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制图第四版9、图线的分类、作用和画法电子教案(表格式)工信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职)机械制图第四版9、图线的分类、作用和画法电子教案(表格式)工信版

资源简介

课 题 图线的分类、作用以及画法
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课 型 讲授
教学目的 要 求 1、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 2、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
教学重点 1、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2、图线连接的画法
教学难点 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学情分析 讲解各种图线的画法及主要作用,为学生以后画图打下基础。重点讲解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授,讲解,举例、练习、总结........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及修改意见
讲要求,准备课堂用具,清点学生人数 复习引入 1、常用的图纸幅面有几种? 2、标题栏的作用是什么?放在图纸的哪个位置? 3、作图时对比例和字体有什么要求? 三、教学内容 (一)图线 图线分粗、细两种。粗线在0.5~2 mm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约为粗线/2。制图作业中一般选择0.7 mm为宜。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看表2—5) 1、图线的分类及作用 (1)、粗实线 应用:可见轮廓线 (2)、细实线 应用: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指引线、重合断面轮廓线......... (3)、虚线 应用:不可见轮廓线。 注: 虚线的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 在虚、实线的连接处,虚线应留出空隙 虚线以及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 (4)、细点画线 应用:轴线、对称中心线。 注: 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 “点”应画成约1mm的短划,首尾两端应是线段 学生唱歌,准备上课用具 学生复习并回答复习提问 3、学生根据老师提问快速看书,找到答案,并回答熟记 跟随教师引导看书思考图线的种类以及每种图线的运用 5、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听学习各种图线的绘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提高学生精神 加强学生对上节课所学重点知识的巩固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4、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学会分析 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以及动手的能力。
细点画线,应超出轮廓线2 ~5 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短画(点)处相交 圆先作中心线,交点应为圆心 小圆可用细实线代替 (5)、波浪线 应用:断裂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 (6)、双折线 应用:断裂处边界线。 (7)、粗虚线 应用: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8)、粗点画线 应用: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9)、双点画线 应用:相邻辅助零件轮廓线、极限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 讲课中,每介绍一种图线后,引导学生了解该图线的实际应用。 图线的画法 间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隙不得小于0.7mm 相交:线与线相交于线,不能交于点或者间隙 图线接头处的画法:见书上P29图2-6,2-7 图线重叠的画法: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轮廓线-轴线和对称中心线-双点划线 四、课堂练习 1、学生练习画九种图线。 要求:各画五组,间隙10mm 完善习题集上凸显的抄画和图形的抄画 要求:注意粗细分明和图线连接处的画法 6、分别抽学生上黑板绘制线性 7、学生分别在练习本上练习9种线性 8、学生思考讨论并举手解决疑问 9、学生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 10、学生完成练习,并完成习题集 6、引导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积极性以及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分析及学生总结,加深映像,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 9、通过学生总结使学生提高观察、总结能力
小 结 巩固练习 1、比例的概念及几个注意点 2、九种图线的画法及应用。特别强调:各种图线也可以画成曲线
课后作业 习题解
教 后 记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