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哦,香雪》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3.2《哦,香雪》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句中加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
B.“真没治!”“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云地嘟嚷着。
C.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D.火车眨眼就无影无踪了。姑娘们围住香雪,当她们知道她追火车的原因后,便觉得好笑起来。
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体现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
B.《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所描绘的力的形象,可以看作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
C.《红烛》化用“蜡炬”这一古典意象,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以“烧蜡成灰”来点亮世界的奉献精神。
D.《哦,香雪》小说背景是建国初期火车的开通给边远山村带来的新鲜事。小说通过激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描绘了香雪等几位姑娘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折射出山村生活的新变化。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 ),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哪哪”地歌唱。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台儿沟呢?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3.填在文中括号处,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秋风把一树树核桃叶吹干,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B.秋风把一树树核桃叶吹干,卷起一树树金铃铛
C.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一树树金铃铛
D.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
4.下列句子中的“谁”与文中加点的“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方舱撤销了,临出院时,两个老人都哭了,好像谁也离不开谁。
B.谁心里都明白,在漫长的长征途中,这点炒麦意味着什么。
C.亨利上校——那个谁,你出去,我要和上校好好干一杯。
D.昨天你在动物园遇到了谁?他托人给你捎来了一束鲜花。
5.下列各项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苏炳添在奥运会中没有摘金夺银,但他的体育精神备受认可,被网友们亲切称为“苏神”。
B.真是“天凉好个秋”!长沙本地就有句这样的谚语:“九月重阳,移火进房。”
C.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章。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58年对时任上海《文艺月报》编辑的茹志鹃来说应该是______充满戏剧性的一年。丈夫王啸平被划成右派,这使身为党员的茹志鹃处于一种_______的惶恐之中。( )。茹志鹃的女儿王安忆在有关文章中称1958年的这段时间“是我母亲心情灰暗的时期”。而那时《百合花》的发表显然是______的,这篇小说在《延河》第3期发表,但它“感情阴暗”“缺乏阳刚之气”“风格过于纤细”,因此被人们看成是不合常规。其后更是有人提出严厉的批评。_______的茹志鹃眼看就要步《红豆》与《在悬崖上》的后尘,遭受与宗璞、邓友梅相似的命运。
不幸中的万幸,时任文化部部长和中国作协主席的茅盾很欣赏这篇小说。茅盾认为它“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爱可敬的通讯员)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并提到“这是几千余短篇中间我最近读过的最使我感动、也最使我满意的一篇”。显然正因为茅盾将《百合花》中的人物关系设定为高尚的军民关系,才使《百合花》幸免于难。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好事多磨 进退两难 不通时宜 惴惴不安
B.好事多磨 骑虎难下 不通时宜 胆战心惊
C.一波三折 进退两难 不合时宜 惴惴不安
D.一波三折 骑虎难下 不合时宜 胆战心惊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茹志鹃的前途因家庭风波而一片迷茫 B.家庭风波让茹志鹃对自己的前途一片迷茫
C.茹志鹃的家庭风波让她眼前一片迷茫 D.家庭风波把茹志鹃的前途变成了一片迷茫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余短篇中间既使我满意、又使我感动的一篇
B.这是几千余短篇中间我最近读过的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C.这是几千余短篇中间我最近读过的既使我感动、又使我满意的一篇
D.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千余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
三、填空题
9.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yì bù yì qū ,不敢越雷池一步。(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2)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wú suǒ gù jì 。(铁凝《哦,香雪》)
(3)他chóu chú 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茹志鹃《百合花》)
(4)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zào yì 高深的代名词。(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深秋,山风渐渐凛冽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 ① 的。她们可以穿起花棉袄了,凤娇头上别起了淡粉色的有机玻璃发卡,有些姑娘的辫梢还缠上了夹丝橡皮筋。那是她们用鸡蛋、核桃从火车上换来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 ② 着台儿沟的寒冷。今天,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车窗全部紧闭着,旅客在昏黄的灯光下喝茶、看报,没有人向窗外瞥一眼。那些眼熟的、常跑这条线的人们,似乎也忘记了台儿沟的姑娘。
凤娇 ③ 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香雪系紧头上的紫红色线围巾,把臂弯里的篮子换了换手,也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她尽量高高地踮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车上一直没有人发现她,她却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拿到。
一位中年女乘务员走过来拉开了香雪。香雪挎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的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谁也没提醒香雪,车门是开着的,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悸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应该赶快下车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看来这不是梦,一切都是真的,她确实离开姐妹们,站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火车上了。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着:“凤娇!我怎么办呀,我可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台儿沟刹那间就被抛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
三十里,对于火车,汽车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们闲聊之中就到了。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一位旅客。车上好像有人阻拦她,但她还是果断地跳了下来,就像刚才果断地跃上去一样。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到那个女学生座位下面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车上,旅客们曾劝她在西山口住上一夜再回台儿沟。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他爱人有个亲戚住在站上。香雪并没有住,更不打算想去找“北京话”的什么亲戚,他的话倒使她感到了委屈,她替凤娇委屈,替台儿沟委屈。想到这些委屈,她只是一心一意地想到:赶快下去,赶快回家,明天理直气壮地去上学,理直气壮地打开书包,把“它”摆在桌上。于是,她对车上那些再次劝阻她的人们说:“没关系,我走惯了。”也许他们相信她的话,他们没见过火车的呼啸曾经怎样叫她惧怕,叫她像只受惊的小鹿那样不知所措。他们搞不清山里的女孩子究竟有多大本事,她的话使他们相信:山里人不怕走夜路。
(本选文取材自铁凝的小说《哦,香雪》,对原小说和教材内容都少许改动)
10.根据文意,在下面各句中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符合文意的一组是( )
①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__________的。
②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________着台儿沟的寒冷。
③凤娇________跑到第三节车厢去找她的“北京话”
A.始终期盼 抱怨 仍然
B.照等不误 感叹 仍然
C.照等不误 抱怨 照例
D.始终期盼 感叹 照例
11.下面对本节选文段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天气虽然寒冷,但台儿沟的姑娘们却仍然真诚地期待火车的到来。
B.香雪希望车里的人能看见她,她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够看到铅笔盒。
C.女乘务员拉开香雪,印证了严寒中火车上人们对于台儿沟的忘记。
D.香雪替凤娇感到委屈,是因为“北京话”辜负了凤娇的一片挚诚。
12.认真阅读本段文字节选,并结合《哦,香雪》小说全篇,试分析有哪些因素导致香雪一跃登上火车。
13.本节选结尾处的画线语句是《哦,香雪》小说的原文,在课文中这段话被删改成了这样:
车上的人既不了解火车的呼啸曾经怎样叫她像只受惊的小鹿那样不知所措,更不了解山里的女孩子在大山和黑夜面前到底有多大本事。
请根据本段节选的内容,并结合《哦,香雪》小说全文,谈谈小说原文与删改后的课文内容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五、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北京明白”继“神舟十二号”任务后再次迎来网发纷纷点赞。这个由9名“90后”组成的“北京明白”团队,让人看到了航天人青春的样貌、蓬勃的活力。
让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就要 ① 、放手任用。有担子才能压重,就是要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上和重大项目攻关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尤其是对年轻的帅才苗子要打破 ② 的藩篱,促其快速成长。有传承才能更好地接续奋斗,在社会高度关注的航天领域,正是老一辈航天专家 ③ 和“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新一代青年人才传授知识、分享经验、淬炼信念,才造就了一支年轻又有才干的航天人才队伍,使他们成为中国航天未来最可依赖的力量。
托举年轻人才的腾飞,需要真抓实干、真金白银。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在启动的首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而且,在这些专项中设立了“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申报“不设门槛”,对揭榜团队负责人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真正体现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问出处。相信只要给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他们就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角,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精彩的剧目。
1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5.下列选项中,使用的修辞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一致的一项是( )
A.铁轨在月亮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哦,香雪》)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D.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窦娥冤》)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这篇小说人物不多,情节简单,描写了主人公香雪一段“睁眼看世界”的经历: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她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自动铅笔盒。
作为“荷花淀派”杰出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文章中,作者写香雪的同村姐妹凤娇,偶然认识了火车上那个温文尔雅的年轻乘务员“北京话”,并从与他的接触中萌发了朦胧的少女情愫。跟“北京话”做买卖时,凤娇有意磨磨蹭蹭,直到火车开动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她是故意不让他有付钱的机会。而凤娇却觉得很开心很满足,因为她心甘情愿地为她爱着的人付出。这一系列细节充分展现了山村女孩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特有的含蓄与执着,而这种特有的情怀不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小说出人意料的细节是在香雪下火车之前,“北京话”在说话时无意中提到他的爱人,这让香雪感到委屈。香雪既替凤娇委屈,也为整个台儿沟委屈。如此的妙笔,写到山村少女的心里去了,因为这儿的姑娘只能梦想爱情,却很难真正得到爱情。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18.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桃花依旧笑春风。
六、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香雪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台儿沟刹那间就被抛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
三十里,对于火车、汽车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们闲聊之中就到了。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只有一位旅客,那就是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塞到那个女学生座位下面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负罪”一词,表现了担架员悲痛、自责的心理,因为是他和其他担架员的过失,造成了战友的牺牲。
B.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有联系小说中人物的作用,白色百合花可以看作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化身,象征他们美好的品质。
C.文本二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如通过描写香雪执着地追求铅笔盒,表现了香雪坚定的性格特征。
D.文本一和文本二有着相近的风格,即不以情节取胜,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人物形象塑造得清新美好。
2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讯员衣肩上的“破洞”、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有着丰富内涵,“破洞”主要表现他的节俭,“馒头”主要表现他对“我”的关爱。
B.香雪用四十个鸡蛋与矿冶学院女生换铅笔盒,表现出山里姑娘们对物质的向往与追求,也呈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山村人的精神风貌。
C.文本一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牺牲”“献被”等情节连接起来,结构严谨有序。
D.两则文本表现了不同时代感人的青春情怀,文本一侧重写革命战争年代的军民深情,文本二侧重写改革开放时期女学生和香雪之间的美好情感。
21.细节是作品的灵魂。请结合新媳妇为小通讯员“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和香雪“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这两处文本细节,简要分析它们的共同作用。
22.《百合花》与《哦,香雪》刻画了不同时代的青春女性形象,请结合教材与选段文本,简要分析新媳妇与香雪的形象的异同。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C
6.C 7.B 8.D
9. 亦步亦趋 无所顾忌 踌躇 造诣
10.C 11.A 12.主观原因:香雪有追求现代文明的勇气与胆量。①香雪关注到火车上的书包、铅笔盒,村里其他姑娘只注意到火车上妇女的装饰。②香雪为了得到她渴望已久的铅笔盒毅然登上火车。
客观原因:火车停车时间只有一分钟,香雪未来得及下车。 13.①课文的内容更紧凑,用“既不了解……更不了解……”递进关系的句子,突出了火车等新鲜事物给香雪带了的冲击和香雪追求梦想的执着和勇气。
②课文的内容重点在香雪,原著的内容也包括车上的人们,表现了车上的人们的善良与热情。
14.①不拘一格 ②论资排辈 ③言传身教 15.B 16.根据科技部最近公布的信息,在首批启动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80%。
17.作为“荷花淀派”的后起之秀,铁凝用诗意的语言展现了那群山村女孩的心灵(的面貌,的形象……) 18.C
19.A 20.C 21.①暗示人物心理,展现人物形象。新媳妇缝破洞细节既表现了新媳妇对小通讯员牺牲的痛惜、歉疚、悼念的复杂心理,又表现了她淳朴、善良的性格;香雪塞篮子的细节,既突出香雪做人的尊严和原则,体现她自尊自爱的品格,也突出香雪为让对方收下鸡蛋的坚决、机智、灵活。②增强小说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一针一针地在缝”表现了新媳妇的认真,使情节更真实;“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体现出香雪在那种情况下的机智反应,具有画面感。 22.异:①生活时代不同:新媳妇生活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战争年代普通百姓的代表;香雪生活在现代新时期,是向往现代文 明的代表人物。②性格不同:新媳妇性格大方开朗,从她捉弄小战士,并主动为战士缝补衣服的细节可以看出;香雪性格腼腆,生性胆怯,从她在火车站做生意时躲在其他姑娘的身后可以看出。同:她们两人身上都闪耀着真善美的青春之光,性格中有同样的淳朴善良、纯真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