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5.1《我们的情感世界》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来编制教学目标,同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遵循三贴近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情境,选择典型材料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升华,进而导之以行,以达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使学科课程教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材分析】“我们的情感世界”是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本框立足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引导学生内我觉察,关注自己的情感世界,并通过对情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体会情感生活的重要性。其中,“丰富的情感”一目既有体验学习,也有认知学习,从感受情感的丰富性出发,了解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认识情感的复杂性;“情感的作用”一目帮助学生认识到情感对于自身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引导学生自觉关注自身情感发展。【学情分析】情感生活是初中学生青春成长的重要领域,与他们的道德修养、法治学习密切关联。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诸种关系获得的安全感、归属感、信任感、有力感、责任感等基础性情感是学生丰富生命体验、获得道德成长、参与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通过学习本课,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道德学习、价值学习相联系,引导学生在觉察、认识情感的基础上,将青春的创造力与自身的情感经验、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相融合,积极影响身边环境,传递情感正能量。关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和不断产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生对自身情感状况、情感生活的自我觉察,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性引领与学生基于自身情感发展需求的自我教育相融合。【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提高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觉察能力,感受美好情感,逐步涵养情怀、陶冶情操。2.通过观看视频和交流分享,增强对生活体验的敏感性,提高辨别情绪与情感的能力,学会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3.通过情感小调查,观看视频,小组交流分享和重视情感的作用,积极培养互助友爱,热爱父母和国家的情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情感的作用。教学难点: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欣赏视频《2023年亚运会夺冠瞬间》。【设计意图】以多媒体播放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更能引起同学们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通过设置问题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发言,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爱国情感出发让学生联想到对身边人和事的感情,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第一环节:丰富的情感——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活动1:说一说,分享情感体验古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让我们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古人多样的情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语文课中类似的古诗词很多,我们在感叹古人才华的同时,有没有考虑到这说明人的情感有什么特点?身临其境,请你说一说在下列情境中你会有怎样的情感体验?除了大家提到的这些情感体验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情感,这再次证明情感是丰富和复杂的。【设计意图】本活动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在语文课上掌握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察觉自身的情感状态,从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初步体会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活动2:分一分,体会复杂情感首先,通过马洛斯对情感层次的划分图了解一下情感的类型。结合大家刚才活动中提到的体验来分,又分为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还有两方面混杂的情感体验,如:敬畏感等。【设计意图】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关注自身的情感需求。活动3:探一探,感知情感体验人为什么有情感需求呢?结合上面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总结。情感能建立和维系人际关系。只有通过美好情感,才能体验到人间真情,体验生命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向学生推荐书籍《塞莱斯廷预言》书籍。【设计意图】结合上面学生的活动体验,总结情感能量对我们的重要性,明确与周围人、自然和国家社会的正确打开方式。向学生推荐一本关于情感能量的《塞莱斯廷预言》书籍,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活动4:辩一辩,分清情绪与情感观看视频电影《学爸》片段,小组交流分享: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总结:(出示两个情境,分析总结情绪与情感的联系。)面对非正义行为—— 的情绪 正义感(情感)完成工作 —— 的情绪 胜任感(情感)(出示系列情境,让学生快速判断情绪与情感)【设计意图】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是本节课难点问题,在此设置小组讨论。利用视频和情境设疑,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情感与情绪关系的认识,对易混概念的辨析,变抽象为具体,对情感形成细致的理解,突破难点。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第二环节:情感的作用——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活动5:忆一忆,品味情感魅力思考分享:结合你的经历,目前你最希望获得哪些情感?请说明理由。小结:每个人都有渴望的情感,都有情感需求,人人都需要情感的支撑,语言和行动一直是表达自己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所以,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关注自己情感需求的同时,还要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设计意图】现场做情感小调查,学生思考自己渴望哪些情感,结合自己的事例说明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情感的支撑,这是我们的基本精神需求。提高学生对自身情感状态的觉察能力,进而学会关爱他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6:读一读,领会情感作用呈现材料:“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流浪地球2》里一句话让无数人泪目。而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的歼﹣16飞行员说,“去执行任务的话,一定要让我们这些老家伙先上!因为年轻同志还有好多没有结婚……”“随时为祖国献身,我们必须要担起这份责任,因为我们身后站的就是人民!”思考:是什么驱使他们做出这样的行动?总结: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呈现材料:一个不到2岁的小女孩想要喝水,不料水杯被打翻,滚烫的热水洒在小女孩的脖子和胸膛上。女儿撕心裂肺的呐喊,深深刺痛了她的父亲。这位父亲为防止再次出现这种意外。带着这个初衷,这位爸爸号召了百位设计师和工程师共同打造出了55°降温杯,成为当时卖得最火的杯子,让这位爸爸获得“设计界奥斯卡”思考:这位父亲为什么能够成功发明降温杯 总结: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关。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感悟情感对我们的观念、态度、行为的影响,体会情感对于人际交往和成长的价值。体会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关系,认识情感对我们认识事物、探索未知的价值。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热爱祖国和人民的人民子弟兵,一心为子女着想的父母的敬佩之情。活动7:悟一悟,情感变化原因(播放视频《我对妈妈情感的变化》)学生交流分享:我对妈妈的情感发生了那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总结:小时候,阅历较少,生活经验少,情感相对来说比较狭隘。随着我们的成熟、成长,我们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生活经验不断积累,情感也在由狭隘变得更加丰富、深刻。所以,这说明了“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自己对妈妈的情感变化,反思自身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并总结出情感的发展过程是生命成长的具体体现,加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第三环节: 抒发爱国情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活动8:写一写,抒发爱国情感(播放背景音乐:《我爱你,中国》学生写爱国寄语。)妈妈,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茁壮成长,;祖国母亲,给了我们幸福生活。同学们,人世间的情感千千万万,总有一些情感,让我们心潮澎湃;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表白,叫我爱你中国!让我们一起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感受一下这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对我们的祖国进行寄语,写出我们的心声、祝福或行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抒发爱国情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升华。【课堂总结】【我的收获】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与收获呢?(温馨提示:可以从情感上、知识上、行动上等等)【教师寄语】【走进生活】反思自己与父母的情感,写下你的情感感悟启示生命启示,作为一封信送给父母,表达你们的情感!【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恩之心,为下节课体味美好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做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