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6.2密度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6.2密度 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密度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密度知识,学会使用量筒;
(2)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密度概念建构的过程
教学难点: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三、教学分析
“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今后学习液体压强、浮力以及高中气态方程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密度”对于初二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概念。初二学生由于对此概念弄不清楚,影响了以后有关内容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密度概念,教材设计了对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密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1、引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已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质量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同学们,我现在手头有一铜块和一木块,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我们如何区分哪块是铜块,哪块是木块?
学生讨论,得出各种方法,引导得出可以用手掂下,看那个重(那个质量大),哪个就是铜块?
教师提问:真的是如此吗?换一个比之前大的多的木块(大约50cm3)和之前的铜块(1cm3)做比较,木块的质量大。
提出思考:我们平时说的铜块比木块重是否有错误或者有问题?
质量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那么某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做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新课教学
(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探究实验
1).用天平测量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的质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用天平测量体积不同的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同种物质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是什么关系呢?
2).分别测量铝块和铜块
3)质量与体积并记录在表格上。
(2)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kg/m3、g/cm3。
4)单位换算:1g/cm3=103kg/m3。
5)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
6)物理意义:ρ水=1×103kg/m3是指单位体积水的质量为1×103kg。
(3)密度的应用
1)求质量m=ρv
2)求体积v=m/ρ
三.小结:学生交流得出,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四.课堂练习
1.质量为3.56kg,体积是420cm的铜球,判断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若是空心,求空心部分的体积?
2.质量相同的铜、铁、铝,如何判断三者的空心和实心。
3.一支蜡烛点燃一会后,这支蜡烛的质量、密度的变化是()
A、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