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知名重点中学优秀综合题选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全国知名重点中学优秀综合题选编

资源简介

全国知名重点中学优秀综合题选编
1.(华中师大一附中)
1设 f (x) = px--2 ln x,且 f (e) = qe--2(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I) 求 p 与 q 的关系;
(II) 若 f (x) 在其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求 p 的取值范围;
(III) 设 g(x) = ,若在 [1,e] 上至少存在一点x0,使得 f (x0) > g(x0) 成立, 求实数 p 的取值范围.
2.如图,曲线 y = 上的点 Pi(ti2,ti)(i = 1,2,…,n,…)与 x 轴正半轴上的点 Qi 及原点
构成一系列正△PiQi-1Qi(Q0与O重合),记 an = | QnQn-1 |
(I) 求 a1的值;
(II)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an
(III) 设 Sn为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若对于任意的实数 (∈[0,1],总存在自然数 k,当 n≥k时,3Sn-3n + 2≥(1-() (3an-1) 恒成立,求 k 的最小值.
1. 解:(I) 由题意得 f (e) = pe--2ln e = qe--2 ………… 1分
( (p-q) (e + ) = 0 ………… 2分
而 e + ≠0
∴ p = q ………… 3分
(II) 由 (I) 知 f (x) = px--2ln x
f’(x) = p + -=  ………… 4分
令 h(x) = px 2-2x + p,要使 f (x) 在其定义域 (0,+() 内为单调函数,只需 h(x) 在 (0,+() 内满足:h(x)≥0 或 h(x)≤0 恒成立. ………… 5分
① 当 p = 0时, h(x) = -2x,∵ x > 0,∴ h(x) < 0,∴ f’(x) = - < 0,
∴ f (x) 在 (0,+() 内为单调递减,故 p = 0适合题意. ………… 6分
② 当 p > 0时,h(x) = px 2-2x + p,其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为 x = ∈(0,+(),∴ h(x)min = p-
只需 p-≥1,即 p≥1 时 h(x)≥0,f’(x)≥0
∴ f (x) 在 (0,+() 内为单调递增,
故 p≥1适合题意. ………… 7分
③ 当 p < 0时,h(x) = px 2-2x + p,其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对称轴为 x = ( (0,+()
只需 h(0)≤0,即 p≤0时 h(x)≤0在 (0,+() 恒成立.
故 p < 0适合题意. ………… 8分
综上可得,p≥1或 p≤0 ………… 9分
另解:(II) 由 (I) 知 f (x) = px--2ln x
f’(x) = p + -= p (1 + )- ………… 4分
要使 f (x) 在其定义域 (0,+() 内为单调函数,只需 f’(x) 在 (0,+() 内满足:f’(x)≥0 或 f’(x)≤0 恒成立. ………… 5分
由 f’(x)≥0 ( p (1 + )-≥0 ( p≥ ( p≥()max,x > 0
∵ ≤ = 1,且 x = 1 时等号成立,故 ()max = 1
∴ p≥1 ………… 7分
由 f’(x)≤0 ( p (1 + )-≤0 ( p≤  ( p≤()min,x > 0
而 > 0 且 x → 0 时,→ 0,故 p≤0 ………… 8分
综上可得,p≥1或 p≤0 ………… 9分
(III) ∵ g(x) = 在 [1,e] 上是减函数
∴ x = e 时,g(x)min = 2,x = 1 时,g(x)max = 2e
即 g(x) ( [2,2e] ………… 10分
① p≤0 时,由 (II) 知 f (x) 在 [1,e] 递减 ( f (x)max = f (1) = 0 < 2,不合题意。 …… 11分
② 0 < p < 1 时,由x ( [1,e] ( x-≥0
∴ f (x) = p (x-)-2ln x≤x--2ln x
右边为 f (x) 当 p = 1 时的表达式,故在 [1,e] 递增
∴ f (x)≤x--2ln x≤e--2ln e = e--2 < 2,不合题意。 ………… 12分
③ p≥1 时,由 (II) 知 f (x) 在 [1,e] 连续递增,f (1) = 0 < 2,又g(x) 在 [1,e] 上是减函数
∴ 本命题 ( f (x)max > g(x)min = 2,x ( [1,e]
( f (x)max = f (e) = p (e-)-2ln e > 2
( p >  ………… 13分
综上,p 的取值范围是 (,+() ………… 14分
2.解:(I) 由 P1(t12,t1)(t > 0), ………… 1分
得 kOP1 = = tan = ( t1 =  ………… 2分
∴ P1(,) ………… 3分
a1 = | Q1Q0 | = | OQ | = | OP1 | =  ………… 4分
(II) 设 Pn(tn2,tn),得直线 PnQn-1的方程为:y-tn = (x-tn2) ………… 5分
可得 Qn-1(tn2-,0) ………… 6分
直线 PnQn的方程为:y-tn = -(x-tn2),可得 Qn(tn2 + ,0) ………… 7分
所以也有 Qn-1(tn-12 + ,0),得 tn2-= tn-12 + ,由 tn > 0,得 tn-tn-1 = 
∴ tn = t1 + (n-1) = n ………… 8分
∴ Qn(n(n + 1),0),Qn-1(n(n-1),0)
∴ an = | QnQn-1 | = n ………… 9分
(III) 由已知对任意实数时 (∈[0,1] 时 n 2-2n + 2≥(1-() (2n-1) 恒成立
( 对任意实数 (∈[0,1] 时,(2n-1)( + n 2-4n + 3≥0 恒成立 ………… 10分
则令 f (() = (2n-1)( + n 2-4n + 3,则 f (() 是关于 ( 的一次函数.
对任意实数时 (∈[0,1] 时 n 2-2n + 2≥(1-()(2n-1) 恒成立
( 对任意实数 (∈[0,1] 时  ………… 11分
(  ………… 12分
( n≥3或n≤1 ………… 13分
又 ∵ n∈N * ∴ k 的最小值为3 ………… 14分
2.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
已知f(x)=x3+bx2+cx+2.
(1)若f(x)在x=1时,有极值-1,求b、c的值;
(2)当b为非零实数时,证明f(x)的图像不存在与直线(b2-c)x+y+1=0平行的切线;
(3)记函数| f ' (x)|(-1≤x≤1)的最大值为M,求证:M≥.
解:Ⅰ)∵f’ (x)=3x2+2bx+c,
由f(x)在x=1时,有极值-1得
即解得 (3分)
当b=1,c=-5时,
f’ (x)=3x2+2x-5=(3x+5)(x-1),
当x>1时,f’ (x)>0,
当-<x<1时,f′(x)<0.
从而符合在x=1时,f(x)有极值,∴ (4分)
(Ⅱ)假设f(x)图像在x=t处的切线与直线
(b2-c)x+y+1=0平行,
∵f’ (t)=3t2+2bt+c,
直线(b2-c)x+y+1=0的斜率为c-b2,
∴3t2+2bt+c=c-b2,(7分)
即3t2+2bt+b2=0.
∵Δ=4(b2-3b2)=-8b2,
又∵b≠0, ∴Δ<0.
从而方程3t2+2bt+b2=0无解,
因此不存在t,使f’ (t)=c-b2,
却f(x)的图像不存在与直线(b2-c)x+y+1=0平行的切线. (9分)
(Ⅲ)证法一:∵| f’ (x)|=|3(x+)2+c-|,
①若|-|>1,则M应是| f’ (-1)|和| f’ (1)|中最大的一个,
∴2M≥|f’ (-1)|+| f’ (1)|=|3-2b+c|+|3+2b+c|≥|4b|>12,
∴M>6,从而M≥. (11分)
②当-3≤b≤0时,2M≥| f’ (-1)|+| f’ (-)|
=|3-2b+c|+|c-|≥|-2b+3|=| (b-3)2|≥3,所以M≥. (13分)
③当0<b≤3时,2M≥| f’ (1)|+| f’ (-)|=|3+2b+c|+|c-|≥|+2b+3|
=|(b+3)2|>3,∴M≥.
综上所述,M≥. (15分)
证法二:f’ (x)=3x2+2bx+c的顶点坐标是(-,),
①若|-|>1,则M应是|f′(-1)|和|f′(1)|中最大的一个,
∴2M≥| f’ (-1)|+| f’ (1)|=|3-2b+c|+|3+2b+c|≥4|b|>12,
∴M>6,从而M≥. (11分)
②若|-|≤1,则M是| f’ (-1)|、| f’ (1)|、||中最大的一个.
(i)当c≥-时,2M≥| f’ (1)|+| f’ (-1)|≥| f’ (1)|+f’ (-1)|=|6+2c|≥3,∴M≥.
(2)当c<-时,M≥||=-c≥-c>,
综上所述,M≥成立. (15分)
证法三:∵M是| f’ (x)|,x∈[-1,1]的最大值,
∴M≥| f’ (0)|,M≥| f’ (1)|,M≥| f’ (-1) |. (11分)
∴4M≥2| f’ (0)|+| f’ (1)|+| f’ (-1)|≥| f’ (1)+f’ (-1)-
3(2007届江苏九大名校第二次联考)
1.已知数列{an}满足a1=5,a2=5,an+1=an+6an-1(n≥2).
(1)求证:{an+1+2an}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设3nbn=n(3n-an),且|b1|+|b2|+…+|bn|<m对于n∈N*恒成立,
求m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的最小值恰好是方程的三个根,其中.
(1)求证:;
(2)设,是函数的两个极值点.
若,求函数的解析式.
1.(1)由an+1=an+6an-1,an+1+2an=3(an+2an-1) (n≥2)
      ∵a1=5,a2=5  ∴a2+2a1=15
故数列{an+1+2an}是以15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5分
    (2)由(1)得an+1+2an=5·3n
由待定系数法可得(an+1-3n+1)=-2(an-3n)
      即an-3n=2(-2)n-1
故an=3n+2(-2)n-1=3n-(-2)n…………………………………………10分
    (3)由3nbn=n(3n-an)=n[3n-3n+(-2)n]=n(-2)n,∴bn=n(-)n
令Sn=|b1|+|b2|+…+|bn|=+2()2+3()3+…+n()n
       Sn=()2+2()3+…+(n-1)()n+n()n+1
…………12分
得Sn=+()2+()3+…+()n-n()n+1
=-n()n+1=2[1-()n]-n()n+1
∴ Sn=6[1-()n]-3n()n+1<6
要使得|b1|+|b2|+…+|bn|<m对于n∈N*恒成立
只须m≥6………………………………………………………………16分
2.解:(1)三个函数的最小值依次为,,,………………………2分
由,得


故方程的两根是,.
故,.……………………………5分
,即
∴ . ………………………………………………………………………7分
(2)①依题意是方程的根,
故有,,
且△,得.
由…………………………10分
;得,,.
由(1)知,故,
∴ ,
∴ .………………………………………………14分
4(宝鸡中学)
1.过点P(2,4)的直线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且
⑴求直线的方程;
⑵若过P的另一直线与双曲线交于C、D两点,且,则∠ACD=∠ABD一定成立吗?证明你的结论.
⑶过线段AB上的点作曲线的切线,求切点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2. 已知函数.
⑴求函数的定义域和极值;
⑵若函数在区间上为增函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⑶函数的图象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若是请指出对称中心,并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1.解: ⑴由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则由得
………………………………①②
设A,B,由知P为AB中点,所以
得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⑵∠ACD=∠ABD一定成立。
由得,A(-2,0)、B(6,8)再由点P(2,4)和直线得:联立方程组得C(-6+,12-)D(-6-,12+)
所以即,由对称性可知,。所以A、B、C、D四点共圆,所以∠ACD=∠ABD。
⑶由得,
设为曲线上一点,
过的切线方程为,
即,与方程联立得
,解得

2.解: ⑴函数的定义域为(-∞,2)∪(4,+∞),由得:或,所以
(-∞,0)
0
(0,2)
(4,6)
6
(6,+∞)
+
0
-
-
0
+

极大值


极小值

⑵由⑴知或所以或
⑶由⑴知函数的图象若是中心对称图形,则中心一定在两极值点的中心(3, ),下面证明:设是函数的图象上的任意一点,则是它关于(3, )的对称点,而,即也在函数的图象上.所以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心是(3, )
5.(宁夏银川一中)
f(x)=4x+ax2-x3在[-1,1]上是增函数
(1)求实数a的值组成的集合A;
(2)设关于x的方程f(x)=2x+x3两非零实根为x1,x2,试问:是否存在实数m使不等式m2+tm+1≥|x1-x2|对于任意a∈A及t∈[-1,1]恒成立,若存在求出m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4分)
(1)f′(x)=4+2ax-2x2,由题意f′(x)≥0在[-1,1]上恒成立 (2分)
∴∴A=[-1,1] (5分)
(2)方程f(x)=2x+x3可化为x(x2-ax-2)=0
∵x1≠x2≠0, ∴x1,x2是x2-ax-2=0两根 (7分)
△=a2+8>0,x1+x2=a,x1x2=2
∴|x1-x2|=
∵-1≤a≤1 ∴|x1-x2|最大值是 (10分)
∴m2+tm+1≥3在t∈[-1,1]上恒成立
令g(t)=mt+t2-2

m≥2或m≤-2 (14分)
故存在m值,其取值范围为(-∞,-2]∪[2,+∞)
6.(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1. 已知函数.
(Ⅰ)数列,恒成立,试求a1的取值范围;
(II)数列
的前k项和,Tk为数列的前k项积,.
解:(I), …………1分
…………3分

…………4分

…………6分
(II)证明:


…………10分

由显然


…………14分
2.设M、N分别是直线上的两个动点,并且,动点P满足
(Ⅰ)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Ⅱ)记动点P的轨迹为E,已知点Q是直线x=4上异于点(4,0)的任意一点,点A1、A2是曲线E与x轴的两个交点,直线QA1、QA2与曲线E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R、S.求证:直线RS与x轴交于定点,并求出此定点坐标。
2.解:(Ⅰ)设

又。
即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Ⅱ)(法一)设直线QA1和QA2的斜率分别为k1,k2,
则直线QA1的方程为中得
是方程的一个根
直线QA2的方程为


(9分)
直线RS的方程为
将R,S的坐标代入化简得

所以直线RS与x轴交于定点(1,0) (14分)
(法二)设Q点坐标写出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解出R,S两点的坐标
(9分)
写出直线RS的方程求出过定点(1,0) (14分)
7(湖北枣阳一中)
(理)已知函数
(I)求f(x)在[0,1]上的极值;
(II)若对任意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III)若关于x的方程在[0,1]上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文)已知函数为常数),P1(x1,y1),P2(x2,y2)是函数y=f(x)
图象上的两点.当线段P1P2的中点P的横坐标为时,P的纵坐标恒为.
(Ⅰ)求y=f(x)的解析式;(Ⅱ)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求数列{an}的前n0和;
(Ⅲ)若为递增函数,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解:(I),
令(舍去)
单调递增;当单调递减.
上的极大值
(II)由得
设,

依题意知上恒成立,

, 上单增,要使不等式①成立,
当且仅当
(III)由
令,
当上递增;
上递减而,
恰有两个不同实根等价于
…………………………………………12分
(文)解:(I)由的图象上得
两式相加得,
化简得恒成立,……………………………………(2分)
∴解析式为…………………………(4分)
(II)
.…………………………………………………………(8分)
(III)为递增函数,
恒成立,化简为 ……(9分)
显然t≠0.
(1)当不成立,
所以t<0不合题意.………………………………(10分)
(2)当t>0时,.
又.
综上可知,t>.………………………………………………(12分)
8(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
1.如图,若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为坐标原点,在双曲线左支上,在右准线上,且满足
(Ⅰ)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Ⅱ)若此双曲线过点求双曲线的方程;
(Ⅲ)设(Ⅱ)中双曲线的虚轴端点为在y轴的正半轴上),过点作直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当时,求直线的方程。
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Ⅰ)判断的奇偶性;
(Ⅱ)在上求函数的极值;
(Ⅲ)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对任意正整数都有
1.(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由知四边形PF1OM是平行四边形,
又,四边形PF1OM是菱形 …………2分
设焦半距为c,则
∴=c+2a, …………4分
由双曲线第二定义
可知 (6分)
(Ⅱ)∵e=2= ∴c=2a
∴双曲线方程为
又∵双曲线过点N(2,),∴,即
∴所求双曲线方程为 …………8分
(Ⅲ)由题意知B1(0,3),B2(0,-3),
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3,A(x1,y1),B(x2,y2)
则由
消去y得 …………9分
∵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当时,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即 …………10分

又∵
而 …………13分

直线l的方程为 …………14分
2.(本小题满分14分)
解:(Ⅰ) 。……3分
(Ⅱ)当时,
………5分
令有,
当x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由表可知:

+
0


极大值

当时取极大值. ………7分
(Ⅲ)当时 ………8分
考虑到:时,不等式等价于…(1)
所以只要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对一切都成立即可………9分
(i)当时,设
, ………10分
故,即
所以,当时,不等式(1)都成立 ………11分
(ii)假设时,不等式(1)都成立,即
当时设
有 ………12分
故为增函数,
所以,,即, ………13分
这说明当时不等式(1)也都成立,
根据(i)(ii)可知不等式(1)对一切都成立,
故原不等式对一切都成立. ………14分
9(浙江省重点中学2007年5月)
1.如图,点为双曲线的左焦点,左准线交轴于点,点P是上的一点,已知,且线段PF的中点在双曲线的左支上.
(Ⅰ)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Ⅱ)若过点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别交于、两点,设,当时,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Ⅰ)求的最大值;
(Ⅱ)证明:;
(Ⅲ)探究:数列是否单调?
1.(Ⅰ)设双曲线方程为(,),
则…①,,∴…②.
又在双曲线上,∴…③.(4分)
联立①②③,解得,.∴双曲线方程为.(2分)
注:对点M用第二定义,得,可简化计算.
(Ⅱ),设,,m:,则
由,得,.(2分)
由,得.
∴,..(2分)
由,,,消去,,
得.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2分)
又直线m与双曲线的两支相交,即方程两根同号,
∴.
∴,故.(2分)
2.(Ⅰ)∵,∴.
∵=,(2分)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
当时,,在上单调递减.
∴在区间内,.(2分)
(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 当时, ∵,∴,成立;
② 假设当时,成立.
当时,由及,得,(2分)
由(Ⅰ) 知,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而,, 故.
∴当时,也成立.
由①、②知,对任意都成立.(4分)
(Ⅲ)数列单调递减.(1分)
理由如下:
当时, ∴;
当时,由得.
∵,(2分)
又由 (Ⅱ) 知,,∴,
∴,即
∴,
∴,∴.(3分)
综上,数列单调递减.
10(湖南师大附中2006—2007学年度高三模拟(一))
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
(Ⅰ)试判断函数上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Ⅱ)若恒成立,求整数k的最大值;
(Ⅲ)求证:(1+1×2)(1+2×3)…[1+n(n+1)]>e2n-3.
.解:(I)…………(2分)

上是减函数.……………………………………………………(4分)
(II)
即h(x)的最小值大于k.…………………………………………………………(6分)

则上单调递增,

存在唯一实根a,且满足


故正整数k的最大值是3 ……………………9分
(Ⅲ)由(Ⅱ)知
∴ ………………11分
令,则
∴ln(1+1×2)+ln(1+2×3)+…+ln[1+n(n+1)]
∴(1+1×2)(1+2×3)…[1+n(n+1)]>e2n-3 ………………14分
11(江苏省启东中学)
(1)求右焦点坐标是,且经过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已知双曲线的方程是. 设斜率为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的中点为. 证明:当直线平行移动时,动点在一条过原点的定直线上;
(3)利用(2)所揭示的双曲线几何性质,用作图方法找出下面给定双曲线的中心,简要写出作图步骤,并在图中标出双曲线的中心.
[解](1)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即双曲线的方程为,
∵ 点在双曲线上,∴ ,
解得 或(舍),
由此得,即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5分
(2)设直线的方程为, …… 6分
与双曲线的交点()、(),
则有,
解得 ,
∵ ,∴ ,即 .
则 ,
∴ 中点的坐标为. …… 10分
∴ 线段的中点在过原点的直线 上. …… 11分
注:本题用点差法求解更好。如上将A、B点坐标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两式相减得 (※),设中点坐标为(x,y),又,代入(※)式整理得,
∴ 线段的中点在过原点的直线 上.
(3)如图,作两条平行直线分别交双曲线于、和,并分别取、的中点,连接直线;又作两条平行直线(与前两条直线不平行)分别交交双曲线于、和,并分别取、的中点,连接直线,那么直线和的交点即为交双曲线中心. …… 16分
12(2007年潍坊市高三统一考试)
定义在的三个函数f(x)、g(x)、h(x),已知f(x)=lnx,g(x)= ,且g(x)在[1,2]为增函数,h(x)在(0,1)为减函数.
(I)求g(x),h(x)的表达式;
(II)求证:当1(III)把h(x)对应的曲线向上平移6个单位后得曲线,求与g(x)对应曲线的交点个数,并说明道理.
解(I)由题意:
∴恒成立.
又恒成立.
∴即
(II)
欲证:
只需证:
即证:


∴当x>1时,为增函数…………….9分

∴结论成立………………………………………………..10分
(III)由 (1)知:
∴对应表达式为
∴问题转化成求函数
即求方程:
即:

∴当时,为减函数.
当时,为增函数.
而的图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与的大致图象如图:
∴与的交点个数为2个.
即与的交点个数为2个.
13(陕西师大附中2007年高三第八次)
1.(Ⅰ)已知函数,求证:函数在区间上为减函数;
(Ⅱ)已知函数,若在上至少存在一点, 使得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本小题满分14分)设数列满足,前项和为,且.
(Ⅰ)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
(Ⅱ)当时,比较与的大小;
(Ⅲ)若,,求证:.
1. 解:(Ⅰ)∵, 而,
∴当时, , 因此在[2,+∞)上为减函数.
(Ⅱ)记, 则,
当时,当时,
故在时取极大值,同时也为最大值

依题意, 要在(0,+∞)上存在一点, 使成立.
即使只需,即,∴
因此, 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2. 解:(Ⅰ)由,
得,即, 而
∴数列是以t为首项,t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Ⅱ)∵且
∴且   ∴ ∴
(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