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2.5《这些事我来做》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2.5《这些事我来做》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这些事我来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做家务的意义,帮助学生懂得家务劳动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指导学生在交流、实践中学习一些做家务的小技巧,提高家务劳动能力,初步培养坚持参加家务劳动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些事我来做》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第二课。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与学生的家庭生活相关,是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延续和深化。本课通过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习做家务的技巧,在劳动中增强小主人的意识,为家人奉献力量,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提高责任意识。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生活的美好。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家务活并不陌生,基本上可以在生活上照顾自己,然而在实际家庭生活中,他们很少有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劳动观念薄弱,没有形成主动承担家务的责任意识。有些学生可以做稍有些技术含量的家务活,例如:洗碗、洗衣服、叠被子、做饭等等,但也仅仅是做过而已,并且会把做家务认为是帮助大人,没有深入地思考做家务其实对自身有哪些好处。更为明显的现象是,大部分家庭中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包办多、自己不乐意等原因,导致学生虽然会做简单家务,但做的并不好,并不多。他们没有从内心感受到做家务是自己该做的事。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做家务是为家庭服务,是为父母减轻负担,同时,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还能够有许多的收获,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做家务的好习惯。
难点: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做家务的意识、培养他们“我应该做”和“我要主动做”的责任担当。
五、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问卷调查;班级同学在家学做家务;拍摄爸爸妈妈的一天的生活视频;了解一些做家务的小妙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家务活我做吗? 谈话导入,让第一组学生交流课前问卷调查成果。 活动二:家务我该做 1.引导第二组组长交流课前开展的活动“爸爸妈妈的一天” (播放父母忙碌的一天视频) 2.引导第三组组长介绍“怀来县美德少年标兵阎凯瑞事迹。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正如大家刚才看到的,我们的父母都很辛苦。作为家中的小成员,我们没有理由做一个小皇帝,我们应该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像闫凯瑞一样主动承担家庭责任。板书:(我该做) 活动三:家务我会做 1.谈话,引导交流自己会做的家务。 2.家务大比拼: 任务一: (1)刚吃完饭,桌子上还有一些米粒、菜叶子,谁能把桌子擦一擦? (2)教师随机采访:他们做的怎么样?这样能不能擦干净? 任务二: (1)叠衣服比赛。计时一分钟,看谁叠的好。 (2)随机采访学生。 (3)展示学生做家务图片。 (4)分享做家务小妙招。 活动四:家务我要做 (1)结合生活经验想想,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吗? 课堂总结:当我们学会做家务,并主动去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们会发现做家务不仅能帮助父母减轻他们的负担,成为爱父母的一种方式,同时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给自己带来快乐和自信,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布置作业: 每个人坚持一周每天至少做一项家务,把它记录在任务单上,并让父母给出评价。 组长代表小组汇报调查报告,指出当前我校小学生做家务情况不良,并分析其原因。 1.播放视频《妈妈的一天》学生进行简单介绍。 其他学生谈观看视频感受。 2.学生听阎凯瑞事迹,谈感受。 1.交流自己会做的家务。 2.两位同学参与,其他同学仔细观察。 3.学生点评并交流劳动技巧及学做途径。然后按照提示都学做一遍。 4.学生叠衣服展示。进行经验分享。 5.交流做家务感受。然后按照提示都学做一遍。 6.交流日常做家务的方法和妙招。 1.学生讨论,在交流中,体会做家务不仅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还能使自己受益,明确以后要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课前引导学生做相关调查,培养合作、探究习惯。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调查揭示现状,引导反思自我行为,引发问题思考。 课前组织“跟随父母一天”的活动,旨在体会父母的辛苦,教育学生懂得作为家庭一员,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从小培养他们勇于担当,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 选取身边的事例旨在让学生学习榜样的可贵精神,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做家务的意愿。 调动学生做家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借助比赛、采访、展示、经验介绍等形式,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氛围,让经常做家务、擅长做家务的学生获得展示和被肯定的机会,以提升大家主动做家务的积极性。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感受并体验做家务的乐趣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实际动手操作的平台,给予了学生最直接的锻炼,较好较快地激发了学生成就感、自豪感 创设这一情境,帮助学生懂得家务劳动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做家务是为家庭服务,是为父母减轻负担,同时,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还能够有许多的收获,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做家务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做家务的意识、培养他们“我应该做”和“我要主动做”的责任担当。 让学生继续实践,并对自己在家里的行为做长期评价,以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达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终目标。
板书设计:这些事我来做
我该做
家务活 我会做 爱父母
我要做 促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