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练习一、单选题1.“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2023年6月,北京市房山区打造的原创音乐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启首场全市展演。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基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我国的革命斗争有了主心骨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③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带领人民取得了诸多成就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五四运动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美国政府对华为施加制裁,华为芯片被列入实体清单,无法采购来自美国的关键零部件。华为一直在努力加强自己的技术实力,不断加强自主研发和产业链生态系统建设。华为能够在美国封锁下进行自主研发创新,有一部分的原因就是我国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其提供强大支撑,我国建立起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D.新的历史时期3.从“两弹一星”到“嫦娥”探月,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工业化骨架全面搭建到高铁大动脉不断延伸,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连续六年年减贫1300多万人到织就世界最大社会保障网……中国为什么能办成这么多大事?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关于我国的根本制度的确立的描述不符合的是( )①经过三大改造,使我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②使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了主心骨③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完全照搬苏联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2023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东北烈士纪念馆首次展出国家一级文物——侵华日军为战死者建造的碑文铜牌原件,并制作宣传视频线上同时展出。通过讲述文物故事,反映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抗日战场的罪恶行径,警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激励世人珍爱和平,奋进前行!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以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②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要同时进行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干部上的准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年9月14日,驻罗马尼亚使馆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罗政府、议会、地方政府多名政要、各国驻罗使节、罗各界友人、在罗中资机构、留学生及华侨华人代表等600余人出席。各界嘉宾盛赞中国发展成就、表示将致力于推进中罗友好,深化各领域合作夫系、招待会在热烈喜庆的气氛中进行。74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②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③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社会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完成了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建党条件基本成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也在建党骨干中开始酝酿。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③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④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与这一论断相符合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③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终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古老的东方大国浴火重生,中华民族彻底摆脱了惨遭侵略、蹂躏、战祸带来的苦难。70多年来,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创造了人间奇迹,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③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④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下列关于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表述正确的有( )①其内容是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②两大历史任务相互独立,无必然联系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创造前提④表明中国人民的救亡图存必然要经历艰辛的探索历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有两篇文章,上篇和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是相同的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表明五四运动(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B.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C.开辟了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D.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是捍卫民族尊严的革命运动12.1953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长期计划的重要部分,主要是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关于1953年这一时间段的社会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依然是独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②我国仍处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③我国已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基础 ④中华民族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新中国的成立既是新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从古老国度重新走向国家主权社会进步和人民富足的开始。令人难忘的一刻如今凝固成历史,那一天使中国和世界从此改变。这说明新中国的成立( )①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现实道路 ②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使中国人民在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中有了主心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当时人们对它的内容有个形象的比喻:好比一只鸟,它要有一个主体……它又要有一双翅膀。这里提到的“一只鸟”“一双翅膀”分别指( )A.工业化、发展农业 B.巩固政权、恢复经济C.工业化、三大改造 D.国营经济、私营经济15.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理论成果,其中包括( )①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②创造性地论述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③总结了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④提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在农业方面,创造了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多种互助合作形式,使农民的个体私有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个体手工业,也采取类似的办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加工定货、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成功地实现了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①变革生产力的社会主义革命②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③变革上层建筑的社会主义革命④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与实践。下列表述符合这一发展阶段的是( )A.毛泽东提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1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逐步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②“三大改造”属于民主革命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革命③在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④在这一时期我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毛泽东提出:“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的照搬就会导向失败。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毛泽东思想( )①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在总结国际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③为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提供了前提条件④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理论成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表明,党的八大( )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②表明我国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由初级到高级逐步过渡的形式,使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商业者循序渐进地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也基本完成,全国基本实现了手工业合作化。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深刻的社会变革③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意味着我国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2023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70周年。下列材料说明“一五计划”的完成( )该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号召建设694个工业项目,其中的156个工厂将在苏联援助下修建,工业产量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该计划仍超额完成了原有目标的17%,钢,生铁,电力等各项产量均比原有指标增长了25%。----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①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合理化②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进步性④说明过渡时期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中共八大是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有系统、有步骤地进行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使中国具有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③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为更好了解我国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某校高一(1)班召开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主题班会活动。下列学生发言提纲与历史相符的是( )①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无产阶级是否掌握了领导权②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无产阶级工人运动④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和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 )A.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B.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D.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二、材料分析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打败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全面展开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合材料,说明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能够在我国建立起来。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着坚船利炮野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它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纵览过去中国近代的百年历史,中华民族由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是一个鲜明标识,引领这一历史大趋势的政治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材料,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救亡图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三、开放性试题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7周年的日子,伟人虽已逝去,但他仍然活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我们永远缅怀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懈探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抱憾而终。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但农民起义、君主立宪、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种种救国方案都相继失败了。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围绕“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主题,撰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围绕主题,形成论点,保持内在逻辑一致。②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在250字左右。四、辨析题2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是:在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的支配下,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形成和更替。而我国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一个较短的过渡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有人质疑:“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别,应该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对该观点进行批驳。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A2.B3.B4.B5.B6.C7.B8.A9.D10.D11.D12.A13.A14.C15.D16.C17.A18.A19.A20.B21.C22.D23.A24.B25.B26.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从此确立。(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2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势力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28.答案示例:中国近代内忧外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屈辱的岁月,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9.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别,但当时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所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无需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该观点错误。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