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0.2活出生命的精彩 表格式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10.2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初步具有自尊自强、坚韧乐观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能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和家庭关系,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具备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结构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一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二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 健全人格:践行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用行动回报社会。 道德修养:培养关注自身同时关切他人的同理心,共建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责任意识:明白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
教学重点 充盈自己的生命,关切他人生命,透过冷漠彰显人性温暖
教学难点 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学情分析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中学生比小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获得的信息量较大。但他们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较低,对生命的价值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引导学生关爱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绽放生命的精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为什么要探究生命的意义? 有光的生命 出示预习要求
讲授新课 一、贫乏与充盈 课堂活动:思考:1、这些流行语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 2、你如何看待这种生活态度? 贫乏等同于贫穷吗? 贫乏:是指封闭的生活、百无聊奈, 无所事事;缺乏奋斗过程,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 充盈:是指充实丰盈是指拥有目标,生活过程充实,有实在感;精神生活丰富而愉悦。 生命贫乏的表现 生命充盈的表现 学生讨论后归纳: 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面对贫乏与充盈,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你还知道哪些充盈生命的具体方法呢? 学生讨论后归纳:1、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充盈? 冷漠与关切 角色体验: ①如果你是路过的中学生你会如何做呢?为什么? ②如果你是跌倒的老人,你希望他人如何做呢?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提问: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归纳: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 传递生命的温暖,你愿意为此做些什么? 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归纳:2、如何关切生命,拒绝冷漠?P117①②③ 平凡与伟大 评选伟大人物活动 你会选择谁 学生讨论后归纳:伟大在于创造和奉献 从古至今,有不少人绽放了自己生命最绚丽的光彩,用伟大的创造和贡献造福于世界: 与留下名字的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不被记住的,他们的生命有没有意义呢? 探究与分享 铁路巡守员和大客车司机都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什么人们认为他们是“最美”的? 观看视频 归纳引导 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3.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P118-120①②③④ 4.怎样活出生命的精彩?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或者 教学效果预测 1.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课前:学生预习新课知识点 ,老师进行相关材料的检查 课中: 师生互动,将本课的知识内容学得轻松化; 课后: 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动中。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引用时政、贴近学生生活
作业设计 完成课本练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