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求和专题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列求和专题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数列求和专题(1):“公式法”和“裂项相消”
自主学习案
学习目标:1.用“公式法”求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易错点:由于对等差、等比数列定义的理解不深导致不能判断等差、等比数列.
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1、已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定义(递推公式):
前项和公式:= ,
= ;
2、已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定义(递推公式):
前项和公式:
自由展
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和前n项和公式,用“公式法”完成下列题目:
1.(2016全国I 文)已知是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数列满足
.
(I)求的通项公式; (II)求的前n项和.
2.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且,求.
合作学习案
学习目标:
“裂项相消法”求数列的和.
重点难点:
1. 通项的分裂;2. 相邻之间不能消项的特殊消项方法.
合作学习:
(一)基础感知
下列题目选择小学数学奥赛中的一道题目,想一想应该如何求和?
引例:
(二)深入学习
结合以上求和的方法,总结其中的奥妙,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通项的分裂及求和
序号 数列的通项公式 裂项 备注
1
2 特殊消项
3
4
5
6
7
*8
*9 求和需要 分类讨论
*10
*11 三角函数相关
*12
*13
典例.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1(n∈N*).
(1)记bn=an+1,证明:数列{bn}为等比数列,并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记数列{bn}的前n项和为Tn,证明:++…+<.
课堂检测
1.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2. 设数列满足.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3.(2015年理科)已知为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
(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设 ,求数列的前项和。
数列求和专题(2):“分组求和”和“倒序相加”
自主学习案
学习目标:
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自主学习:
自由展
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用“分组法”完成下列题目:
1.求和:.
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四项和为10,且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合作学习案
学习目标:1. “倒序相加法”求数列的和;
合作学习:
知识链接 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方法
推导过程: ①
结合以上求和的方法,总结其中的奥妙,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题目的求和
小组展:
例: 若函数,
求的值.
课堂检测
1. 设,
求f(-10)+f(-9)+f(-8)+…+f(-1)+f(0)+f(1)…+f(8)+f(9)+f(10)的值.
整理内化:
1.适合用“分组求和”法求和的数列通项的特点: ;
数列求和专题(3):“奇偶并项”和“q倍错位相减”
自主学习案
学习目标:1.用“奇偶并项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
自主学习:
自由展 用“奇偶并项法”完成下列题目:
1. 求和:
(1)
(2)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
求数列通项公式;
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合作学习案
学习目标:1. “q倍错位相减法”求数列的和.
合作学习:
知识链接 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方法
推导过程:
结合以上求和的方法,总结其中的奥妙,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题目的求和
小组展:
例: 已知是递增的等差数列,是方程的两个根.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的前n项和为,求证:
课堂检测
1.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1)求;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整理内化:
1.适合用“奇偶并项”法求和的数列通项的特点: ;
2.适合用“q倍错位相减”法求和的数列通项的特点: .
*3. 用“q倍错位相减”法求和的结果满足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