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2.3 汽化与液化 学案 (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年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2.3 汽化与液化 学案 (无答案)

资源简介

12.3 汽化与液化
教学目标
1.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知道沸腾吸热;理解沸点.
教学重点
知道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液化放热。
教学难点
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书中P18-P20页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________;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________。
2、蒸发是只在液体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影响蒸发的因素有 、 、 。
3、液化是汽化的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变为液体储存在钢罐中。
二、巩固提升、达标检测
1.冬天,从人体的鼻孔呼出的“白气”是 而成的。
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3.气体打火机,内装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 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的。
5.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6.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①吃冰棒解热;②烧开水时冒“白气”;③夏天湿衣服晾干;④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浸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8.当用酒精擦在温度计的液泡后,会观察到温度计内液面( )
A.不断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不断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9.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 如图 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到( )
A.A、B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
B.A、B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
C.A玻璃外侧、B玻璃内侧有小水珠
D.A玻璃内侧、B玻璃外侧有小水珠
三、检测题
1.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
A.液化 B.沸腾 C.凝固 D.蒸发
2.某同学旅游在泰山风景区拍摄的晨雾照片,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
3.夏天吹电扇的人感到凉爽,主要是扇来的风( )
A.扇了冷风 B.带走了热空气
C.降低空气温度 D.加快汗蒸发
4.在西藏地区烧水,水温不到100℃就沸腾,是因为西藏气压低,水的_________低.水烧开时,壶嘴处产生“白气”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现象.
5.把一根烧红的铁棍投入冷水中,会发出“吱吱”响声,并会冒出“白气”这是因为先________后________。
6.今年初,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人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____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7.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小全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该错误是 .
(2)B、C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中b、c所示.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分析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