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一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能好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懂得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的道理。增强爱国情感,增强公民意识,养成有责任心的品质。
道德修养:了解国家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知道国家核心利益的基本内容。
法治观念:理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懂得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健全人格:正确认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积极践行维护国家利益。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内容;
难点: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本课我们学习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一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二)、讲授新课:
运用你的经验: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六千余人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了抗日救亡的高潮。清华大学救国会在《告全国民众书》中悲愤地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呐喊。你如何理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
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一二·九”运动爆发前,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号召人们赶快行动起来救亡图存。这体现了那一代爱国青年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一、认识国家利益:
1、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材料: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任务。
请根据事件的描述你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
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以广袤的土地和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他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
探究与分享:
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上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国”字。
结合篆书“国” 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说文》说:“国,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国”字。
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领土,以“—”代表;三是代表古代兵器的“戈”,象征军队组织;四是疆域,以大“囗”代表。“国”字的原创形态直接告诉我们:国家就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
2、国家利益的含义:
材料: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有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主权,即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是国家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表现为三个方面:对内的最高统治权、对外的独立权和防止侵略的自卫权。
什么是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包括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等,它们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思考:下列情境中涉及到了哪方面国家利益
探究与分享:
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设立三沙市:政治利益
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保护文化遗产:文化利益
有利于保护优秀文化遗产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经济利益、安全利益
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人民空军实行空防合一的体制:安全利益
保护国家领空安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
3、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材料:大英博物馆官方数据收藏了中国文物2.3万件,但实际馆藏中国文物最少在20万件以上。这些文物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商周青铜器,到宋代钧窑瓷器,元代青花,明代掐丝珐琅,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文物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材料:周某路过吉首市乾州某军事区门口觉得比较雄伟便随手拿起手机拍照,当场被门口哨兵抓获并移送至乾州派出所。经询问,周某表示当时只觉得军事区修得雄伟好看,便想拍个照片留念,并没有其他想法。鉴于周某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依法对其予以罚款二百元。
材料:12月6日,英国以“支持俄罗斯战争机器”为由制裁3家中国企业,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称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
12月6日,英国以“支持俄罗斯战争机器”为由制裁3家中国企业,中国驻英国使馆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称已向英方提出严正交涉。
以上材料及到了哪方面的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
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探究与分享:
除夕之夜,中学生小京一家围坐在一起,畅谈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在新的一年你的愿望是什么 我希望国家越来越强大,我希望小区环境更优美,
我希望一家人幸福快乐。
个人愿望与国家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他离不开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材料:在巴以冲突越来越复杂的局势下,中国大陆采取了迅速的行动,为所有中国公民提供撤离通道。这一行动展示了中国政府对国民安全和福祉的高度关切,也体现了国家团结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
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盼望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想向往与期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
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材料:八国联军侵华时,德军纵火焚毁周边老百姓的房屋一百多间。凶残的法军在胡同口架设机关枪,向胡同内的人群疯狂扫射。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强盗以杀人为乐事……
材料:乌克兰撤侨是发生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中各国从乌克兰撤回公民的行动。2月28日,中国开始从乌克兰撤出首批公民。3月3日,超过3000名在乌中国公民安全转移。3月8日,在乌所有中国人已撤出乌克兰的危险区域。3月9日下午14时中国驻乌克兰大使正式宣布:从乌克兰撤离中国同胞的任务圆满成功。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到奴役、欺凌和屈辱。
阅读感悟: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八国组成联军,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古老的北京遭到空前的摧残和蹂躏。
德军借口有人向驻地抛掷砖瓦,纵火焚烧附近的义学,并焚毁周边百姓的服务一百多间。一群因为自己房屋被联军纵火焚烧而逃出来的平民百姓,被法军逼近一条死胡同。凶残的法军在胡同口架设机枪,向胡同内的人群疯狂扫射。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强盗竟然以多杀人为乐。不少家庭为了免遭侵略军的屠杀和侮辱,举家自焚或者服毒自杀。一时之间,北京城尸积如山,哀鸿遍野……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国家强大,人民才有话语权!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材料: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15日动工建设;于2017年7月7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于2018年2月6日完成主体工程验收; 同年10月24日上午9时开通运营。
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桥隧全长55千米,其中主桥29.6千米、香港口岸至珠澳口岸41.6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港珠澳大桥建成用9年时间建成的,超过200多家公司企业、2万多名施工人员,科研队伍人员超过一千多人参与工程建设。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
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习近平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
(三)、本课小结
中国人民自古就有把国家利益至上的传统,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没有国家的强大,小家就没有保障,这是百年耻辱,给我们的深刻教训。
(四)、课堂练习:
1、“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歌曲《国家》给我们的启示是(  D  )
A.我们要放弃小家,只维护国家利益B.我们要以小家为重
C.天下大事,与我无关D.我们对祖国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2、有一首歌唱道:我觉得每一个人的命运真的都跟祖国的命运是分不开的,也许每一个小小的梦想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的大的“中国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③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没有矛盾
④青少年要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十一部分标题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强调了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阐述等问题。对国家安全观我们要有科学认识( B )
①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 ②国家安全等同于社会治理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④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有关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B.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C.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D.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五)、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一、认识国家利益
1、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国家利益的含义
3、国家利益的内容
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1、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
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