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案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课题: 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课时:1课时 主备人: 上课人: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政治方向——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健全人格:理性平和——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和社会的关系。 积极向上——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的意志品质。 3.责任意识:主人翁意识——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习目标一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二 锻炼理解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目标三 了解当今世界存在的非主流现象、世界变化的影响;掌握当今世界的特征。 学习目标四 了解经济全球化、掌握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影响 学习目标五 感受多样文化、了解世界文化的特点、掌握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及文化差异的原因、我们怎样对待文化多样性。 学生活动一 观看视频 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二 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三 开放、发展、紧密联系 总结:1.当今世界的特征?P3-4①②③ 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仍然存在。 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 A.世界的变化既给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学生活动四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五 世界文化多样性 C1.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 C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C3.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C4.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学生回答。 教师活动一 视频:《开放中国24小时》 为什么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 教师活动二 01 / 当今世界的特征? 02 /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及影响? 03 / 我们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04 / 为什么要坚持文化多样性? 05 / 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第一目:共同的家园 教师活动三 从“一带一路”十年成就——看世界特征 当今世界存在的非主流现象 观新闻事件,知世界变化的影响 第二目:放眼全球经济 教师活动四 放眼全球经济——一双鞋的“旅行” 一双鞋的“旅行”说明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有何重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P5-6①②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作用: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生产者: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消费者: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观视频,悟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态度 1.结合视频和图片,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我们应如何正确面对经济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P5-7A积极A1-A4、B消极 第三目:共享多样文化 教师活动五 感受多样文化 不同的饮食文化、建筑艺术、舞蹈形式、服饰文化、语言文字 几组图片展示世界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有人说,语言差异不利于不同国家的人们理解和表达“爱”,所以文化应该相同; 也有人说,正因为不同,才让这个世界的“爱”变得丰富多彩。 对以上两种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说一说理由 4.为什么要坚持文化多样性?P7-8C1-C4 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1.电影介绍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孙子身上的刮痧痕迹,为何在美国被认为是虐童证据?? 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两种错误的态度: 排斥:过分夸大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盲从: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本民族传统文化。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5.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差异/文化多样性?P8-9①②③
作业情况 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
1.必做:思维导图 2.选做: 必做:夯实基础。 选做:掌握熟练可做选做作业,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