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8.4焦耳定律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18.4焦耳定律教案

资源简介

18.4焦耳定律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①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
②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2.科学思维
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
3.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分析
焦耳定律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能与内能之间转化的具体体现。教材在电功、电功率之后安排焦耳定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由“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和电热的利用与防止”三部分组成,研究电热与电阻、电流、通电时间的定性关系,焦耳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教学中,做好实验及分析实验现象是关键。同时,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实验时的不确定因素导致难于掌控时间和教学内容太多,我把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为2课时,第1课时内容:电流的热效应和焦耳定律。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焦耳定律
教师展示,小台灯,电风扇等用电器
学生分析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尝试对一些用电器进行分类
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2【活动】提出问题与猜想
教师提供一些用电器的图片,学生根据用途和能量转化角度进行分类。教师提出电流热效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猜想影响电热的因素。
活动3【活动】猜想
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热。
大功率的家用电器同时接在一个插排上。导线会很热,极易引起火灾。
3、电褥子加热时间过长,在没能及时散热的情况下,会引起火灾。
讨论并提出猜想: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确定研究方向:
电热与电阻、电热与电流、电热与时间
老师通过图片和故事把学生代入生活情境,学生通过学过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理猜想。
活动4【活动】设计实验
布置任务:给出必要的实验器材,并介绍实验器材的用法。(加热空气和加热煤油两种)
强调学生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改变自变量、如何控制其它变量保持不变、如何比较电阻丝放热的多少、画出实验电路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
交流与讨论
展示画出的实验用电路,交流设计思想
活动5【活动】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总结描述实验结论。
活动6【讲授】公式推导
教师通过电功的知识推导电热的公式
从能量角度来对比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在内能转化率上的区别。
活动7【练习】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给出两道例题,一道纯电阻电路,一道电动机。学生分组探讨,教师强调计算格式。
非纯电阻电路中公式的运用。
活动8【活动】电热的利用和防范
观看视频
师生根据视频内容探讨
1、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根据保险丝的工作原理,保险丝应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制成?
3、电热器的加热部件叫加热体,它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制成?
4、超导体能用来做加热体吗,适合做导线吗,怎样选择导线?
活动9【活动】课堂小结
师生进行课堂小结,交流心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