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二(部编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二(部编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练习二(部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并不愚chǔn啊!”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1)请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滑稽 愚chǔn
(2)文段选自《皇帝的新装》,这是丹麦作家 创作的一篇童话,文中运用大量的 (修辞)和想象,情节荒诞离奇,人物滑稽可笑。
(3)文段中划 的词语“他们”属于 (词性),在文中具体指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
猫自然也可怕,但老鼠只要窜进一个小洞去,它也就奈何不得,逃命的机会还很多。独有那可怕的屠伯——蛇,身体是细长的,圆径和鼠子差不多,凡鼠子能到的地方,它也能到,追逐的时间也格外长,而且万难幸免,当“数钱”的时候,一定是已经没有第二步办法的了。
[乙]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优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此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zào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xǐng和欢喜的光辉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窜( )进 追逐( ) 枯zào( ) 苏xǐng( )
(2)文中以下词语与文中“回忆”一词词性一致的是( )
A.优美 B.因此 C.翻开 D.光辉
(3)[甲]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一书中的《 》,[乙]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
(4)[甲]文段所在的文章中,“我”为什么决心和猫们为敌?[乙]文段所在的文章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鉴赏 赏识),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sǎ)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 (觅食 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zào),养不过夜的。
(1)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塑 ②宜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①(sǎ) ②(zào)
(3)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文字空缺处。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请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一髻儿 xiāng上
(2)请从以上选文中找出分别与下列词语词性相同的一个词。
①看护妇 ②吹动
(3)文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其中加点词语“秀气”在语境中的含义是 。
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答题。
5.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指出“秀气”一词的表达作用。
6.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周末,我最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_____________
A.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有小鸟在欢快的歌唱
C.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有欢快唱歌的小鸟
D.有欢快唱歌的小鸟,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7.作者认为冬天的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试根据第①段文字全面加以解释。
8.第②段中加点动词“晒”“睡”富有表现力,试加以品析。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9.品析文中画线句子,体会所用修辞的表达效果。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三、对比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记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节选自《李生论善学》)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3)不逾矩 逾: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友李生问之曰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B.盖学贵善思 盖以诱敌(《狼》)
C.李生故寻王生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
D.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夫君子之行(《诫子书》)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1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学 者 之 大 忌 莫 逾 自 厌 盍 改 之 乎?
14.李生认为怎样才算是“善学”?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不逾矩
(4)人不堪其忧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7.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学习态度,B.学习方法,C.个人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18.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体会。
五、课外阅读
小稠学习了《世说新语》两则后,补充阅读了书中的其他内容,跟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古文探究活动,请你跟他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批注:结尾画线句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暗含作者对她“咏絮之才”的赞美。)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乙]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①王氏,大薄②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③。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④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⑤?”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⑥;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⑦。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批注: )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往:指嫁出去。②薄:轻视,瞧不起。③说:通“悦”,高兴。④逸少:王羲之,字逸少。⑤乃尔:如此。⑥⑦都是谢氏一族中人。
[丙]
张季鹰辟①田齐王东曹掾②,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③,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④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征召。②东曹掾:东曹的属官。③鲈鱼脍:鲈鱼切片或切碎做的菜,与菰菜羹同属吴中名菜。④羁宦:在异乡做官。
19.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意大不说( )
(3)俄而齐王败( )
20.根据文意,用“/”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断2处)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21.文章的结尾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先把乙文的结尾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再参考甲文批注,为该句写批注。
22.成语“莼鲈之思”出自丙文。依据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内容,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
23.小稠在探究中发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雅量、识鉴等三十六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了魏晋时期的“名士风流”。如果要将丙文的故事编入《世说新语》,你会选择编入下列门类中的哪一类?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世说新语》篇类 提示
A.言语 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
B.方正 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C.雅量 深藏不露,见喜不喜,临危不惧
D.识鉴 识别时机,鉴别是非,鉴别人才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4.同学们准备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拍摄小视频,并设计了如下镜头脚本,请你根据提示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作者 景别 摄法 整体画面 预期拍摄效果
王湾 远景 将高处俯拍 和远景拍摄 相结合 潮水涨起来了,江面宽广,两岸更远了,然后将镜头聚焦在小船上,此时小船上的帆顺着风笔直高挂。 营造出 ① 的意境,表现出诗人此时澎湃的心潮,以及 ② 的心境。
25.杜甫《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本诗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都提到了“书信”。请简要分析两位诗人是如何借书信抒发情感的。
七、名著阅读
26.“磨难,有时会使人成长,有时会使人堕落,结局如何,全在自己的选择。”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故事,谈谈自己的理解。
①祥子( 《骆驼祥子》 ) ②孙悟空( 《西游记》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jī 蠢
(2) 安徒生 夸张
(3) 代词 两个骗子
2.(1) cuàn zhú 燥 醒
(2)C
(3) 狗·猫·鼠 二十四孝图
(4)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它吃了鲁迅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任意两点)
《二十四孝图》忆述作者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尖锐的抨击。
3.(1) sù yí
(2) 撒 躁
(3)鉴赏 啄食
4.(1) jì 镶
(2) 矮松、树尖,肌肤…… 示例:穿上、看见、露出……
(3) 比拟(拟人) 小巧儿清秀(或:秀美)
5.“秀气”在这里的含义是玲珑秀美,既写出了济南雪后山景的特点,又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与怜惜之情。 6.D
7.没有风声,没有重雾,没有毒日,天气温晴。 8.运用了拟人手法,细致地描摹了济南老城的安静祥和、闲适(悠闲)从容的姿态,流露出作者济南老城的喜爱之情。 9.示例1:运用比喻手法,把“济南周边的小山”比喻成“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环抱济南城的地形特点。
示例2:运用了比拟(拟人)手法,“放”“说”把小山人格化(至少写出一个体现人格化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对济南城的呵护、怜爱之情或写出了济南小山的慈祥、温情。
10. 按时 诚信 越过 11.C 12.(1)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2)王生更加生气了,不做回答,转身就跑了。 13.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14.学贵善思;不耻不问;择善而从之。
15. 同“悦”,愉快 生气,恼怒 法度 能够承受 16.(1)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7. C A B 18.示例: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世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19. 趁,乘 很,非常 不久,一会儿 20.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 21.译文:(我)没想到这天地之间,竟然有王凝之(这种人)!批注:这是谢道韫对丈夫的评价。谢道韫瞧不起王凝之,因为他与自己的兄弟相比才华平庸。 22.张季鹰在洛阳看到秋风起,想到家乡吴中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辞归乡里,因此可推断“莼鲈之思”是指思乡之情或归隐之志。 23.D,丙文结尾处交代齐王的结局,暗示张季鹰“命驾便归”的远见。所以应该放到“识鉴”篇里。
24.①开阔
②对未来充满期待 25.《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手法,用“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本诗尾联运用设问,借鸿雁传书的典故,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6.示例:祥子原本是一个憨厚老实、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在买车的希望屡次破灭后,又经历了小福子自杀的打击,终于崩溃,选择自甘堕落,变成了社会上一条彻头彻尾的寄生虫。 示例二:孙悟空西天取经路上不仅遇到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还多次遭遇师傅的误解。他三打白骨精,被师傅写贬书驱赶,忍气离开。虽然不满唐僧对自己的惩罚,但在唐僧被困时仍然选择回去相救。一路上虽磨难重重,但孙悟空从未放弃,师徒四人齐心协力,最终取得真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