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1.4《团团圆圆过中秋》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上册1.4《团团圆圆过中秋》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基本信息
姓名 联系电话
学段 小学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团团圆圆过中秋》
教学设计说明 (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道德和法治教育为核心和重点,融合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和文化、国情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同时要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因此,本课以传统节日中秋节为学习内容,通过了解中秋来历、习俗、文化等,结合讲故事、诵古诗、做月饼等,采用体验式教学方式,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同时要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参与和互动,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切实提高本学科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教学内容分析 【活动一】找中秋 引导学生了解:每年的中秋节日子都不一样,但都是农历的八月十五。 【活动二】知中秋 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名称的由来;知道中秋节象征团团圆圆,又称团圆节,通过观看视频《嫦娥奔月》,了解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三】话中秋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中秋习俗,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知道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活动四】诵中秋 初步了解与中秋有关的诗词。 【活动五】品中秋 学生通过制作月饼、品尝月饼,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庆佳节的快乐。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对什么是传统节日还不了解,因此我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以学生现实生活作为背景,让学生先来了解哪些是传统节日,使学生对“传统”一词有初步的认识。 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比较浅显,没有感受到中秋的月圆也代表着人的团圆。本节课,我通过带孩子们,寻找中秋时间、观看中秋故事、了解中秋习俗、制作中秋月饼等活动,以儿童的眼晴去看待节日,在体验活动中体会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产生爱家人、爱生活、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活动从孩子的实际生活出发,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没拘泥于教材,通过教师引导,让孩子从已有生活体验中感悟中秋节的意义,从而初步懂的珍爱亲情、友情,能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知道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重点) 2.制作月饼,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庆佳节的快乐。 3.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难点)
教学评价 优点:由于二年级的孩子对中秋节还不是很了解,因此,首先,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课堂上交流分享。其次,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庆祝方式中,感受人们中秋节的重要,并进一步回望自己和家人是怎么庆祝的,体会中秋节的团圆之意。最后,通过孩子们亲手制作月饼,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庆佳节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不足:1.关于中秋节的时间,涉及到农历、公历的认识和区分,由于二年级孩子认知能力有限,对他们来讲难度较大。2.个别环节缺少让孩子们用心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的过程。因此,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缺少深刻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活动一】 找中秋 【活动二】 知中秋 【活动三】 话中秋 【活动四】 诵中秋 【活动五】 品中秋 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 1.引导学生找到2023年中秋节是哪一天。 2.引导学生对比2023年、2022年、2021年的中秋节,找到不同点。 1.了解中秋节名称的由来。 2.引导学生知晓中秋节象征团团圆圆,又称为团圆节。 3..播放视频《嫦娥奔月》。 1.引导学生讲述中秋节的习俗。 2.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中秋习俗 3.播放医生,边防战士照片。 介绍与中秋节有关的诗词。 1.介绍不同种类的月饼。 2.带领学生制作月饼 1.说出自己喜欢过的节日名称及原因。 2.说一说过中秋节的心情。 通过对比发现:每年的中秋节日子都不一样,但都是农历的八月十五。 1.说出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名称。 2.知道人们在中秋节摆水果和月饼,寄托了什么情感。 1.回忆中秋节习俗。 2.了解特殊职业的人们在中秋节不能和家人团聚。 朗读诗词 同桌合作制作月饼、品尝月饼。 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都有哪些。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知道中秋节的时间。 学生了解中秋节名称的由来,知道中秋节象征团团圆圆。 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及习俗,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古人写诗寄托思念之情。 感受与教师、同伴共庆佳节的快乐,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
板书
神话故事 赏月 中秋节 吃月饼 传统节日 ...... 农历八月十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