2 )]分别为1:4和1:6时,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2是生成的甲醇/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1中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   c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填“>”“<”或“=”),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1中a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   c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 (填“>”“<”或“=”),
③图2中电极N是   (填负极或正极)
④图2中电极M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5℃时,H2SO3? 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 mol L﹣1,则该温度下NaHS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   ,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常温下,用NaOH溶液吸收SO2得到pH=9的Na2SO3溶液,吸收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试计算溶液中=   。(常温下H2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0×10﹣2 mol L﹣1,Ka2=6.0×10﹣8 mol L﹣1)
30(15分).惕各酸苯乙酯(C13H16O2)广泛用作香精的调香剂。用A(C5H10)合成该物质的合成路线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_。惕各酸苯乙酯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2)上述反应①~⑦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编号)。
(3) 若发生消去反应(消去HBr分子)生成的产物有   种,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能与Na反应产生H2,且苯环上有两个侧链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
31.图甲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若甲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肾上腺皮质,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   ___________ 的影响,而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______   ,引起  _______   激素分泌增加,通过这种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甲图     (填字母)模式。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    。体温调节还可以通过C模式进行,请写出人体在炎热环境中的体温调节反射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  _____  的,因为⑤   ____ 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
的 __________   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 ________   膜。
32.(11分)下图为体外对DNA分子进行切割和拼接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EcoRⅠ是一种    ___   酶,其识别序列是     _______     ,切割位点是  ________________  与  _____________  之间的   ________   键,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形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
(2)将不同来源的DNA片段“缝合”起来,需要   ____     酶或        酶,它们均属于        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能“缝合”两个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的酶是 _________ 。
33.(12分)下图甲为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生态系统各有关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可知,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途径是减少   _ 过程、增加    (填图中数字序号)过程。在①和②过程中碳元素分别以    和    的形式进行流动。
(2)乙图中由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有   条,其中螳螂属于    级消费者。
(3)若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W kJ,则乙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    kJ(2分)。
(4)分析乙图可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__________         的功能。
(5)蜜蜂与螳螂同属于益虫,其行为和语言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例如:蜜蜂在发现蜜源后,可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告知同伴蜜源的位置,这种信息属于    信息。
(6)如果人类大量捕捉蛇,导致其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则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会 _______
(增强,下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
34.(8分)下图甲表示某植物体在30℃恒温时的光合速率(以植物体对O2的吸收或释放量计算)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该植物体光合作用时产生O2的具体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甲曲线中的X点时,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Y点时该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比其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要多,请解释相关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图甲曲线中Y点将向________移动。
(3)如该实验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则 光照射时黑藻产生的气泡是最多的。
(4)若要利用图乙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可用 代表光照强度,在用普通的白炽灯做光源时,还需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盛满清水的长方形透明玻璃缸(假设水和玻璃对透光性无影响),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5(11分)绿壳鸡蛋因颜色特别、蛋黄比例大、蛋白黏稠、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决定绿壳的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对其他蛋壳颜色基因为完全显性。矮小基因dw纯合较含DW基因的正常成年鸡体重轻20%~30%,节粮20%左右。某地母鸡的品种为产非绿壳蛋的矮小鸡,该品种产蛋率很低。现一养殖场欲利用杂种优势培育高产矮小且产绿壳蛋的鸡种,科研人员首先让当地母鸡和纯合的含绿壳基因的正常公鸡杂交,然后经过回交等培育出了基因型为AAZdwZdw的公鸡,育种方案如下:
请用相关最佳基因型在“♂      ,♀ ”处完善实验方案。
在育种过程中,需要挑出F2中的     (填“公鸡”或“母鸡”)进行必要的基因型检测,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述育种过程中,F1中发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ZZW的公鸡,现欲判断该公鸡产生的原因,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与    ____ 杂交,然后统计子代的性状情况。若  _____ ,(2分) 则原因为亲代母鸡减数分裂时ZW染色体未分开;若            ,(2分)则原因为亲代公鸡减数分裂时ZZ染色体未分开。
(4)鸡的银羽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对金羽为完全显性,现已知新培育的AAZdwZdw与当地的aaZdwW均有银羽、金羽两种颜色。为帮助养殖场进一步降低高产矮小且产绿壳蛋鸡种的培育成本,请利用新培育的AAZdwZdw与当地的aaZdwW,基于鸡的羽毛颜色设计实验方案优化鸡种的选育过程。(用简要的文字说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15分)有A、B、C、D、E五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
元素 相关信息
A A原子的1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
B B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C C的基态原子2p轨道中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D D是主族元素且与E同周期,其最外能层上有两个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E E能与氧形成砖红色E2O和黑色的EO两种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E元素原子基态时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
(2)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填“大”或“小”),原因是   。
(3)C2A4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
(4)A、C、E三种元素可形成[E(CA3)4]2+配离子,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①配位键 ②金属键 ③极性共价键 ④非极性共价键 ⑤离子键 ⑥氢键
[E(CA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若[E(CA3)4]2+中的两个CA3被两个其他基团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E(CA3)4]2+的空间构型为   (填字母)。
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体 c.三角锥形 d.V形
(5)B与D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D离子的配位数为   。
答案
生物
1.C【解析】由题图可知,甲为ADP,乙为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丙为腺苷,丁为磷酸。腺苷由一分子核糖(组成元素为C、H、O)、一分子腺嘌呤(组成元素为C、H、O、N)构成,A项正确;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项正确;酶1、酶2分别催化ATP、ADP的分解过程中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可以释放大量能量,酶3催化的反应无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不能释放大量能量,C项错误;无氧呼吸只有在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中产生ATP,D项正确。
2.C【解析】图乙中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数为2N,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选项正确。图甲有同源染色体存在,且分离的染色单体正向两极移动,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下一个时期是末期,植物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A选项错误;图乙中有染色单体存在,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而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期,B选项错误;图丙可代表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四分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故可能出现四分体的是b组细胞,D选项错误。
3.C【解析】用免洗酒精凝胶擦手、制作泡菜前用开水烫洗容器、防疫期间用石炭酸喷洒教室,这三种操作都属于消毒,A、B、D项不符合题意;在火焰上灼烧接种环属于灭菌,C项符合题意。
4.D【解析】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动有关,A错误。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也会增大,C错误。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
5.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神经干细胞会通过有丝分裂实现其自我更新,A正确。题图为人体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过程,则星状细胞、寡突细胞均属于神经胶质细胞,B正确。神经前体细胞分化为星状细胞、寡突细胞和神经元的过程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三种细胞内mRNA的种类不完全相同,故它们的核酸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神经干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当神经组织受损时,通过培养并移植神经干细胞可能会实现对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D正确。
6.D【解析】据图可知,第2组不加ABA合成抑制剂,第1组和第2组的不同之处是是否干旱处理,第2组玉米主根长度大于第1组的,但侧根数量和侧根长度均小于第1组的,说明干旱处理可以促进主根长度生长,抑制侧根生长,A项错误;第2组不加ABA合成抑制剂,第3组加ABA合成抑制剂(ABA不能正常合成),实验结果显示,第3组玉米主根长度小于第2组的,说明缺少ABA时主根生长变慢,B项错误;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干旱、ABA合成抑制剂和ABA,C项错误;1组、2组和3组对照说明ABA抑制剂在干旱条件下可抑制主根生长,3组与4组对照可验证在干旱条件下ABA对主根生长有促进作用,D项正确。
31.(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负)反馈调节 (2)升高 抗利尿 B (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 (4)单向 突触小泡 轴突末梢 细胞体或树突
【解析】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受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血液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增加,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升高,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如甲图B所示。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二者促进代谢,增加产热。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轴突末梢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膜。
32.(1)限制性核酸内切 GAATTC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或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A) 磷酸二酯 黏性末端 (2)E·coli DNA连接 T4DNA连接 DNA连接 催化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个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 T4DNA连接酶
【解析】图解表示EcoRⅠ将两个DNA分子在特定序列的特定位点切开并通过DNA连接酶进行拼接的过程。E·coli DNA连接酶只能“缝合”两个互补的黏性末端,而T4DNA连接酶既可以“缝合”两个互补的黏性末端,也可以“缝合”平末端。
33.(1)⑤ ① CO2 含碳有机物 (2)1 次 (3)1.6 W×10-3 (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5)行为(6)下降 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稳定性也就越强,蛇被大量捕杀,消失,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变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细胞呼吸和化石燃料燃烧返回到大气中,因此要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可通过降低化石燃料燃烧和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实现;食物链体现的是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因此乙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其中螳螂以蝉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最高为20%,因此乙图中最高营养级蛇获得的能量最多是0.001 6 W,即1.6 W×10-3;从乙图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4.(1)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此时植物体只有绿色部分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而所有细胞都在进行细胞呼吸消耗O2
(2)左
(3)蓝紫 (4)灯与广口瓶的距离 消除白炽灯发热对广口瓶内温度的影响(吸收白炽灯产生的热量)
【解析】(1)该植物体光合作用时产生O2的具体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在图甲曲线中的X点时,光照强度为零,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故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Y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植物体只有绿色部分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而所有细胞都在进行细胞呼吸消耗O2,故该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比其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要多。
(2)由题意可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为保证Y点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故应将Y点向左移动。
(3)图乙装置来探究“光照强度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要注意对无关变量温度的控制,故在灯与广口瓶之间放一盛满清水的长方形透明玻璃缸以消除白炽灯发热对广口瓶内温度的影响(吸收白炽灯产生的热量)。
35.(1)AaZdwZdw AaZdwW (2)公鸡 母鸡可通过所产蛋壳的颜色和矮小性状直接进行挑选,而公鸡不产蛋,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型一样,需要通过基因型检测和矮小性状进行挑选 (3)多只正常母鸡 子代出现矮小鸡 子代全为正常鸡 (4)从新培育的AAZdwZdw中选择金羽个体,让其与当地的aaZdwW中的银羽个体杂交,直接挑选出子代的金羽鸡进行养殖
【解析】(1)某地母鸡的品种为产非绿壳蛋的矮小鸡,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其基因型为aaZdwW,让产非绿壳蛋的矮小鸡(aaZdwW)和纯合的含绿壳基因的正常公鸡(AAZDWZDW)杂交得F1,取F1中的AaZDWZdw与aaZdwW回交,F2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ZDWZdw、AaZdwZdw、aaZDWZdw、aaZdwZdw,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ZdwW、AaZDWW、aaZdwW、aaZDWW,F3中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ZdwZdw的个体,则最好选用基因型为AaZdwZdw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ZdwW的个体进行杂交。(2)F2中的母鸡可通过所产蛋壳的颜色和矮小性状直接进行挑选,而公鸡不产蛋,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型一样,因此F2中的公鸡需要通过基因型检测和矮小性状进行挑选。(3)亲本的基因型为aaZdwW和AAZDWZDW,在题中育种过程中,F1中发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ZZW的公鸡,其基因型可能是ZDWZDWW或ZDWZdwW,现欲判断该公鸡产生的原因,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与多只正常母鸡(ZDWW)杂交,然后统计子代的性状情况。若子代出现矮小鸡,说明这只公鸡的基因型为ZDWZdwW,其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为亲代母鸡减数分裂时ZW染色体未分开;若子代全为正常鸡,说明这只公鸡的基因型为ZDWZDWW,其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为亲代公鸡减数分裂时ZZ染色体未分开。(4)从新培育的AAZdwZdw中选择金羽个体,让其与当地的aaZdwW中的银羽个体杂交,由于鸡的银羽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对金羽为完全显性,亲本银羽中的含银羽基因的Z染色体肯定传给子代中的雄性,其W染色体传给子代中的雌性,而从AAZdwZdw中选择的金羽个体,其Z染色体上只含隐性基因,所以子代中的雄性个体都是银羽,雌性个体都是金羽,直接挑选出子代中的金羽鸡进行养殖即可。
化 学
7.【解答】解:A.SiO2是制备光导纤维的材料,Si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Si是制造光电池的材料,故A错误;
B.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主要是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耐高温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
C.钡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用Ba(OH)2处理含Cu2+的废水,会引入钡离子,不能消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污染,故C错误;
D.聚乙炔用I2或Na等做掺杂后可形成导电塑料,是混合物,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D错误。
故选:B。
8.【解答】解:KNO3中混有NaCl应提纯KNO3,将它们都溶于水,并降温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基本无明显变变化。则有,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操作Ⅲ为冷却结晶,利用溶解度差异使KNO3结晶析出,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3晶体。
故选:C。
9.【解答】解:A.为聚丙烯酸乙酯,对应的单体为丙烯酸乙酯,故A错误;
B.HOOCCH(OH)CH2COOH含有羟基和羧基,具有酸、醇的性质,可发生氧化、酯化、缩聚反应,故B正确;
C.﹣C3H7有2种,﹣C2H5O有﹣CH2CH2OH、﹣CHOHCH3、﹣CH2OCH3、﹣O﹣CH2CH3,有4种,且在苯环上存在邻、间、对位置,则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4×3=24种,故C正确;
D.乙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溶液,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而乙醇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A。
10.【解答】解:A.氯气、二氧化硫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可能为氯气、二氧化硫等,钾盐可能为氯酸钾等,气体不一定为二氧化硫,故A错误;
B.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可能含有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
C.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氧化铜,稀硫酸与铜不反应,故C错误;
D.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AgCl,加入硫化钠生成黑色沉淀,为硫化银,存在沉淀的转化,可说明氯化银的溶解度大于硫化银,故D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Y为Mg,Z为Zl,W为Si,M为S,
A.非金属性:C>Si,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X,故A错误;
B.M的气态氢化物为H2S,为弱酸,室温下0.05mol L﹣1的H2S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小于0.1mol/L,则溶液的pH>1,故B正确;
C.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M>Y>Z,故C错误;
D.Al与NaOH反应,而Mg不能,则Y、Z元素的单质作电极,在NaOH溶液环境下构成原电池,Y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故D错误;
故选:B。
12.【解答】解:A.HCl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阴阳离子,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盐酸能提供氯离子且能增强溶液导电性,故A正确;
B.Pt1为阴极,阴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 ++2e ﹣═H2↑,故B正确;
C.OHC﹣CHO+2Cl2+2H2O→HOOC﹣COOH+4HCl,生成1mol乙二酸转移4mol电子,阴极上转移4mol电子生成4mol氯离子,则需要4mol H+从右室迁移到左室,故C错误;
D.每消耗 0.1mol 乙二醛,电子转移0.4moo,在 Pt 1 极的电极反应:2H ++2e ﹣═H2↑,放出 4.48L 气体(标准状况),故D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A.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对应是离子水解程度越小,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OOCH,水解程度:HCOO﹣<NH4+,则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
B.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根据表中数据知,酸性:HCOOH>CH3COOH,则pH相同的HCOOH、CH3COOH,酸浓度c(CH3COOH)>c(HCOOH),相同体积相同pH值的HCOOH和CH3COOH,n(CH3COOH)>n(HCOOH),分别与相同浓度的NaOH中和,消耗NaOH体积与酸的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消耗NaOH体积:HCOOH<CH3COOH,故B错误;
C.混合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H、HCOON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根据电荷守恒得c(HCOO﹣)+c (OH﹣)=c (Na+)+c(H+)、物料守恒得c(HCOO﹣)+c (HCOOH)=2c (Na+),所以得c(HCOO﹣)+2c (OH﹣)=c (HCOOH)+2c(H+),故C错误;
D.混合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CH3COOH、NaCl,醋酸水解平衡常数Kh=≈5.1×10﹣10<Ka,所以该溶液中CH3COONa水解程度小于CH3COOH电离程度,溶液呈酸性,但是醋酸电离程度较小,所以存在c(CH3COO﹣)>c( Cl﹣)>c (CH3COOH)>c (H+),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7.【解答】解:(1)已知:CeO2不溶于稀硫酸,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FeO等物质)中SiO2也不溶于酸,加入稀硫酸可将CeO2和SiO2与Fe2O3、FeO分离,
故答案为:b;
(2)滤液1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使Fe2+氧化为Fe3+,
故答案为:使Fe2+氧化为Fe3+;
(3)滤渣1中加入稀硫酸和H2O2,CeO2转化为Ce3+存在于滤液2中,反应为2CeO2+H2O2+3H2SO4=Ce2(SO4)3+O2↑+4H2O,故离子方程式为2Ce O2+H2O2+6H+═2Ce3++O2↑+4H2O,
故答案为:2Ce O2+H2O2+6H+═2Ce3++O2↑+4H2O;
(4)设计实验证明滤液1中含有Fe2+的方法为:取少许滤液1,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滤液1中有Fe2+,
故答案为:取少许滤液1,滴加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滤液1中有Fe2+;
(5)已知Fe2+溶液可以和难溶于水的FeO(OH)反应生成Fe3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O(OH)═Fe3O4+2H+,
故答案为:Fe2++2FeO(OH)═Fe3O4+2H+;
(6)硫酸铁铵晶体[Fe2(SO4)3 2(NH4)2SO4 3H2O]溶于水后,由于存在水解反应Fe3++3H2O Fe(OH)3+3H+,酸性废水中的H+抑制了Fe3+的水解(或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Fe(OH)3胶体;
故答案为:Fe3++3H2O Fe(OH)3+3H+,酸性废水中的H+抑制了Fe3+的水解(或水解平衡逆向移动),使其不能生成有吸附作用的Fe(OH)3胶体;
(7)用0.1000mol/LFeSO4溶液滴定至终点,铈被还原成Ce3+,则Fe2+被氧化为Fe3+,则 Ce(OH)4~Ce3+~FeSO4,所以n(Ce(OH)4)=n(FeSO4)=0.1×25×10﹣3mol=2.5×10﹣3mol,m(Ce(OH)4)=2.5×10﹣3mol×208g/mol=0.5125g,该产品中Ce(OH)4的纯度为:×100%=98%,
故答案为:98%。
28.【解答】解:(l)称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镍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内,安装好实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先通入空气把装置内空气赶净,装置A是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装置选择c,加热硬质玻璃管,利用装置C吸收生成的水蒸气,当装置C中无气泡时,停止加热,利用装置D中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甲、乙两装置可分别选取下列装置中的c,甲中利用碱石灰吸收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乙装置是吸收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c;c;
(2)称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镍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内;安装好实验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加热硬质玻璃管,当装置C中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停止加热;打开活塞K,缓缓通入空气,其目的是将装置中残留的气体产物吹入吸收装置中,
故答案为:不再有气泡产生;将装置中残留的气体产物吹入吸收装置中;
(3)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若没有装置E,则会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偏大,根据镍、碳守恒可知,会使x/z偏小,
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偏小;
(4)装置B中样品质量/g反应前为3.77g,反应后2.25g为NiO的质量,n(NiO)==0.03mol,装置C 质量/g反应后蒸馏变化为吸收生成的水蒸气质量=133.08g﹣132.00g=1.08g,n(H2O)==0.06mol,装置D质量/g变化为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41.44g﹣41.00g=0.44g,n(CO2)==0.01mol,x:z=3:1,结合电荷守恒可知2x=y+2z,得到y=4z,化学式为:Ni3(OH)4CO3 nH2O,其中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是0.06mol﹣0.02mol=0.04mol,则该碱式碳酸镍的化学式为Ni3(OH)4CO3 4H2O,则该碱式碳酸镍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i3(OH)4CO3 4H2O3NiO+6H2O+CO2↑,
故答案为:Ni3(OH)4CO3 4H2O3NiO+6H2O+CO2↑;
(5)采取上述实验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必须小心操作,且保证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浓硫酸倒吸,可导致加热的硬质玻璃管炸裂。为防止浓硫酸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改进措施是在装置B、C之间连接一个安全瓶,
故答案为:在装置B、C之间连接一个安全瓶。
29.【解答】解:(1)乙烯和水蒸气化合生成甲醇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g)+2H2O(g)═2CH3OH(g),反应可由
③﹣②+①得到,根据盖斯定律,该反应的焓变为△H=△H3﹣△H2+△H1=+29.1kJ/mol,
故答案为:C2H4(g)+2H2O(g)═2CH3OH(g)△H=+29.1kJ/mol;
(2)①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所以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b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值小于c点,故答案为:<;根据图1二氧化碳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二降低,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b点的K比c点的K小;
②相同条件下,增加氢气,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但氢气转化率减小,所以图1中a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c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故答案为:<;
③质子向正极移动,所以N是正极,则M是负极,故答案为:正极;
④M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故答案为:CH3OH﹣6e﹣+H2O═CO2+6H+;
(3)Ka=,HSO3﹣+H2O H2SO3+OH﹣,Kh==1.0×102×1.0×10﹣14=1.0×10﹣12,当加入少量I2时,碘把弱酸(亚硫酸)氧化成强酸(硫酸、氢碘酸),溶液酸性增强,[H+]增大,但是温度不变,Kh不变,则增大,
故答案为:1.0×10﹣12;增大;
(4)氢氧化钠是碱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吸收二氧化硫后,消耗氢氧根离子,碱性减弱,同时生成亚硫酸钠,是强碱弱酸盐,能够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的作用,所以吸收二氧化硫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PH=9的溶液中C(H+)=10﹣9mol/L,依据Ka2=,得溶液中==60,
故答案为:向右;60。
30.【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E为,含有碳碳双键、羧基,惕各酸苯乙酯为,
故答案为:碳碳双键、羧基;;
(2)上述合成路线中,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②⑥⑦属于取代反应,反应③④属于氧化反应,反应⑤属于消去反应,
故答案为:②⑥⑦;
(3)只有1个Br可发生消去反应,可生成3种,可分别为,
故答案为:3;;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⑥为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方程式为+NaOH+NaCl,
故答案为:;+NaOH+NaCl;
(5)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能与Na反应产生H2,且苯环上有两个侧链的同分异构体,说明含有羟基,可为酚或醇,如为酚,则侧链分别为﹣OH、﹣CH2CH3,如为醇,可分别为﹣CH2OH、﹣CH3,各有邻、间、对3种,共6种。
故答案为:6。
附加:1.【解答】解:(1)E为元素Cu,其原子基态时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故答案为:3d104s1;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呈增大趋势,氮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由于N的p电子满足洪特规则,能量降低,第一电离能升高,故N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故答案为:大;氮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
(3)N2H4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σ键,还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其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答案为:sp3杂化;
(4)[Cu(NH3)4]2+配离子中,铜离子与氨气分子之间形成配位键,氨气分子中N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l﹣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方形。
故答案为:①③;a;
(5)根据图知,每个D离子连接8个B离子,所以D离子配位数是8.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