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专项分类评价——文学性文本阅读(一)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贾母少歇一回,自然领着刘姥姥都见识见识。先到了潇湘馆。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让出路来与贾母众人走,自己却赾[注]走土地。琥珀拉着他说道:“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刘姥姥道:“不相干的,我们走熟了的,姑娘们只管走罢。可惜你们的那绣鞋,别沾脏了。”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脚底下果踩滑了,咕咚一跤跌倒。众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来。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贾母问他:“可扭了腰了不曾?叫丫头们捶一捶。”刘姥姥道:“那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紫鹃早打起湘帘,贾母等进来坐下。林黛玉亲自用小茶盘捧了一盖碗茶来奉与贾母。王夫人道:“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听说,便命丫头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张椅子挪到下首,请王夫人坐了。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放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贾母因问:“宝玉怎么不见?”众丫头们答说:“在池子里船上呢。”贾母道:“谁又预备下船了?”李纨忙回说:“才开楼拿的,我恐怕老太太高兴,就预备下了。”贾母听了方欲说话时,有人回说:“姨太太来了。”贾母等刚站起来,只见薛姨妈早进来了,一面归坐,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这早晚就来了。”贾母笑道:“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贾母起身笑道:“这屋里窄,再往别处逛去。”刘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们那一间房子还大还高。怪道后院子里有个梯子。我想并不上房晒东西,预备个梯子作什么?后来我想起来,定是为开顶柜收放东西,非离了那梯子,怎么得上去呢。如今又见了这小屋子,更比大的越发齐整了。满屋里的东西都只好看,都不知叫什么,我越看越舍不得离了这里。”凤姐道:“还有好的呢,我都带你去瞧瞧。”说着一径离了潇湘馆。(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有删改) [注释]赾(qǐn):小心地。1.文中没有正面描写到的人物是( )。A. 王夫人 B. 林黛玉C. 贾宝玉 D. 薛姨妈2.“刘姥姥道:‘那里说的我这么娇嫩了。那一天不跌两下子,都要捶起来,还了得呢。’”下列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强调刘姥姥每天都跌倒B. 写出劳动人民的艰辛C. 表现刘姥姥的幽默和自我解嘲D. 突出一位农村劳动妇女的朴实3.“只见薛姨妈早进来了,一面归坐,笑道:‘今儿老太太高兴,这早晚就来了。’”句中“早晚”的意思是( )。A. 早晨 B. 晚上 C. 时候 D.迟早4.文中的潇湘馆是( )的住处。A. 贾母 B. 琥珀 C. 林黛玉 D. 贾宝玉5.“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这句话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写刘姥姥?体现了刘姥姥怎样的特点?(二)老汪栗子等别的炒栗店开张约20天后,老汪的炒栗店才开张。他等得很有耐心,因为没熟透的栗子口感甜脆,炒来吃,既不粉也不糯,是要坏了招牌的。在老汪的店里,满匾的栗子看上去十分朴素,就像山间老农的脸色,是那种没有反光的颜色,不像别的摊上的栗子那么好看,或油光发亮,或肚上横切一刀,露出诱人的暖黄色的栗肉来。老汪的栗子不打蜡,不喷糖水,不开口子,偏偏他的店门前排长队。顾客等得急,老汪却一点儿也不急,非要把刚倒出来的满匾的热栗子轻抖一遍。在抖动的过程中,老汪手疾眼快地挑出了十几颗坏栗子,搁到一边。这真是神奇,生栗子已经挑拣了一遍,现在挑出来的,外面看着也没坏,他怎么知道是坏的?老汪说,气味不对。栗子要有香甜粉糯的口感,七分在栗子的种类,三分在炒制的功夫。老汪不肯给栗子开口子,是因为硬开口子的栗子,水分都在炒制的过程中跑光了,热吃噎人,凉吃更是口感硬。但没开口的栗子很容易在炒制的过程中炸锅,所以,控制炒栗炉的火力非常重要。a.每一炉栗子下锅前,老汪都要细验单颗栗子的分量以及皮壳的厚度。他炒好的栗子,顶端会有自然的放射状裂纹,手轻轻一挤,栗壳就开了。老汪得意地搓搓手:“这锅栗子的‘梅花裂’炒成了。”“梅花裂”指栗子顶端的裂口是五道,“丁香裂”是四道,这样的雅名也只有老汪这样的戏迷才会想出来。b.每过十几天,栗子店会关门一天。老汪自己在门上手书致歉条一张:“去山里收栗一天,新鲜炒野栗,明日赶早。”老汪信不过批发市场的栗子,定要自己开车去山里收栗子。那里除了家栗外,还出产一种口感细腻粉甜的野栗子,有一股奇特的果香,呈尖锥形,是当地的留守儿童和老人去大山的荆棘丛中打来的。打栗人要穿粗布衣裤,把衣袖裤脚都扎紧,蹚过与野栗树混生的荆棘,仰面用小木棍去抽打那些长满刺的栗苞;回来后要把栗苞装在小麻袋里摔打,使之裂开;再戴上粗线手套把野栗剥出来,十分辛苦。老汪说:“每个打栗人手上都裂着口子。”那是山区老人和学童一笔很重要的零用钱,对于家中没有栗园的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老汪说:“既然这样,为啥不帮帮他们?”老汪收栗子时,每年都要在山区帮扶两三个刚考上大学的孩子,栗子收到哪里,他就帮扶到哪里。老汪在与老乡的闲聊中知道那孩子的情况,到人家家里看一看,讨碗水喝,吃上一两个山里人待客的水柿子,临走前,帮扶的钱就被悄悄压在装水柿子的竹簸箕底下。(选自《扬子晚报》,有删改)1.[新题型]根据提示,概括选文中关于老汪的几件事。2.下列对第2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句话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写栗子的外形。B. 这句话是在描述栗子,是为了说明老汪的栗子不好。C. 这句话从侧面说明老汪的栗子卖得没有别人家的好。D. 这句话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老汪的栗子与别家的不同。3.下列对文中画“ ”的部分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a部分运用了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老汪炒好一炉栗子后的骄傲、自满。B.b部分中,老汪会定期关店去山里收栗子,表明他非常注重栗子的品质。C.a部分和b部分说明老汪不仅手艺好,原材料也选得好,这才成就了“老汪栗子”的口碑。D.a部分和b部分都表明了老汪对炒栗子这件事非常重视,这是他能炒出好栗子的原因。4.读完短文,你认为老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新角度]联系《刷子李》一文,“刷子李”的外号是因为刷墙技艺高超,他立下的规矩是“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由此,我们可以称老汪为“ ”,如果他也要立规矩,可以立这样的规矩:“ 。”(三)语言的智慧语言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缺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食盐,淡而无味,无人愿意品尝。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寻味。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到莫斯科旅游,在街上遇到了一个聪慧的小女孩,十分投缘,便站在街头天南地北地和她聊了很久。临分别时,萧伯纳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你在街上和世界名人萧伯纳聊了很久。”小女孩也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你今天和漂亮的苏联小姑娘安娜聊了很久。”我们不能不称赞小姑娘的机智,也从中得到感悟:一个人不管有多大的成就或多高的地位,对任何人都不能不平等对待。在某国的议会里,曾发生过议员之间争斗的事,有人提议入场者应该把拐杖挂在门口。议长觉得若是表决,无论结果如何,总是不愉快的。于是他急中生智,笑着说:“如果为了防止不正当的动作,就把拐杖挂在会场门口,那嘴也该挂在门口,手脚也该摆在保管处。”此言一出,引得全场大笑,提议者也在一笑之间摆脱了尴尬的处境。唐伯虎为一个老妇人祝寿,老妇人的儿女欢天喜地,大家请唐伯虎为老妇人写祝词。唐伯虎也不推辞,提笔写道:“这个女人不是人。”一言既出,老妇人脸现怒色。“九天仙女下凡尘。”老妇人由怒变喜。“生儿个个都是贼。”儿女皆惊,怒上心头。“偷来蟠桃献母亲。”结语一出,众人欢愉。他的祝词真是一波三折,充满机变,令人惊叹。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受到了很多孩子的喜爱,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他。有一次,一个绅士见到安徒生,讥笑道:“安徒生,你脑袋上面的玩意儿,能算个帽子吗?”安徒生说:“你帽子下面的玩意儿,能算个脑袋吗?”语气一致,词语移易,令人为之捧腹。有智慧的语言就会有魅力。让我们在语言中学习智慧,用智慧打造亮丽的语言,这样,我们的语言才富有魅力,我们的文章才受人欢迎。(有删改)1.第1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 说明语言的重要性B. 抒发对语言的情感C. 提出文章阐述的观点D. 说明语言的正反作用2.唐伯虎写的祝词的趣味性体现在( )。A. 拍马屁的功夫非常精到B. 巧妙的语言技巧和悬念设置C. 讽刺的意味非常明显D. 把所有人捉弄得喜怒无常3.文中的4个例子表现的共同主题是( )。A. 人物的品质都很高尚B. 人们在语言上的礼尚往来C. 人物运用的语言都富有智慧D.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都彬彬有礼4.智慧的语言能化解尴尬。下面这段话是晏子在面对楚王的讽刺时给出的回答,他的语言起到了( )的作用。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A.随意谈笑B.发人深省C.不露声色进行反击D.讨好楚王5.“语言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缺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食盐,淡而无味,无人愿意品尝。”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答案(一)1.C 2.A 3.C 4.C5.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写刘姥姥,写出了刘姥姥不拘小节、幽默的特点。(二)1.【示例】挑坏栗 炒香栗 助学子2.D 3.A 4.【示例】我认为老汪是一个本分的生意人,是一个技术高超的炒栗人,也是一个乐于帮助他人的好心人。5.【示例】栗子汪 只要吃到坏栗子,白送不要钱(三)1.C 2.B 3.C 4.C 5.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语言中智慧的重要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