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资源简介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拓展
授课时间: ,共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近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
2. 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近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
难点:世界贸易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归纳法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工业革命
讲授新课
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工业革命前的近代世界贸易
⑴15世纪之前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⑵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①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扩展。
②表现
a、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的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
b、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2.工业革命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原因:
①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
②快速的交通工具将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
(2)表现
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影响:世界贸易额增长。
3.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1)世界贸易的障碍: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2)世界贸易的发展
①原因: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②表现: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拓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1)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增长。
(2)世界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及扩大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3)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建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坚署了共贸思协定,成立了世贸组织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制定贸易原则,协调世界贸易。
(4)西欧、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以及新兴国家的出现。
(5)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
2.21世纪初全球贸易发展的特点
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增强,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国际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等。
3.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所起的作用
(1)跨国公司成为重要的国际生产的组织者。
(2)跨国公司成为重要的国际技术转让的提供者。
(3)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4)跨国公司的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5)一些全球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需要跨国公司的参与。
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1、中国饮茶风俗的国际化
⑴茶文化:中国的饮茶风俗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⑵16世纪以前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⑶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①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②英国茶会上主人炫耀中国茶和茶具。
③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专门的“茶室”。
④茶文化创新:“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
2、服饰的国际化
(1)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
(2)18世纪,法国的服装设计融入中国的面料、款式和龙凤花草纹样等。
(3)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
(4)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女装,采用了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5)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
3、钟表传入中国
(1)16世纪中期,欧洲的钟表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2)到18世纪,中国进口大量钟表。一些清朝高官收藏进口钟表。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3)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4、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小结
一、世界贸易的发展历程
(1)萌芽时期:15世纪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间的贸易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加,美洲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初步形成时期: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快速的交通工具将工业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3)停滞时期: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以致停滞不前,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最终形成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两大阵营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5)深化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产品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二、我国古代特色商品贸易与文化交流
1.茶叶
(1)茶叶首先向边疆地区传播,不仅拓展了茶文化圈,更重要的是以茶为媒介促进了内地和边疆的经济往来,强化了边疆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可。
(2)6世纪以后中国人开始把茶叶销往国外,茶叶首先传到朝鲜和日本;随后通过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和茶马古道传到中亚和东欧;17世纪初,中国茶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西欧,又随着欧洲人的脚步传到北美,最终传播到世界。
(3)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茶叶及茶文化随着商业活动向世界各地传播,融入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进而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丝绸
据记载,中国的丝绸最迟在公元前4世纪传入印度和西方各国。随着丝绸的外传,中国古代丝绸技术也直接或间接地传到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五洲的国家。中国丝绸、丝绸技术及丝绸文化的外传,不仅使世界上一些国家创建了丝绸文化,而且促进了这些国家整个纺织技术的发展,并使这些国家的纺织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3.瓷器
(1)中国瓷器以它具有的实用功能改善并满足了各个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又以其特有的精湛技艺和绚丽装饰形成的观赏性,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美感,成为东方文化的象征物。从唐代开始到宋元明清,中国瓷器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不断运销到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遍及世界各地,从而使中国瓷器闻名于世。
(2)中国瓷器作为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但融汇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各种文化精神,还采纳借鉴了外国文化中的许多成分。
(3)中世纪以来的中国瓷器,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业贸易和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瓷器既传播了具有神奇魅力的东方文化,又吸收了国外文化中的有益养分;既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国外的制瓷业,为世界文明史册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篇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