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题 基本体三视图(三)授课时间 授课时数 2 课 型 讲授教学目的 要 求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引导分析使学生掌握正三棱锥三视图表达方法。 2、掌握圆柱的三视图表达方式。教学重点 本堂重点是通过三视图相关投影特点分析出正三棱锥三视图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分析锻炼学生对三视图投影分析能力。教学难点 本堂难点是通过三视图相关投影特点分析出正三棱锥三视图的表达方式。学情分析 在已经学习四棱柱,六棱柱以及正四棱锥三视图分析的基础之上,继续对典型基本几何体三视图分析,使学生对三视图投影更加熟练。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讲解,引导分析,设问法。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课前准备:讲要求,准备课堂用具,清点学生人数(3′) 复习:正四棱锥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形状相似,表达的部位也一致吗?(5′) 学生看书P10正四棱锥三视图回忆作答。 (过渡):请大家回忆下一次课我们学习了正四棱锥三视图,然后思考如何绘制正三棱锥三视图? 学生思考看书,预习P9:正三棱锥三视图分析(3′)。 新授: 正三棱锥 (5′) 实体分析:三棱锥,底面为一等边三角形,三个侧面均为等腰三角形,所以棱线都交于一点,即锥顶A 学生唱歌,准备上课用具. 2.学生复习并回答: 形状都是三角形线框,但主视图表达:前面后面的投影,各边分别是底面与左、右两侧面的积聚性投影;而左视图则表达了左、右两侧面的投影不反映实形。两条斜边是四棱锥的前、后两侧面的积聚性投影。 看书思考:正三棱锥有何特点? 3、在观察P10正三棱锥,引导分析特点。 1、课前准备,提高学生精神。 2、以提问方式检查上堂课知识学生落实情况。 培养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3′) 1.主视图 设问:正三棱锥主视图形状如何,分别表达了什么?(6′) 由于其中一条棱线在正中,所以主视图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反映正对观察者的两个棱面的收缩性投影,外框三角形的底边也是底面的积聚性投影。 2.俯视图 刚才我们分析了主视图,那么俯视图又表达了哪些部位?(5′) 俯视图外框为一等边三角形,反映底面实形,同时也是三个棱面的积聚性投影,所以三棱锥的俯视图是由三个等腰三角形组成的等边三角形。 3.左视图 思考:左视图为何是书中所绘制的那样,而不是正三角形? (5′) 左视图是一个三角形,但三角形的一条斜边是后棱面的积聚性投影,底边是底面的积聚性投影,而三角形本身是左棱面的收缩性投影。 二.圆柱 思考:圆柱是如何形成的?(3′) 圆柱体表面是由圆柱面和上、下底平面(圆形)围成的。 述: 学生带问题,看图思考。 4. 在分析正三棱锥主视图之后,抽一名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其余学生判断是否正确 5.在已经分析了主视图的基础上思考分析俯视图形状,并抽一学生作答。。 6.思考之后抽一名学生叙述,其余学生进行判断。 7.观察圆柱图形或看书P11:1-16,思考其形成。 8.抽一名学生回答,圆柱的形成是什么? 4、以设问形式促使学生进行思考,总结,并提升其积极性。 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判断,分析 6、检查学生对三视图投影规律是否理解以及熟练掌握。 7.检查学生看书及观察图形的情况。圆柱面可以看作是一条与轴线平行的直母线绕轴旋转而成。圆柱面上任意一条平行于轴线的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在投影图中处于轮廓线位置的素线,称为轮廓素线(或称为转向轮廓线)。 思考:圆柱的三视图如何? 1.主视图 问:圆柱的主视图是什么形状?各部分表达什么位置? (6′) 圆柱体的主视图是一个长方形线框。 线框的上、下两条直线是圆柱体的上底面和下底面在正面上的投影 线框的左、右两轮廓线是圆柱面上最左、最右素线的投影。 2.俯视图 问:俯视图是个圆,它表达了圆柱的什么位置? (5′) 当圆柱体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时,形成圆柱面的每根直素线也垂直于水平面,每根直素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整个圆柱面的水平投影则积聚为一圆周。 上、下底面垂直于轴线所以它们的水平投影反映实形——圆形。 3.左视图 问:左视图也是长方形,它和主视图表达结果相同吗? (6′) 圆柱体的左视图也是一个长方形线框 其上、下边是圆柱上、下底面的投影; 其左、右边则是圆柱面上最后、最前两根直素线的投影;也是左视图圆柱表面可见性分界线。 9.学生带问题看书p11图,分析。 10.学生思考之后,在教师引导之下抽一名学生对圆柱的主视图进行分析。 11.抽学生回答,其余学生判断。 12.抽学生对比刚才分析的主视图,对左视图进行分析。 8.检查学生对三视图投影规律的掌握情况 9.。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 10.以此问题判断学生对三视图投影是否掌握落实。小 结 1.教师引导总结正三棱锥三视图所反映的部位。 2.抽学生总结圆柱三视图所反映的部位。课后作业 1.思考圆锥的三视图如何表达? 2.完成习题集教 后 记板书设计 基本体三视图 一. 正三棱锥 二.圆柱 三:思考。 1.主视图 1.主视图 圆锥的三视图如何表达 2.俯视图 2.俯视图 3.左视图 3.左视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