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课件(共22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课件(共22张PPT)-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逻辑与思维》体系框架
科学思维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逻辑思维规则
辩证思维方法
总论
规则
方法
运用
创新思维能力
逻辑与思维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选必修3《逻辑与思维》
考情统计与分析
核心考点 2022年 2023年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北京卷7
科学思维的特点、意义 北京卷17;
逻辑思维的三个基本规律 浙江6月28;广东卷16;湖北卷13
逻辑思维规则 判断 海南卷20 山东卷12;新课标Ⅱ卷23;辽宁卷15;浙江6月27;湖北卷21(2);湖南卷15;
归纳 海南卷22 江苏卷12
推理 山东卷18⑴;北京卷8;辽宁卷16;海南卷21 山东卷13;北京卷7、18(3);浙江1月28、29;浙江6月32;湖北卷12;湖南卷15;江苏卷20(2)
辩证思维方法 山东卷9;辽宁卷20(2) 辽宁卷19(2);湖南卷20(3);
创新思维能力 山东卷13 山东卷17;新课标Ⅱ卷40(2);北京卷6;辽宁卷15;浙江1月34;广东卷20(3);湖北卷14;江苏卷13
课标要求
内容
课标要求  1.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
 2.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特点;
 3.了解创造性预测事物发展态势的意义。
“ Part One ”
构建知识体系
本课知识体系
“ Part Two”
核心考点精讲与突破
透过比亚迪企业的成功看王传福的超前思维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市占率进一步扩大至33.5%,相比2022年增长6.5个百分点。2023年1至7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51.78万辆,同比增长88.81%。其中,DM插混车型累计销售约75.77万辆,同比增长91.4%。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实现同比近一倍的大幅增长,在国内位居第一,同时也进入全球汽车品牌销量前十。
根据调查公司MarkLines的数据,比亚迪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车销量同比增长96%至125万辆,销量超过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和德国宝马,首次进入全球前十。2021年比亚迪未进入前20名,2022年则是位于第16名。截止今年7月,比亚迪海外销售9.24万辆新能源汽车,远超2022年全年海外销量5.59万辆。
【议学情境】2023年比亚迪销量在国内位居第一,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议题:运用超前思维的相关知识,分析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战略眼光是如何体现超前思维的?
议学提示: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想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利用超前思维,根据不同时期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前对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形势作出预判,并及时调整企业未来发展运营战略。王传福运用超前思维充分认识和把握了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才能最终促使事物向有利于预测的方向发展。
一、超前思维的内涵
含义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表现 “先知先觉”(正确预测)
基本品质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治未病、居安思危等)
典例精练
1.(2024·全国高三专练)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这说明( )
A.先知先觉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B.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C.提出问题就能解决问题
D.疑问和惊奇是超前思维的来源
【解析】B:“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的探索和思考,这说明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B符合题意。A:先知先觉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但材料体现的是要勇于质疑,并没有涉及“先知先觉”,A不符合题意。C:提出问题有利于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但是“提出问题就能解决问题”表述过于绝对,C说法错误。D:超前思维的来源是实践,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B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探索性 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预测性 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性。)
不确定性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
(要求:提高超前思维预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三、超前思维的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 把握了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能对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见(事物的内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推理和想象的方法 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就需要运用推理的方法。由于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难以由其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必然地推知其未来,所以需要运用想象等思维方法弥补其前提条件的不足
调查研究方法 超前思维建立在对事物发展情况的把握之上,而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离不开调查研究
拓展深化:矛盾分析法
①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原理——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③矛盾普遍性——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④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⑤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⑥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抓重点,筹兼顾
⑦矛盾的主次方面——抓主流,不忽视支流
⑧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⑨在思维中的体现:分析与综合、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抽象与具体
⑩随着现代决策的科学化,对具体事件的预测往往采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a.定性预测:(分析矛盾的性质)
b.定量预测:(分析矛盾的程度)
四、超前思维的意义
四、超前思维的意义
(一)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地改造世界。(超前思维能使人们通过前瞻性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状态,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从而进行正确的决策,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
(二)培养超前意识,提高超前思维水平,利用超前思维的前瞻性功能,有利于我们规划成长成才的方案,有利于企业开发供给侧的产品和市场,有利于社会绘制更为全面合理的服务蓝图,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典例精练
2.(2023·湖北高考真题,14)“十三五”期间,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使得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到2020年的63%。上述事例说明( )
①科研意识转变程度决定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
②实践提出的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③实践主体的能动性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
④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①影响科研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意识转变程度影响科研水平达到的高度,但不起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②水产育种人聚焦渔业种苗问题,说明了实践提出问题引导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②正确。③实践活动是检验科技进步的标准,并非“实践主体的能动性”,③说法错误。④突破水产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提高了渔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说明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④正确。
D
典例精练
3.(2024·黑龙江双鸭山开学考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中央再一次强调,对于新的一年,中国经济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个超前思维(  )
A.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
B.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C.有助于人们成功地改造世界
D.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进行正确的决策
【解析】AC: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问题,更是改造世界的问题,“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有助于人们成功地改造世界”说法正确,但均以偏概全,AC排除。B:材料并未涉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利”与“害”以及它们的关系问题,也就不能说明题中的超前思维“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B排除。D: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新的一年,中国经济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并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这是对新的一年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思路的调整,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正确的决策,D正确切题。故本题选D。
D
“ Part Four ”
关键能力提升
典例精练
4.(2023·山东高考真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央提出,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
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等。
  材料二 提前布局、 超前部署基础性支撑性的重大科技基
础设施,将会为更多的创新和应用场景留足孵化期。作为中央
前瞻谋划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北斗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定
位导航授时服务出发。一步步孵化出智能穿戴式设备、高精度
时空服务等“北斗+”“+北斗”新业态(如图3)。2021年我国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约4700亿元,凸显了重大
科技基础设施的创新“溢出”和“杠杆”效应。但是,这类  图3卫星子航与位置服务业态示意图
基础设施建设周期比较长,初期往往存在应用场景不丰富、市场规模小等国难。
  有观点认为,国家应超前开展各类基础设施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逻辑与思维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12分)
典例精练
信息①:提前布局、超前部署基础性支撑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会为更多的创新和应用场景留足孵化期→利用超前思维进行前瞻性思考的意义。
信息②: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前瞻布局创新基础设施等→并不是各类基础设施投资都要超前开展。
信息③:但是,这类基础设施建设周期比较长,初期往往存在应用场景不丰富、市场规模小等困难→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需要发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等。
典例精练
【参考答案】
 ①观点有合理性,国家要提前布局、超前部署基础性支撑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助于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也有助于人们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成功的改造世界,利用超前思维通过前瞻性思考,帮助人们规划和调整思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有利的发展机遇,推动企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但是,并不是各类基础设施投资都要超前开展,国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民生基础设施等,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要促进经济发展,还需要发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统一,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