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成都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理科综合测试(12月1日)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Ni—59第 Ⅰ卷(选择题 共 126分)一、选择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代谢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TP 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TP的合成需要小分子之间多次脱水缩合 B. ATP 的水解产物可为RNA的合成提供原料C. ATP 水解时,催化③和④处化学键断裂的酶相同 D. ATP 的水解往往伴随着吸能反应,为其提供能量2. P53蛋白是由P53 基因(抑癌基因) 控制合成的一种能与DNA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可以阻止损伤的DNA 复制,促使 DNA自我修复,若 DNA 修复失败则会引起细胞出现“自杀”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出现的“自杀”现象与基因无关,属于细胞坏死B. 细胞分裂过程中若DNA 受损,P53蛋白可使间期时间缩短C. P53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P53蛋白仅存在于细胞质中D. 有些癌细胞的形成可能与P53 基因的突变有关3.许多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甲、乙两个种群。两个种群所发生的变化如下图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变异结果,a~d表示进化的不同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表示地理隔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出现生殖隔离B. b过程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c过程表示自然选择,导致生物定向变异D. d表示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4. 免疫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病从口入”是因为消化道没有第一道防线,病原体直接进入人体引起疾病B. 结核分枝杆菌侵染人体后只能引起体液免疫,不能引起细胞免疫C. 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从而杀死细菌,此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脾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5. 如图为不同浓度植物生长素(IAA)对豌豆茎生长的影响,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 生长素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B. 用浓度为 的生长素(IAA)处理豆茎,茎也会伸长C. 生长素促进豌豆茎伸长的最适浓度大概为D.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植物的相同部位,可能会有同样的作用效果6.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 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基因组成 A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A B B C C A. 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B. 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 A B C C. 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 基因组成为A A ,则其C基因组成为C C 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B. 水果罐头中常加入抗坏血酸作为抗氧化剂,防止变质C. 煤的干馏和石油分馏都属于物理变化D. 人造脂肪又称硬化油,可用于制造肥皂和人造奶油8.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将 FeCl 饱和溶液滴入沸腾的水中,得到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体 均属于酸性氧化物③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制得⑤用一束可见光照射纳米铜材料,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⑥爆炸、变色、导电一定属于化学变化A. 1项 B. 2项 C. 3 项 D. 4项9.将工业废气中的 SO 吸收能有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硫酸型酸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B. 用过量饱和 Na CO 溶液吸收废气中的C. 用过量氨水吸收废气中的D. 用 溶液吸收废气中的10.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进行对应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甲打开分液漏斗下方活塞,水不能持续流下B. 装置乙加热时,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冷却后溶液变红C. 装置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气球鼓起,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加热丁蒸发 AlCl 溶液,完全蒸干后得到 AlCl 晶体11. W、X、Y、Z为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其中只有 X、Y位于同周期,四种元素可形成航天飞船的火箭推进剂 W与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W、X、Y、Z的最高正价均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B. X的液态简单氢化物常用来做制冷剂,与其存在分子间氢键有关C. 简单阴离子还原性: W>X>YD. W、X、Z均可与Y 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12. 利用Heck反应合成一种药物中间体需要经历下列反应过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b、c中只有a是苯的同系物 B. c既可发生氧化反应也可发生聚合反应C. 上述反应过程所涉及的有机物中共含 3种官能团D. 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有6种(不包含 b)13. 利用膜技术原理和电化学原理制备少量硫酸和绿色硝化剂N O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极a和电极d上都发生氧化反应B. 电极c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 乙装置电极d 附近溶液的pH 增大D. 电路中每转移2mole,甲池质子膜右侧溶液质量变化为 18g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 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游乐场的摩天轮如图,摩天轮运转时在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游客坐在座舱中与座舱保持相对静止且座舱及乘客可视为质点。在摩天轮运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客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B.游客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C. 游客向上运动时先超重后失重,向下运动时先失重后超重D. 游客运动到最高点和最低点时既不超重也不失重15.一只小船渡河,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河岸,小船在垂直于河岸的方向上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相同,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小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则( )A. 小船沿三条不同轨迹渡河的时间相同B. 小船沿AB 轨迹渡河所用时间最短C. 小船沿AD轨迹渡河,船靠岸时速度最大D. AD是小船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做匀减速运动的轨迹16. 长时间低头会引起颈部的疾病,将人体头颈部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A点为头部的重心,AO为提供支持力的颈椎(可视为轻杆)可绕O点转动,AB为提供拉力的肌肉(可视为轻绳)。当人体直立时,如图甲,颈椎所承受的压力大小等于头部的重力大小G;当低头时,如图乙,AO、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20°、40°。下对说法正确的是 ( )A.颈椎受到的压力大小为GB. 颈部肌肉的拉力大小为GC. 颈椎受到的压力大小为2GD. 颈部肌肉的拉力大小为2G17.如图甲,A、B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由静止释放,仅在静电力的作用下从A 点运动到B 点,其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 A 点为坐标原点,且规定( AB方向为正方向建立x轴,作出了AB所在直线的电场强度大小E、电势φ、粒子的电势能Ep,随位移x的变化的E-x图像、φ-x图像、 图像,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18. 中国在 2030年之前将实现载人登月。假设质量为m的飞船到达月球时,在距离月面的高度等于月球半径的处先绕着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 , 已知月球的自转周期为T ,月球的半径为 R, 引力常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球两极的重力加速度为 B.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C. 当飞船停在月球赤道的水平面上时,受到的支持力为D. 当飞船停在月球纬度60°的区域时,其自转向心加速度为19. 如图所示,AB为固定水平长木板,长为L,C为长木板的中点,AC段光滑,CB段粗糙,一原长为 L的轻弹簧一端连在长木板左端的挡板上,另一端连一物块,开始时将物块拉至长木板的右端B点,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向左滑动,已知物块与长木板 C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且 物块第一次到达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不计物块的大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可能会停在CB面上某处B. 物块最终会做往复运动C. 弹簧开始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D. 最终物块和弹簧系统损失的总机械能为20. 如图所示电路中有电源E、电阻箱R ,滑动变阻器R ,电压表 V、发光二极管 开关 当闭合开关S ,S 接1时,两极板水平放置的电容器C中有一处于静止状态的带电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a端滑动时带电粒子将向上运动B.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b端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增大C. 滑动变阻器滑片保持不变,增大电阻箱的阻值电容器两端电压减小D. S 先接1 再接2,发光二极管 D 闪亮21.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平滑连接,滑块A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两轮之间的距离为L,传送带以速率v 顺时针匀速转动。滑块 A 从传送带左端M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右端N点时,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滑块 B发生弹性正碰。已知两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4m,且均视为质点,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A 由M点到达N点所用时间为B. 滑块A 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LC. 第 1 次碰后,两滑块 A、B间的最大距离为 LD. 两滑块可能碰撞3次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 必考题: 共 129分22(6分).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物理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1)A组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①本实验中,不同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②进行正确操作后,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选定的纸带上依次取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设重物质量为m,根据测得的x 、x 、x 、x ,可得在打点计时器打B点到D点的过程中,重物动能增加量的表达式为 。(2)B组同学按图丙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主要步骤是:用游标卡尺测得金属小球的直径d,将小球系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一端,另一端固定于0点,记下小球静止时球心的位置A,并在A处放置一个光电门。现将小球拉至距A 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记下小球通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重力加速度为g。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用d、g、h、t表示);23.(9分)要测一个待测电阻丝R (约为260Ω) 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A. 电源 E: 电动势 12V, 内阻不计; B. 电流表 A: 量程0~15mA, 内阻RA为4Ω;C. 电压表 V: 量程0~10V, 内阻Rv约为10kΩ; D. 滑动变阻器R : 最大阻值20Ω, 额定电流 0.5A;E.滑动变阻器R : 最大阻值500Ω, 额定电流 0.1A; F.定值电阻G.定值电阻 H.定值电阻. L.电键S 及导线若干。要求实验中尽可能准确测量R 的阻值,并测量出多组数据。请回答下面问题:(1)分别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出电阻丝的长度L和直径 D,读数如下图所示,L= mm,D = mm。(2)为了在实验时能获得更大的测量范围,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填R 或R )(3)为了测定待测电阻上的电流,应将定值电阻 (选填R 或R 或R )与电流表并联,将其改装成一个大量程的电流表。(4)利用所给器材,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待测电阻R 阻值的实验原理电路图(所有的器材必须用题中所给的符号表示) 。(5)根据以上实验原理电路图进行实验,若电流表的示数为I,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其电阻率ρ的表达式为 。(使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表示)24.(12分)如图所示为游乐场的空中飞椅项目. 长度为L的轻质高分子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L的水平转盘边缘,电机带动水平转盘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从而带动绳、座椅、游玩者一起转动,座椅P与该座椅上的游玩者的总质量为m,水平转盘先在较低位置A处,以某一转速匀速转动,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然后再在慢慢加速转动的同时将水平转盘的高度提升10L到达位置B处,再在B处保持另一转速匀速转动,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不计空气阻力,将座椅P与游玩者整体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sin37°= 0.6, cos37°= 0.8, 求:(1) 转盘在A、B处匀速转动时, P的线速度大小;(2)从转盘在A处匀速转动到转盘提升后在B处匀速转动的过程中,轻绳对座椅P和游玩者所做的功W。25.(20分)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弹射装置,水平轨道AB与竖直四分之一圆弧 BC平滑连接,竖直四分之一圆弧DG、竖直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和水平轨道 HM 均平滑连接,物块刚好经过( 进入 C在同一水平面, 在同一水平面,所有的轨道均绝缘,除水平轨道HM粗糙外,其余轨道均光滑; 圆弧BC半径R 和圆弧 DG半径R 均为 R,HM长度为2R,N点为 HM的中点,虚线框内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将一质量为1.5m不带电的小物块 a压缩绝缘弹簧至 A 点并锁定。解开锁K,小物块恰好到达C点。现将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另一小物块b压缩绝缘弹簧至 A 点并锁定,解开锁K,小物块 b经C点经过电场后并沿着水平方向进入圆弧轨道DG,经过 D点时物块对轨道的作用力恰好为零。设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带电量始终保持不变,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1) 小物块b到达管口C时的速度大小vc;(2) 求电场强度 E的大小;(3)设小物块b与右端竖直墙壁碰撞后以原速率返回,小物块最终停在N点,求小物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μ<1)。26.(14分)镍矾( 常用于电镀、镍电池、催化剂以及制取其他镍盐等。以镍废渣(主要成分为 Ni,含少量 Fe、 Al、 和不溶性杂质等)为原料合成镍矾的流程如下:该工艺条件下,有关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 见下表: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 pH 完全沉淀的 pHFe 1.9 3.2Al 3.0 4.7Fe 7.0 9.0Ni 7.1 9.2回答下列问题:(1)“碱浸”的目的是 ;为提高“酸浸”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两条)。(2)“转化”过程中加入H O 的目的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上图,温度高于40℃, Fe 转化率急速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3)“除铁”过程需要调节pH至a,a的取值范围是 ;从化学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加入氧化镍除去铁元素的原理: 。(4)准确称取ωg镍矾产品配成250mL 溶液,取 20.00mL 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发生反应 不考虑杂质反应),三次实验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分别为20.02mL、 19.98mL、 19.40mL,则镍矾的纯度为 (只列计算式)。27.(14分)钢材在社会发展中应用广泛。为研究某碳素钢(含少量碳和硫)的成分,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称取碳素钢(已除表面氧化物)24.0g放入耐高温反应管中与O 反应,除去未反应的( ,收集到干燥混合气体X 1.12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1)科研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检验混合气体X 的组成。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 ,装置C的作用是 。②若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证明X中含有CO。(2)反应后,耐高温反应管内固体中除含有 之外,还可能含有 要确定其中的 可选用 。a. KSCN溶液和氯水 b. KSCN溶液和铁粉c. 稀盐酸和 溶液 d. 稀硫酸和 溶液(3)科研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测定 的体积分数,并计算碳素钢的含碳量。将气体X 缓慢通过实验装置,当观察到 (填实验现象)时,停止通气,此时气体流量仪显示的流量为112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气体X中 的体积分数为 ,碳素钢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8.(15 分)处理、回收利用CO 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 回答下列问题:(1)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 的反应为 在 作用下该反应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总反应: 该总反应的决速步是反应 (填“①”或“②”), 该判断的理由是 。(2)已知: 的速率方程为 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为提高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A. 升温 B. 恒容时,再充入 CO C. 恒压时, 再充入 N O D. 恒压时, 再充入 N (3)在总压为 100k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g)和1 发生上述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在 T K 时 N O 的转化率与 在 时N O 的转化率与 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①表示 T K 时 N O的转化率随 的变化曲线为 (填“I”或“II”)曲线。②T (填“>”或“<”)T 。③已知: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其中 p9为标准压强(100 kPa), p(CO )、p(N )、p(N O)和p(CO)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则 T K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p分=p总×物质的量分数)。(4)间接电解法除N O。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已知: 是一种弱酸。从 A 口中出来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 N O的原理: 。29.(9分)荧光标记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可研究染色体的行为和数量变化。取果蝇(2n=8)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用“●”和“o”表示),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它们的移动路径如图甲箭头所示;图乙是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荧光点从① 向②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是 。当荧光点移动到③所示位置时,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是 ,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2)图甲所示染色体变化处于图乙的 段;若该细胞中有5种不同形态的染色体,则该果蝇是 (填“雄性”或“雌性”)。30.(10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探究在适合生长的氮浓度范围内,不同氮素水平对青花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氮素水平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胞间CO 浓度(mmol·L ) (μg·cm ) (μmol·m ·s`') (mmol·m ·s-') (μL·L )5 (低氮) 86 19. 4 0. 68 30810 (中氮) 99 20. 7 0. 84 30415 (偏高) 103 21. 4 0. 85 30120 (高氮) 103 22. 0 0. 84 295请回答:(1)从表中可知, 随着氮素水平的增高,叶片净光合速率逐渐 ,气孔导度 (限制/不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变化。(2)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素主要吸收 光,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 ,有氧呼吸时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最终转化为 。(3)表中净光合速率是采用叶龄 致的叶片,在 (填两种无关变量)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4)高氮组比偏高组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高,而叶绿素含量相同,推断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31.(10分)某科研小组利用枪乌贼的神经纤维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为材料测定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将电压表的两电极均接于神经纤维膜外,测得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将测量电极一极接于膜外、另外一极接于膜内,测得结果如下图乙所示。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将2条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保持活性)编号甲、乙,甲组不作处理,乙组抑制膜上运输K 的通道蛋白的活性,置于相同且适宜浓度的盐溶液中,检测静息电位并观察比较其峰值大小。预期的实验结果是 。(3)已知下图中电表1 的两个电极分别接于b、c两处的膜外,电表2的两个电极分别接于d 处膜内、e处膜外,静息状态下两个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如下图所示,适宜刺激作用于a处,可以观察到电表1的偏转方向是 (填“先向左偏转回位后再向右偏转”“先向右偏转回位后再向左偏转”或“不偏转”);兴奋传到c处后,神经递质释放的生理过程是 ,突触后膜上将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4)毒品成瘾的机制复杂,其一是因为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减少,突触间隙多巴胺含量异常增加,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当多巴胺含量减少时,引起继续吸食毒品,维持突触后膜的兴奋性。有研究表明,运动可促进脑内多巴胺的合成,也可加快多巴胺的分解,毒品成瘾者通过适度运动能有效抑制复吸冲动,但急性剧烈运动却无法有效抑制复吸冲动,甚至会诱发复吸行为,对此可能的解释是 。32.(10分)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只黄体雄蝇突变体,已确定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人员利用该黄体雄蝇与野生型雌蝇杂交,F 雌蝇和雄蝇均表现为灰体。F 雌、雄蝇杂交,F 雌蝇全部表现为灰体,雄蝇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基因、 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精确调控的结果。果蝇体色基因B与b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 。(2)在果蝇体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根据杂交结果可以排除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是 。(3)为确定基因B、b位于 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你利用已有的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组合方案, 并预期结果, 形成实验结论。杂交组合方案:结果预期与结论:(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 [物理—选修3-3](15分)略34. [物理—选修3-4](15 分)(1)(5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蓝牙使用的无线电波比紫外线更易发生衍射 B. 光导纤维通信应用了光的折射原理C.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地震波既有纵波又有横波,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大于横波波速,此性质可用于横波的预警D. 阳光照射下,肥皂膜呈彩色是光的干涉现象E. 红外线和X射线都有很强的穿透本领,常用于医学上透视人体(2).(10分)波源在O 点的一列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的前端刚好传播到x=2.4m处。质点 P的横坐标为xp=1.0m,从 t=0时开始,质点 P 在 时恰好第一次处于波峰位置。(i)写出波源O的振动方程;(ii)求 s时间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35.(15分)人类对第二周期的元素及化合物认识最早。(1)第二周期的元素中,I (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排前三位的是 。溶于水可生成Xe 和 HPtF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解释 HNO 和HNO 酸性强弱不同的原因: 。(4)SCN 中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其中含有两个相同的大π键,其形式为 (用Ⅲ表示,n为原子数,m为电子数),检验Fe I时,SCN-以S原子配位不以N原子配位的原因是 。(5)如图,在 NaCl的晶体中,Na 和Cl 互相占据对方的正八面体空隙,( 晶体中,F 占据由 构成的所有正四面体空隙。钛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某钛、镍原子个数比为2:1的合金的晶体结构为镍原子呈面心立方排列,钛原子填充在由镍原子围成的所有八面体空隙和一半的四面体空隙中,若最近的钛原子和镍原子紧密接触,镍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钛原子数为 ;钛原子和镍原子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该晶体的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r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空间利用率 晶胞中原子的总体积×100%)。36. (15 分)苯氧乙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制药中间体,下列有关苯氧乙酸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试剂 BrCH COOCH 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C的核磁共振氢谱中,除苯环上的氢外有 组峰。(2)A 与K CO 反应的产物为 和 。化合物B的分子式为C H O ,B的化学名称为 。(3)B 生成C步骤的反应类型为 , D的分子式为 。(4)化合物E不发生银镜反应,也不与饱和 NaHCO 溶液反应,写出E的结构简式: 。(5)D在稀酸条件下与过量甲酸反应生成二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6)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分子结构有 种。a. 苯环上只有两个对位取代基; b. 能与新制的 Cu(OH) ) 反应产生红色沉淀;c. 与FeCl 发生显色反应; d. 可发生水解反应。37.[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15 分)双层平板法是对噬菌体进行计数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1%的培养基熔化并冷却至 45~48℃,然后加入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见下图)。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双层培养基的上层会出现透亮无菌圆形空斑——噬菌斑,根据噬菌斑的数目可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倒平板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灭菌方法分别是 ,实验室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常用的方法是 。(2)若利用双层平板法对T 噬菌体进行计数,选用的敏感指示菌为 。能否用其他细菌代替 ,原因是 。(3)培养 段时间后,在上层平板上出现噬菌斑的原因是 。(4)倒上层平板时需将培养基冷却至45~48℃时进行接种的原因是 。与底层平板相比,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的好处是 。38.[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略高三理科综合答案(12 月 1 日)物理答案14.C 15.D 16.B 17.C 18.C 19.BD 20.BD 21.AC22. B (2 分) (2 分) (2 分)23. 50.50 (1 分) 0.900 (1 分) (1 分) (2 分) 如图 (2 分) (2 分)24.(1) , ;(2)【详解】(1)座椅 和游玩者在 A 处的转动半径(1 分)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 分)解得(1 分)座椅 和游玩者在 处的转动半径(1 分)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 分)解得(1 分)(2)座椅 和游玩者上升的高度(2 分)轻绳对座椅 和游玩者所做的功(2 分)解得: (2 分){#{QQABBQCAggggABAAARhCUQVICkCQkAACCKoGQBAIMAAAABFABAA=}#}{#{QQABBQCAggggABAAARhCUQVICkCQkAACCKoGQBAIMAAAABFABAA=}#}即: (1 分)小物块最终停在 N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1 分)解得: (1 分)由动能定理得: (1 分)解得: (1 分)综上所述,可得: 或 (1 分)34.(1)ACD(2)(i) ;(ii)【详解】(i)结合图像可知该波传播的波速为(1 分)波源的振动形式传播到 P 点的时间为(1 分)质点 P 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为(1 分)联立解得(1 分)波源起振方向从平衡位置沿 y轴正方向振动,因此波源的振动方程为(1 分)(ii)该简谐横波的表达式为: (2 分)时刻,质点 P 的位移为: (2 分)故质点 P 的路程: (1 分){#{QQABBQCAggggABAAARhCUQVICkCQkAACCKoGQBAIMAAAABFABAA=}#}化学答案7.C 8.B 9.B 10.C 11.A 12.D 13.D26.(14 分,每空 2 分) (1)除去 Al 和 Al2O3 将废渣粉碎或升高温度或增大酸浓度等2+ + 3+(2)2Fe +H2O2+2H ===2Fe +2H2O 温度过高,双氧水分解速率加快3+ 3+ + +(3)3.2≤a<7.1 Fe 存在水解反应:Fe +3H2O Fe(OH)3+3H ,加入氧化镍消耗 H ,平衡正向移动,使3+Fe 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70.25c(4) ×100%ω27.(14 分,每空 2 分) (1)①品红溶液 验证气体 X 中是否含有 CO2②E 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d (3)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5% 2.4%- -28.(15 分)(1)-361.22(2 分) ①(1 分) 反应①的活化能是 1149.6 kJ·mol ,反应②的活化能是 1108.22 kJ·mol ,反应②的活化能更小(1 分)(2)AC(2 分) (3)①Ⅱ(1 分) ②>(1 分) ③3.4(2 分)- +(4)O2(1 分) 2H2SO3+2e +2H ===H2S2O4+2H2O(2 分) H2O+H2S2O4+N2O===N2+2H2SO3(2 分)+ -35.(15 分)(1)Ne>F>N(2 分) (2)2XeF PtF6 +2H2O===2Xe↑+O2↑+2HF+2HPtF6(2 分)(3)HNO3中的非羟基氧多,吸引羟基氧原子的能力强,能有效降低氧原子上的电子密度,使 O—H 极性增强,易发生电离(2 分)分 4(4)sp(1 ) Π3(2 分) S 元素的电负性小,离子中 S 原子易给出孤电子对(2 分)4 3+ 3π 8r1 4r2 3(5)4(2 分) ×100%(2 分)4 3[ r1+r2 ]336.(15 分)(1)酯基(1 分) 5(1 分) (2) (1 分) KHCO3(1 分) 苯氧乙酸甲酯(2 分)(3)加成反应(1 分) C10H14O3(2 分) (4) (2 分)+H(5) +2HCOOH +2H2O(2 分) (6)2(2 分) △{#{QQABBQCAggggABAAARhCUQVICkCQkAACCKoGQBAIMAAAABFABAA=}#}生物答案1.C 2.D 3.A 4.C 5.A 6.B29.(9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4 (2) ab 雄性(1 分)30、(10 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 1 分)(1)增加 限制 (2) 红光、蓝紫光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2 分)(3)光照强度、CO2浓度 (2 分) (4)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数量更多(2 分)31.(10 分,除标注外每空 2 分)(1)枪乌贼神经纤维膜内外存在电位差(2)甲组静息电位峰值大于乙组(3)先向左偏转回位后再向右偏转(1 分) 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与它融合,同时释放出神经递质(1 分)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离子通道改变),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4)急性剧烈运动对多巴胺分解的促进作用超过了对多巴胺合成的促进作用,减少了突触间隙中多巴胺的含量32.(10 分)(1)基因与基因产物(1 分) 碱基(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1 分)(2)灰体(2 分) F2中只有雄蝇出现黄色(2 分)(3)让野生型雄蝇与 F1中雌蝇杂交 (2 分)若子代雌蝇均表现为灰体,雄蝇中既有灰体又有黄体,则基因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1 分)若子代雌、雄蝇均表现为灰体,则基因 B、b 位于 X 染色体与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1 分)3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 2 分)(1) 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2) 大肠杆菌 不能(1 分) 大肠杆菌为 T2噬菌体的专一宿主(3)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使宿主细菌裂解死亡(4) 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引起敏感指示菌和待测噬菌体死亡 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有利于计数{#{QQABBQCAggggABAAARhCUQVICkCQkAACCKoGQBAIMAAAA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届高三理科综合12月1日考试试卷.docx 24届高三理科综合12月1日考试试卷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