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6.1 怎样认识力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6.1 怎样认识力 教案(表格式)2022-2023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6.1怎样认识力-教案
课题 6.1 怎样认识力 单元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力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通过实验和常见事例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知道力的单位,对1N的力形成感性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 过程与方法: 3、通过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是相互,认识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因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通过对身边常见事例的分析来认识力,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探究热情和思索兴趣。
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难点 力的单位“牛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起重机提升重物、举重运动员举重等相关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过渡】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力的作用。它们蕴含了什么物理知识呢? 两名学生用力抬起讲桌。问手臂肌肉有何感觉 让学生对“力”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讲授新课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学生阅读课本图6—2、6—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说明:①运动状态是指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②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包括下面几种情况:a.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b.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c.物体运动由慢变为快。d.物体运动由快变化为慢。e.物体改变运动方向,物体的运动情况属于上面的任何一种,则它的运动状态就发生了改变。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练习: 1、用力拉弹簧,拉力的作用效果是 2、用力推桌子,使桌子由静止变为运动,推力的作用效果是 3、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力的作用效果是 4 、用力压气球,压力的作用效果是 5、(1)用力揉面团 (2)篮球被篮板弹回 (3)用力握小球 (4)风把灰尘吹的漫天飞舞。 这些现象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____物体因受力而改变形状的是____ (二)力的定义及单位 1、分组讨论 (1)、力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吗? (2)、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3)、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对吗? (4)、我们前面讨论了许多“力”的现象,这些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呢? 2、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分析上面的问题,认识什么是力 问题(1)、力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吗?(3)、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对吗? 小结:任何力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力 受到力的物体-----受力物体 施加力的物体-----施力物体 巩固: ①、运动员投球的过程中,_____对______施加了力的作用。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是受力物体。 ②、人推车, 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是受力物体。 ③、用力拍桌子,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是受力物体。 ④、两位穿滑轮鞋的同学面对面站着,让甲推乙,__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_是受力物体。 问题(2)、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吗? 结论: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 问题(4)、我们前面讨论了许多“力”的现象,这些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点呢? 小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F表示 力的单位:牛顿 符号为N,简称牛。
(1)、从生活实例说明力有大小 (2)、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力的单位牛顿及感知1N的力有多大? (3)小实验:学生托起两个鸡蛋,感知1N的力有多大。 (4)、学生通过多媒体阅读“牛顿小故事二则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播放视频:开碰碰车时,你的车撞了别人的车,别人的车也撞了你的车。 表明: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施力时,同时也受到另外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板书】: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 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巩固】 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道理的事实是( D  ) A.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 B.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 C.磁悬浮列车能以很高的速度运行 D.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 (四)、力的三因素 学生实验:两位学生按课本的要求推门,并汇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哪些要素有关。 小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练习 1、用手沿着箭头的方向拉弹力片,使它变弯,如图,已知B、C、D中用力大小相同,A中用力较小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选择______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选择______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选择 ____ 2、(2015 温州)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巩固提升 1.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2.下列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 A.同学们投出的实心球运动的轨迹是弧线的 B.大虾煮熟后变得更弯曲 C.壁虎可以稳稳地趴在天花板上不掉下来 D.撑杆跳高时运动员把秆压弯 3.在一次拔河比赛中,经过激烈比拼,最终甲队获胜,关于这场拔河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4. 用力推课桌下部,课桌会移动,推上部可能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C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学生分析讨论生活中用“力” 的事例及如何判断是否受力 学生通过自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讨论并观看多媒体认识什么是力 学生自学课本认识力的单位及1N的力有多大。 学生通过多媒体阅读“牛顿小故事二则 学生通过实验及多媒体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学生观察实验,归纳力的三要素。 引导学生分析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并引出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自学、讨论、问题导学等教学策略认识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学生讨论及教师引导认识什么是力 通过小实验具体感知1N的力有多大,突破难点。 培训学生热爱学习的精神。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具体认识力的三要素
课堂小结 一、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 N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板书 怎样认识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及力的单位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 N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