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学无止境一、课时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互相交流,同学们分享缓解学了和考试压力的方法。 2、通过“研学旅行”的活动及分享视频感悟,掌握在实践中学习的方法,坚持在实践 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评价任务 1、独立思考: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学习压力?(针对目标1) 2、合作交流:通过同学们的成语分享,以及自己的感悟,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吗?其理由是什么?(针对目标2) 3、合作探究:请同学们回顾我们进行的研学旅行活动,说出参加活动的意义?并探究出在实践中学习的方式。(针对目标3)三、学习过程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及内容 备注任务一:情景体验 活动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1.阅读课本p67页,结合情境“小清的压力”思考问题: 如何评析小清的做法?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总结,帮助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压力的影响。(对应学习目标1) 图片探究: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学习压力? (1)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对应学习目标1) (2)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要坦然面对。(对应学习目标1)任务二:情景探究 活动二: 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通过同学们的成语分享,以及自己的感悟,你能悟出什么道理吗?其理由是什么?(对应学习目标2) (1)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 (2)对青少年来说,学习既是责任也是义务任务三:展示分享 活动三: 在实践中学习 通过分享研学旅行活动的意义,思考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对应学习目标3) 观看钟南山院士的视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思考怎样在实践中学习?(对应学习目标3) (1)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课堂小节 通过学习本课,我学会了……我懂得了……当堂小测1.有关调查显示,在学习过程中,69.75%的初中生和67.84%的高中生表示心理上比较紧张,并易产生焦虑情绪,甚至产生自卑、嫉妒、封闭心理。而导致他们紧张的因素,主要是学习压力大。面对学习压力,作为中学生应该( ) ①依据实际情况,理智从容应对 ②懂得学习压力有利于保持学习兴奋状态 ③掌握缓解学习压力的方法,坦然面对 ④消除、逃避一切学习压力 2.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这句话告诉我们 ( ) ①学无止境,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才能获得人生的成功 ②我们不需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生活中的一切经历都是在学习 ③我们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应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④我们只需要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不需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看上去更像农民”的科学家,“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下列诗句最能体现他的事迹和精神的是( ) A.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 青少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让学习伴随着我们,成为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增长本领、服务社会的能量。 他还指出,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材料二:小林说:“我在背语文课文时,总是背了下一段,忘了上一段,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伟说:“我平时学习很用功,但学习成绩没有提高。”小明说:“学习太累,功课太多,忙于应付。英语单词没有背完,就忙着做数学题,一会儿,又想起语文老师明天要默写。” 画线部分体现了关于学习的哪些知识?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学习是人生成长之梯”这句话。 ⑶请你根据材料二中小林、小伟和小明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化建议作业布置 作业A:(侧重于基础巩固) 阅读课本P73页拓展空间,谈谈你对“学”与“行”关系的理解,以小论文形式进行阐述。 作业B:(侧重于能力提升) 谈一谈你认为终身学习需要养成哪些习惯,小组内分享后,并形成文字上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