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知识回顾4.2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高中信息技术 必修1新知导入本节主要内容:1、数据的输入与输出。2、顺序结构的应用。4.2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新知讲解4.2.1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4.2 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1 数据的输入—input()input() 的一般格式为:<变量> = input(“提示信息”)例如:a=input('请输入用户名')一、输入提示的代码应怎么写?无提示信息,按回车结束本次输入光标闪烁,时有时无,输入时易出错增加提示语,输入不易出错a=input( )a=input("请输入一个整数a=")1 数据的输入—input()格式:<变量>=input('提示信息:’)作用:等待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说明:(1)可输入数字、字符串和其他任意类型对象(2)返回结果都是字符串,需要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类型再处理。<变量>=int/float(input('提示信息:’))1 数据的输入—input()2.数据的输出:print()函数print( )的一般格式为:print( [object, …][, sep=' '][,end='\n'] )说明:(1)方括号中的项是可选的,可以省略,如省略则取系统的默认值。(2)object是要输出的对象,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等。程序代码显示内容数据的输入与输出print( )的一般格式为:print( [object, …][, sep=' '][,end='\n'] )说明:(3)sep后面的空格(可以指定为其他字符)表示每个输出对象之间的分隔符,如果缺省的话,默认值是一个单个的空格。程序代码显示内容a = '2020'b ='11'c ='11'print(a,b,c)a = '2020'b ='11'c ='11'print(a,b,c,sep='/')二、sep——sep后面的空格(可以指定为其他字符)表示每个输出对象之间的分隔符,如果缺省的话,默认值是一个单个的空格。无sep,每个输出对象,默认用空格隔开sep='/'表示用/分割每个输出对象结果输出显示为2020/11/11二、sep——怎么修改下列代码,让输出达到目标效果a = 2b = 3print('a+b=',a+b)a = 2b = 3print('a+b=',a+b,sep='')去掉空格目标效果sep='' 每个输出对象紧紧挨着2 数据的输出——P74a = '语文'b = '数学'c = '外语'd = '信息技术'print(a,b,c,d)无sep,每个输出对象,默认用空格隔开【课堂练习】读代码,猜测以下代码的输出结果4.2.1 数据的输出——P74a = '语文'b = '数学'c = '外语'd = '信息技术'print(a,b,c,d,sep='')sep='' 紧紧挨着【课堂练习】读代码,猜测以下代码的输出结果数据的输入与输出print( )的一般格式为:print( [object, …][, sep=' '][,end='\n'] )说明:(4)end后面的字符串含义为输出文本尾的一个字符串,如果缺省的话,默认值是一个\n换行符。如果设为其他字符,如end=' ',则输出当前行的所有内容后,在末尾加一个空格,不换行接着输出下一个print( )的输出对象。程序代码(缺省)运行结果(缺省)程序代码(end=”*”)运行结果(end=”*”)运行结果(end=”*”)4.2.1 数据的输出——P74a = '语文'b = '数学'c = '外语'd = '信息技术'print(a)print(b)print(c)print(d)无end, 输出后默认换行(end='\n’)【课堂练习】读代码,猜测以下代码的输出结果2 数据的输出——P74a = '语文'b = '数学'c = '外语'd = '信息技术'print(a,end=' ')print(b,end=' ')print(c,end=' ')print(d,end=' ')end=' '每个输出末尾用空格隔开【课堂练习】读代码,猜测以下代码的输出结果【课堂练习】小智想打印以下内容,下列代码不能实现的选项是:打印内容为:今天爸爸给我十块钱, 我拿着钱买了雪糕, 可好吃了A、print("今天爸爸给我十块钱, 我拿着钱买了雪糕, 可好吃了")B、print("今天爸爸给我十块钱,","我拿着钱买了雪糕,","可好吃了")C、print(今天爸爸给我十块钱,我拿着钱买了雪糕,可好吃了)D、print("今天爸爸给我十块钱, 我拿着钱买了雪糕,","可好吃了")4.2.1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P73-74C【课堂练习】小慧的同桌想通过print计算出100+200的值,以等式的方式呈现出来,下列代码正确的选项是:A、print("100+200=",100+200)B、print(300)C、print(100+200)D、print(100+200=300)4.2.1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P73-74A数据的输出Print([object,……][,sep=' '][,end='\n'])对象间分隔符,默认空格输出对象文本尾的字符串默认换行/n课堂练习x=input("请输入x的值:")y=input("请输入y的值:")s=int(x)+int(y)print("x+y的和是:",s)x=int(input("请输入x的值:"))y=int(input("请输入y的值:"))s=x+yprint("x+y的和是:",s)x+y问题分别输入两个整数输出两个整数的和样例输入53样例输出8顺序结构是最常用最简单的程序结构,只要按照解决问题的顺序写出相应的语句即可。执行过程:语句执行顺序是自上而下依次执行顺序结构执行流程图语句序列开始结束4.2.1 数据的输入与输出1.分析问题“购买笔记本的费用优惠”问题笔记本1的单价是3元,笔记本2的单价是5元,如果两种笔记本同时购买,价格可以打8折。计算一下,购买笔记本1和笔记本2各n本,可以优惠多少元?已知的数据是什么?求解的数据是什么?需要几个变量来存储数据?计算的公式:笔记本单价优惠的费用笔记本数量n,节省的费用y,笔记本1的总价a,笔记本2的总价b原价-打折后费用“购买笔记本的费用优惠”问题2.设计算法(1)输入n的值(2)将3*n赋给笔记本1总价a(3)将5*n赋给笔记本2总价b(4)将(a+b)*(1-0.8)赋给节省的费用y(5)输出结果y开始输入n的值输出y的值结束a=3*nb=5*ny=(a+b)*(1-0.8)【例】顺序结构流程的具体应用。课堂练习根据流程图写出输入语句、表达式和输出语句。输入语句:n=int(input(“输入n的值:”))表达式:a=3*nb=5*ny=(a+b)*(1-0.8)输出语句:print(“输出y的值:”,y )设计算法编写程序n=int(input("输入购买笔记本n的值:"))a= 3*nb= 5*ny=(a+b)*(1-0.8)print("输出购买笔记本1和笔记本2的数量均为:",n,"本")print("输出购买笔记本节约的费用为:","%.2f"%y,"元")格式化输出浮点数(float)"%.2f"意味着2位小数round(y,2)调试运行课堂练习4、编写程序,在超市购买水果,已知水果的重量w和水果的单价p,求购买水果应付的金额(精确到角)。顺序结构的应用注释语句用于解释说明代码,程序运行时会自动跳过,不会运行。1.单行注释:【#】开头一、定义——注释语句程序结果2.多行注释:三个单引号【’’’】或三个双引号【”””】。但是引号的开始与结束必须是相同类型的。计算一个数除以10的商(整数部分)和余数的和。(1)将数值89赋给变量a;(2)将表达式a//10赋给变量b;(3)将表达式a%10赋给变量c;(4)将表达式b+c赋给变量s;(5)使用输出语句在屏幕上输出s的值。a=89会考题(10分)b=a//10c=a%10s=b+cprint(s)变量=值会考题(10分)会考题(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