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4.5光的色散-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4.5光的色散-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光的色散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初步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2)知道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3)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白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
教学难点:探究色光的混合过程
三、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内容基础之上展开的,对于学生来说,已基本掌握了光路图的画法、对光的反射、折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色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现象还不清楚,更是不明白其本质是什么,对于红外线、紫外线也只是停留在书本层面上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1【导入】
学生对照图片,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光源,学生通过观察各图,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发现它们的色彩不样,产生了探究其原因的想法。
活动2【讲授】新课讲授
(一)分解太阳光
1.与学生共同探讨光的色彩和颜色之谜。
2.出问题:17世纪前,人们以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
3.学生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找出正确的答案。
4.交流:分析讨论实验结论,并举例说明结论的正确性。
5.利用“雨后彩虹”的例子,略加解释色散现象。学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各执已端提出猜想。
学生对照书本图37、38进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
(二)观察色光的混合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为了美观常在玻璃上帖上带有色彩和图案的玻璃纸。
1、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当白光通过红色(或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并由教师介绍光的三原色及滤光镜(出示给学生看)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回答“看一看”的问题。
(三)颜料的混合
色光可以进行混合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美术课上用的颜料是否也可以混合并调出不同的色彩。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
五、当堂练习
1、下列物体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______;属于人选光源的是______;不是光源的是______。
(1)太阳(2)正在发光的电灯(3)萤火虫儿(4)白墙(5)月亮(6)发光的水母
2、关于光的色散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色散是由单色的白光分解成复色的七色光
B.光的色散是由复色的白光分解成单色的七色光
C.光的色散是由七种色光分解为白光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3、彩色电视机可以反映出画面的真实色彩,是因为其颜色( )
A.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是由颜料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C.是由色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D.是显像管上本来就有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