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3 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知道什么情况下物体做了功,什么情况下物体没有做功。(2)掌握功的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索性实验,提高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难点1、通过实践操作,使同学们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的情感。2、运用功的公式进行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拉着黑板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对黑板擦进行受力分析黑板擦前进是重力的功劳还是拉力的功劳 一、什么是功重力方向向下黑板擦在水平方向运动没关系手对黑板擦有拉力黑板擦在拉力方向通过一段距离有关系重力对黑板擦没有做功。手的拉力对黑板擦做了功。二、探究新知功的原理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或:外力对机械做的功都不小于直接用手做的功。1、一般地,W总=W有用+W额外2、当不计机械自重及机械上的摩擦时,W总=W有用怎样才叫做功什么是力学中的“功”呢?下列图中力的作用取得了效果,哪几个图中力的作用没有取得效果?功”的词义很多,力学中的“功”有“成效”的意思。物理学中,物体受到了力,并且在这个力的方向上运动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叫机械功,简称功。表达式:W = F·s单位:“ J ” 1 J = 1 N·m缓慢地将两个鸡蛋托起1m的高度,所做的功大约为1J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小铁球在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滑动,至A点处撤去外力作用后又移动了一段距离S小铁球在移动S这段距离的过程中,是否有功?水平方向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所以没有力做功F=0,不劳无功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这个情景跟下面这个动画相似,请看零功)对书包而言有力F 有距离s但F、s的方向垂直(不做功)(F与S垂直,垂而无功)通常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对物体没有做功: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静止不动,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S=0,劳而无功②物体在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F=0,不劳无功③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也在运动,但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始终垂直,即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为零,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F⊥S,垂而无功二、功的计算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也就越多。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 式功=力×距离W = F s焦耳(J)牛(N)米(m)即:1 J=1 N · m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公式分析说明:1.使用W=Fs时,F的单位为N,s的单位为m,W的单位才可以用J,即单位要统一。2.做功的多少只由W=Fs决定,即只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是否有摩擦等无关。三、典例精析例1 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米,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 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例2 把一重物沿图所示的AD、BD、CD三个光滑斜面推向顶端D,则推力所做的功是 ( ) 沿斜面AD推,做功最多B.沿斜面BD推,做功最多C.沿斜面CD推,做功最多D.一样多 例3 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D.F1<F2,W1=W2巩固练习同学们做练习题课堂小结知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