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共1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刊印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第十四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
经济部门 新现象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新农作物品种输入,高产作物推广种植;
江南农业现多种经营方式,经济作物品种繁多;
南方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
白银大量流入,白银货币化;
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推动商业资本集聚;
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
兴起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新变化:高产粮食作物推广;江南农业多种经营。
新航路开辟→高产作物粮食传入→粮食产量提高
规模化多种经营;雇佣式劳动;生态型农业;市场为导向;产销一体化;农产品商品化。
谭晓式农业新在哪里?
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新的经营方式—开设工场:自由雇佣劳动
自由雇佣劳动
主要集中于江南
人口增长快
无地贫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自由雇佣劳动
人身平等 相互依存
雇佣现象相对普遍
社会歧视相对较少
明朝后期
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新变化:白银货币化
材料:16 世纪中期至17 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 30000 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约占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据德 弗兰克 《白银资本》
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新变化:白银货币化
社会经济的局限
小农经济占主导;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
朕早夜勤毖,研求治理,念民生之本,以衣食为天……欲令寰宇之内,皆敦崇本业。
——《耕织图》序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的表现
发展 局限
高产粮食作物引种,江南农业多种经营
江南手工业现新经营方式,开设工场,自由雇佣劳动
商品经济新的繁荣期
生产技术无重大突破(铁犁牛耕)
生产关系无大变革(分散经营、自给自足的小农占主导)
集中于传统手工业领域
以手工生产为主,生产技术无大突破
商业始终不占经济主导(农业)
始终受重农抑商政策、专制统治制约
思想领域的变化
1.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冲击儒家传统伦理。
2.程朱理学失去活力。
3.君主专制强化,社会动荡、人心腐坏
思想领域的变化
陆王心学
代表人物:陆九渊;(明中期)王守仁。
核心观点:致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隐蔽在每人心中的“天理”,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
(知行合一)
宋明理学
类别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思想主张 都认为“理”是万物本源,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人生观 存天理,灭人欲
异 理之所在 理在心外 理在心内
方法论 格物致知(知识、阅历积累) 反省自身、致良知(心灵感悟)
思想领域的变化
陆王心学
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以自己内心为标准,隐含平等和叛逆色彩
材料: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王阳明
王阳明:“与愚夫愚妇同的,是谓同德;与愚夫愚妇异的,是谓异端。”
王艮:“愚夫愚妇,与之能行便是道……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论物矣。”
材料2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 ——《焚书》卷3
思想领域的变化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工商皆本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
王夫之: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材料:顾炎武区分了“天下”与“国”这两个不同概念,认为所谓“国”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从而将君王的利益与民众的利益区分开来,实际上是君权的一种否定,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口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刘勇强编著:《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思想领域的变化
求理方式转变:从“外求”到“内省”
个体精神转变:从“束缚”到“解放”
经济观念转变:从“重农”到“皆本”
政治理念转变:从“君本”到“民本”
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评价
积极:
1.一定程度反映时代需求,解放思想,具有初步民主色彩;
2.经世致用的学风与实践,利于后世学风的发展。
消极:未能跳出儒家思想框架,未能突破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未能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明清小说
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阶层壮大
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明清戏曲
趋势: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成为“传奇”。
代表作家:明朝汤显祖《牡丹亭》、清朝孔尚任《桃花扇》
道光年间,京剧形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特点:通俗化、反传统
明清科技
代表人物及成果 特点/意义
本土科技 明朝 李时珍《本草纲目》 徐光启《农政全书》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永乐大典》 总结性科技著作
清朝 《四库全书》
西学东渐 明朝 利玛窦等传教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几何原本》,绘《坤舆万国全图》 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清朝 康熙时期,传教士帮助清廷绘制全国地图《皇舆全览图》
世界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发展,工业化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民主化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倡人性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全球化
商品经济发展,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市民阶层壮大,君主专制仍占主导
社会思想活跃,程朱理学仍占主导
全球联系加强,闭关自守仍占主导
中国
1.明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新变化是什么?
2.阻碍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3.陆王心学产生的背景、具体主张、评价?
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及对明清思想变化的评价?
5.小说、戏曲发展的原因,任意说出三个代表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