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名篇名句——一般性默写 考点专练(二)一、默写1.(2023·长沙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论语·泰伯》里的一句话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说道:“ ,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 ”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3)《红楼梦》里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写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悲泣春花,悲哀命运,《葬花吟》也是她的墓志铭。而借花来表达悲凉的情感,在唐诗宋词里多次出现,例如:“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妇孺支持家人田间劳作的两句诗是“ , 。”(2)互文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是古诗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杜牧《泊秦淮》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3)“玉龙”是传说中的神龙,在古代诗歌中常作为意象出现,可喻雪,喻泉水,喻剑,喻桥……李贺就在《雁门太守行》中写过“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墨线和磨刀石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升完善自我的道理。(2)“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这副对联与韩愈《马说》中“ , ”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写出了“人杰地灵”的特点,让人不由联想到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人才、英雄。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壬戌之秋,苏轼“ ”,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赤壁夜景,最后与客“ ”,不知不觉东方已露出白色曙光。(2)高适的《燕歌行》中写战场后方遍地动荡,绝域苍茫,呈现出宏阔视野的两句是:“ , ”(3)“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你遭遇挫折时,可用“ , ”这两句诗来安慰自己。5.(2023高三上·顺德月考)默写(1)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师说》中韩愈的评价来说,可谓“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的原因是“ ,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6.(2022高三上·顺德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 ”和“ ”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漂荡的自由畅快之感。(2)《道德经》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句,提醒我们要看到“无”的作用。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直接点出“无”胜于“有”的句子是∶ , 。(3)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以自然界的云雾烟霞状写山高的句子在诗词文赋中屡见不鲜,如 , ”。7.(2022高三上·禅城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 ,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 , ”。8.(2023高三下·西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又用“ ”一句将视线延伸至广远的沙漠。(3)“干”是盾牌,“戈”是长柄兵器,两字相合泛指武器,也代指战争或动武。古人常在诗词中用到这一组意象,如“ , ”。9.(2024高三上·南京模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出了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3)白居易《琵琶行》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 , 。”10.(2023高三上·韶关月考)根据情境,补写下列空缺部分。(1)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敏捷,并且向有道德的人看齐的两句是: , 。(《论语》)(2)孔 子 认 为 质 朴 与 文 饰 应 比 例 恰 当 , 然 后 才 可 以 成 为 君 子 , 否 则“ , 。”(《论语》)(3)在《劝学》中,“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11.(2023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雍也》告诉我们,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内应该保持质朴品性,在外应该讲礼貌、懂学问,不可偏废,否则“ , ”。(2)音乐可闻不可睹,苏轼、李贺都借助“蛟”来侧而表现音乐的感染力,如《赤壁赋》中“ ”一句表现箫声的悲凉,《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表现箜篌的动听,可谓形神兼备。(3)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两句,描绘了扬州城绮丽的风光;而姜夔《扬州慢》中“ , ”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扬州城萧条冷落的景象。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岳飞在《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说“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亦有同样表达:“ , ?”(2)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 , ,成一家之言。”(3)王实甫善于化用前人句意,如“ , ”两句应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中化来。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华立于泰山之顶等待日出,当看到天空出现奇幻变化时,他不由吟诵出姚鼐《登泰山记》中关于日出前景象的句子:“ , 。”(2)苏轼常用“舟船”场景刻画人物,如在《赤壁赋》中,以“ ”突出曹操英雄气概;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用“ ”表现周瑜盖世功业。(3)管乐器和弦乐器是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古诗文会直接提及古代的弦乐器,仅魏晋时期就有不少这样的句子,如“ , ”。14.(2023高三上·天宁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 , ”,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的目的作铺垫。(2)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 , 。”也是对当时在士大夫阶层盛行的庄子虚无主义思想的批判。(3)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景象的句子是:“ , 。”15.(2023高三上·湖南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缤纷的落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飘零的落花中,或弥漫着春光流逝的伤感,或寄寓着青春不再的失落,或抒发了美人迟暮的感慨。如: , 。(2)《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的诗句是: ,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16.(2023高三上·鸡西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是“ , ”,两者异曲同工。(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游并考查石钟山,对前人有关石钟山的命名进行了分析,批评了“ , ”的错误做法,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严谨的求实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 ”两句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4)《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境遇的名句是: , 。(5)《劝学》设喻取譬层出不穷,比如以“ , ”之喻,引出广泛学习且省察自己就会见识通明且行为无过错的论断,更有说服力。17.(2023高三上·梅江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是用霍去病战胜匈奴、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 ”是写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败逃中回头北望的惨败情状。(3)《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认为只要自己的著作能够传遍全天下,那么“ , ”也不后悔。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饮中八仙歌》勾勒出酒中八仙的群像,而文人与酒确有着不解之缘。因受门阀制度的压抑,满怀愤懑的鲍照想要以酒来宽慰自己,“ ,举杯断绝歌《拟行路难》”: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醇酒与美景中自得其乐,他能够“ ,眄庭柯以怡颜”;与朋友推杯交盏的李白不看重富贵的生活,只愿久处醉乡不愿清醒,“ , ;款待来客的杜甫酒意渐浓,兴致渐高,他不禁发出“肯与邻翁相对饮 ,”;贬谪于浔阳的白居易面对美景,只能以独自饮酒来排遣沦落之情,“ , ”;而在泛舟赤壁的苏轼笔下,“一世之雄”的曹操有着“ ,横槊赋诗”的英姿。19.(2023高三上·青羊开学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学而》中“ , ”两句,表明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也不恼怒,也就算得上是有才德的人了。(2)诸葛亮《出师表》中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向“良实”之人询问,然后再施行,达到的效果是“ , 。(3)《岳阳楼记》中“ , ”两句,表明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治理成果斐然。(4)《桃花源记》中“ , ”使用借代手法,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宁。(5)《醉翁亭记》中“ , ”两句,交代了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20.(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 , ”。(3)《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 ”。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山居秋瞑》中由写景转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 , 。(2)《朝天子·咏喇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 , 。(3)《苏幕遮·燎沉香》中“ , ”两句,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以虚构的梦境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4)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5)王国维描述学术研究的“第三重境界”时,借用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 。 , , ”。(6)《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7)《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 , , ”加以概括,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8)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9)《报任安书》中先写古来富贵之人名声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引出了“ ”的观点。(10)王勃《滕王阁序》中“ , ”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22.(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常用“六合”“八荒”来指代天下,如在贾谊《过秦论》中有“ ”“ ,"两句。(2)归有光《项脊轩志》中“ , ”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时卧时起,时而吟唱,时而静坐的情景。(3)黄庭坚在太和县令任上,有志难伸,孤独寂寞,“ , ”两句想象自己辞官归隐后,坐在船上,吹着笛子,永诀机心。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词精到的两句是:“ , 。”(2)《书愤》中陆游曾用“ , ”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3)《锦瑟》中以“ , ”起兴,且兴中含比,引出诗人韶华已逝的慨叹。24.(2023高三上·章贡开学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 。”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3)古诗中“鸥”这一意象,有暗示“了无心机”之意,有表达高洁孤傲之情,也常用于传达漂泊无依之感,如:“ , 。”25.(2023高三上·南京月考)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描写苏轼任凭小舟漂荡在浩瀚江面上的两句是“ , ”。(2)《阿房宫赋》中“ , ”两句用强烈的诘问指责了秦统 治者对老百姓极力搜刮,自己却奢靡浪费的行为。(3)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如归有光“ ”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但“ ” 。26.(2024高三上·湖南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是诗人从梦中惊醒后看到眼前只有枕席而产生的关于人世间的联想。(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3)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如果一味赂秦求保,就会陷入“ , ”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难免灭亡。27.名篇名句默写(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先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在厄境中奋起的事例,后总结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是“ , ”。(3)“鹧鸪”是一个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渲染闺阁愁怨,或寄托羁旅相思,或抒发兴亡之叹, “ , ”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2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 , ”两句均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鹏鸟体形硕大无比。(2)杜甫《望岳》中“ , ”两句,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巍峨。(3)李煜《虞美人》以一句无理之问“ ”开篇,接下来春天的消息随即引发词人“ ”的嗟叹。29.名篇名句默写①《黄冈竹楼记》“ , ”两句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②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意思相似。③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④《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的句子是: , 。⑤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长久下去”的句子是: , 。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 ”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⑦《归去来兮辞》中“ , ”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⑧《陈情表》用“ , ”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30.名篇名句默写(1)岳飞在《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中说“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亦有同样表达:“ , ?”(2)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 , ,成一家之言。”(3)王实甫善于化用前人句意,如“ , ”两句应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中化来。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或易漏的字有:弘,鉴,亦,也。故答案为:(1)第1空、士不可以不弘毅第2空、任重而道远(2)第1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第2空、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第1空、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第2空、可怜春半不还家【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明确考试的篇目,对句子准确理解,做题时留意诗歌的出处以及语境,这需要平时多积累,重要的一点避免易错字。2.【答案】(1)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2)烟笼寒水月笼沙;主人下马客在船(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箪、稚、携、笼。故答案为:(1)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2)烟笼寒水月笼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3)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3.【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绳、绳、豪。故答案为:(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4.【答案】(1)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与枕藉乎舟中(2)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藉、飘飖、苍茫、材。故答案为:(1)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与枕藉乎舟中(2)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5.【答案】(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5)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遗、跬、至、沂、舞雩。故答案为:(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5)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6.【答案】(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冯”“幽”“樗蒲”。故答案为:(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7.【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已”“谏”“逸豫”“毋”“以”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故答案为:(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8.【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散入珠帘湿罗幕;瀚海阑干百丈冰(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中原干戈古亦闻【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铛”“砾”“阑”“寥”“霄”。故答案为:(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散入珠帘湿罗幕;瀚海阑干百丈冰(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9.【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知、鼎、铛、砾、舫、唯。故答案为:(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认真审题,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10.【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慎”“史”“须臾”等。故答案为:(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11.【答案】(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舞幽壑之潜蛟;老鱼跳波瘦蛟舞(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壑、潜蛟、蛟、厌。故答案为:(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舞幽壑之潜蛟老鱼跳波瘦蛟舞(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2.【答案】(1)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缨、缚、染、霜。故答案为:(1)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3.【答案】(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舳舻千里;樯橹灰飞烟灭(3)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须臾、采、舳舻、樯橹、嘉宾、瑟、笙。故答案为:(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舳舻千里樯橹灰飞烟灭(3)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4.【答案】(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陛、固、虚诞、殇、斑驳。故答案为:(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15.【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情、哺、繁、鬓、潦、浊。故答案为:(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16.【答案】(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故答案为: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重点字:焉)(2)抓住关键信息“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严谨的求实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答案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重点字:臆)(3)抓住关键信息“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故答案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折)(4)抓住关键信息“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境遇的名句”,故答案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5)抓住关键信息“引出广泛学习且省察自己就会见识通明且行为无过错的论断,更有说服力”,故答案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重点字: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17.【答案】(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胥、仓皇、偿、辱、戮。故答案为:(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8.【答案】酌酒以自宽;引壶觞以自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隔篱呼取尽余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酾酒临江【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易错字:觞、馔、酾故答案为:酌酒以自宽;引壶觞以自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隔篱呼取尽余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酾酒临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19.【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易错字: 愠 、 裨 、 具 、 髫 、 辄故答案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20.【答案】(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根据语境 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可得出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2)根据语境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可得出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3)根据语境 《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可得出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21.【答案】(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3)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4)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7)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知识点】理解性默写22.【答案】(1)履至尊而制六合;并吞八荒之心(2)偃仰啸歌;冥然兀坐(3)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易错字:履、冥故答案为:履至尊而制六合、并吞八荒之心;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23.【答案】(1)其文约;其辞微(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知识点】理解性默写24.【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故答案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重点字:岫)(2)抓住关键信息“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故答案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重点字:臆)(3)抓住关键信息“有暗示“了无心机”之意,有表达高洁孤傲之情,也常用于传达漂泊无依之感”,故答案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重点字:鸥)【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25.【答案】(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松菊犹存【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描写苏轼任凭小舟漂荡在浩瀚江面上的两句”,故答案为: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重点字:凌)(2)抓住关键信息“用强烈的诘问指责了秦统 治者对老百姓极力搜刮,自己却奢靡浪费的行为”,故答案为: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重点字:锱、铢)(3)抓住关键信息“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故答案为: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抓住关键信息“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故答案为:松菊犹存。(重点字:杂)【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26.【答案】(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诗人从梦中惊醒后看到眼前只有枕席而产生的关于人世间的联想”,故答案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重点字:亦)(2)抓住关键信息“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故答案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3)抓住关键信息“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国家难免灭亡”,故答案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重点字:愈)【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27.【答案】(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3)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跬”“帖”“襦 ”“鹧”的书写。故答案为:(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2)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3)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28.【答案】(1)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翼、割、堪。故答案为:(1)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29.【答案】远吞山光;平挹江濑;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①抓住关键信息“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故答案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重点字:濑)②抓住关键信息“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意思相似”,故答案为: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重点字:隅)③抓住关键信息“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故答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重点字:鹜)④抓住关键信息“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的句子”,故答案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重点字:寡)⑤抓住关键信息“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长久下去”的句子”,故答案为: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重点字:矜)⑥抓住关键信息“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故答案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重点字:殇)⑦抓住关键信息“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故答案为: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夫天命复奚疑。(重点字:奚)⑧抓住关键信息“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故答案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重点字: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30.【答案】(1)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故答案为: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重点字:缚)(2)抓住关键信息“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故答案为: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重点字:究)(3)抓住关键信息“应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中化来”,故答案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重点字:染)【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1 / 1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名篇名句——一般性默写 考点专练(二)一、默写1.(2023·长沙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论语·泰伯》里的一句话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说道:“ , 。”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 , ”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3)《红楼梦》里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写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悲泣春花,悲哀命运,《葬花吟》也是她的墓志铭。而借花来表达悲凉的情感,在唐诗宋词里多次出现,例如:“ ,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或易漏的字有:弘,鉴,亦,也。故答案为:(1)第1空、士不可以不弘毅第2空、任重而道远(2)第1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第2空、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第1空、示例一:昨夜闲潭梦落花第2空、可怜春半不还家【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明确考试的篇目,对句子准确理解,做题时留意诗歌的出处以及语境,这需要平时多积累,重要的一点避免易错字。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妇孺支持家人田间劳作的两句诗是“ , 。”(2)互文指“参互成文,合而见义”,是古诗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如杜牧《泊秦淮》中的“ ”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3)“玉龙”是传说中的神龙,在古代诗歌中常作为意象出现,可喻雪,喻泉水,喻剑,喻桥……李贺就在《雁门太守行》中写过“ , ”。【答案】(1)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2)烟笼寒水月笼沙;主人下马客在船(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箪、稚、携、笼。故答案为:(1) 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2)烟笼寒水月笼沙 主人下马客在船(3)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 , ”两句以墨线和磨刀石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学习可以提升完善自我的道理。(2)“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这副对联与韩愈《马说》中“ , ”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写出了“人杰地灵”的特点,让人不由联想到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人才、英雄。【答案】(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绳、绳、豪。故答案为:(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三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壬戌之秋,苏轼“ ”,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赤壁夜景,最后与客“ ”,不知不觉东方已露出白色曙光。(2)高适的《燕歌行》中写战场后方遍地动荡,绝域苍茫,呈现出宏阔视野的两句是:“ , ”(3)“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你遭遇挫折时,可用“ , ”这两句诗来安慰自己。【答案】(1)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与枕藉乎舟中(2)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藉、飘飖、苍茫、材。故答案为:(1)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相与枕藉乎舟中(2)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5.(2023高三上·顺德月考)默写(1)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师说》中韩愈的评价来说,可谓“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 ”。(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月亮时圆时缺,“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的原因是“ ,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 。”【答案】(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5)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遗、跬、至、沂、舞雩。故答案为:(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5)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6.(2022高三上·顺德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赤壁赋》中“ ”和“ ”两句均用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乘着一叶扁舟随波漂荡的自由畅快之感。(2)《道德经》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一句,提醒我们要看到“无”的作用。在《琵琶行》中,白居易直接点出“无”胜于“有”的句子是∶ , 。(3)清代文学家刘熙载曾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以自然界的云雾烟霞状写山高的句子在诗词文赋中屡见不鲜,如 , ”。【答案】(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冯”“幽”“樗蒲”。故答案为:(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3)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7.(2022高三上·禅城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 ,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 , ”。【答案】(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已”“谏”“逸豫”“毋”“以”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故答案为:(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8.(2023高三下·西安模拟)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红楼梦》中,“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出了薛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一句将描写的视线由帐外转到帐内,场景再次移到帐外时,作者又用“ ”一句将视线延伸至广远的沙漠。(3)“干”是盾牌,“戈”是长柄兵器,两字相合泛指武器,也代指战争或动武。古人常在诗词中用到这一组意象,如“ , ”。【答案】(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散入珠帘湿罗幕;瀚海阑干百丈冰(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中原干戈古亦闻【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铛”“砾”“阑”“寥”“霄”。故答案为:(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散入珠帘湿罗幕;瀚海阑干百丈冰(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9.(2024高三上·南京模拟)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写出了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3)白居易《琵琶行》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 ,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知、鼎、铛、砾、舫、唯。故答案为:(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认真审题,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10.(2023高三上·韶关月考)根据情境,补写下列空缺部分。(1)孔子对好学有自己的标准,阐述说话谨慎,做事敏捷,并且向有道德的人看齐的两句是: , 。(《论语》)(2)孔 子 认 为 质 朴 与 文 饰 应 比 例 恰 当 , 然 后 才 可 以 成 为 君 子 , 否 则“ , 。”(《论语》)(3)在《劝学》中,“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答案】(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慎”“史”“须臾”等。故答案为:(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11.(2023高三上·青岛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雍也》告诉我们,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内应该保持质朴品性,在外应该讲礼貌、懂学问,不可偏废,否则“ , ”。(2)音乐可闻不可睹,苏轼、李贺都借助“蛟”来侧而表现音乐的感染力,如《赤壁赋》中“ ”一句表现箫声的悲凉,《李凭箜篌引》中“ ”,一句表现箜篌的动听,可谓形神兼备。(3)杜牧《赠别》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两句,描绘了扬州城绮丽的风光;而姜夔《扬州慢》中“ , ”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扬州城萧条冷落的景象。【答案】(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舞幽壑之潜蛟;老鱼跳波瘦蛟舞(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壑、潜蛟、蛟、厌。故答案为:(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舞幽壑之潜蛟老鱼跳波瘦蛟舞(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岳飞在《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说“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亦有同样表达:“ , ?”(2)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 , ,成一家之言。”(3)王实甫善于化用前人句意,如“ , ”两句应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中化来。【答案】(1)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缨、缚、染、霜。故答案为:(1)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华立于泰山之顶等待日出,当看到天空出现奇幻变化时,他不由吟诵出姚鼐《登泰山记》中关于日出前景象的句子:“ , 。”(2)苏轼常用“舟船”场景刻画人物,如在《赤壁赋》中,以“ ”突出曹操英雄气概;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用“ ”表现周瑜盖世功业。(3)管乐器和弦乐器是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古诗文会直接提及古代的弦乐器,仅魏晋时期就有不少这样的句子,如“ , ”。【答案】(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舳舻千里;樯橹灰飞烟灭(3)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须臾、采、舳舻、樯橹、嘉宾、瑟、笙。故答案为:(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2)舳舻千里樯橹灰飞烟灭(3)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4.(2023高三上·天宁开学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 , ”,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的目的作铺垫。(2)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表明自己关于生和死,长寿和短命的观点的句子:“ , 。”也是对当时在士大夫阶层盛行的庄子虚无主义思想的批判。(3)在《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景象的句子是:“ , 。”【答案】(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陛、固、虚诞、殇、斑驳。故答案为:(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15.(2023高三上·湖南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缤纷的落花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飘零的落花中,或弥漫着春光流逝的伤感,或寄寓着青春不再的失落,或抒发了美人迟暮的感慨。如: , 。(2)《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心情的诗句是: , 。(3)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 。【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情、哺、繁、鬓、潦、浊。故答案为:(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2)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16.(2023高三上·鸡西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是“ , ”,两者异曲同工。(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夜游并考查石钟山,对前人有关石钟山的命名进行了分析,批评了“ , ”的错误做法,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严谨的求实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 , ”两句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4)《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境遇的名句是: , 。(5)《劝学》设喻取譬层出不穷,比如以“ , ”之喻,引出广泛学习且省察自己就会见识通明且行为无过错的论断,更有说服力。【答案】(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故答案为: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重点字:焉)(2)抓住关键信息“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严谨的求实精神,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故答案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重点字:臆)(3)抓住关键信息“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展现出一个傲岸不羁的诗人形象”,故答案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重点字:折)(4)抓住关键信息“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的境遇的名句”,故答案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重点字:作)(5)抓住关键信息“引出广泛学习且省察自己就会见识通明且行为无过错的论断,更有说服力”,故答案为:(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重点字:砺)【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17.(2023高三上·梅江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是用霍去病战胜匈奴、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 ”是写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败逃中回头北望的惨败情状。(3)《报任安书(节选)》中,作者认为只要自己的著作能够传遍全天下,那么“ , ”也不后悔。【答案】(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胥、仓皇、偿、辱、戮。故答案为:(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饮中八仙歌》勾勒出酒中八仙的群像,而文人与酒确有着不解之缘。因受门阀制度的压抑,满怀愤懑的鲍照想要以酒来宽慰自己,“ ,举杯断绝歌《拟行路难》”:归隐田园的陶渊明在醇酒与美景中自得其乐,他能够“ ,眄庭柯以怡颜”;与朋友推杯交盏的李白不看重富贵的生活,只愿久处醉乡不愿清醒,“ , ;款待来客的杜甫酒意渐浓,兴致渐高,他不禁发出“肯与邻翁相对饮 ,”;贬谪于浔阳的白居易面对美景,只能以独自饮酒来排遣沦落之情,“ , ”;而在泛舟赤壁的苏轼笔下,“一世之雄”的曹操有着“ ,横槊赋诗”的英姿。【答案】酌酒以自宽;引壶觞以自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隔篱呼取尽余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酾酒临江【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易错字:觞、馔、酾故答案为:酌酒以自宽;引壶觞以自酌;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隔篱呼取尽余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酾酒临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19.(2023高三上·青羊开学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学而》中“ , ”两句,表明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也不恼怒,也就算得上是有才德的人了。(2)诸葛亮《出师表》中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向“良实”之人询问,然后再施行,达到的效果是“ , 。(3)《岳阳楼记》中“ , ”两句,表明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治理成果斐然。(4)《桃花源记》中“ , ”使用借代手法,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幸福安宁。(5)《醉翁亭记》中“ , ”两句,交代了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答案】(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易错字: 愠 、 裨 、 具 、 髫 、 辄故答案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20.(2023高三上·长春开学考)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1)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 ”。(2)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 , ”。(3)《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 ”。【答案】(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根据语境 宋代爱国名将宗泽因朝廷掣肘,没有机会北渡黄河与金兵作战。相传他在临终之际慨叹壮志未酬,仍在吟咏杜甫《蜀相》中的名句 可得出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2)根据语境绍兴很多桥的命名都有典故。“题扇桥”相传是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的地方,“杏卖桥”则得名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诗句可得出 小楼一夜听春雨 ; 深巷明朝卖杏花(3)根据语境 《青玉案·元夕》中写出女子盛装观灯情态的句子是 可得出 蛾儿雪柳黄金缕 ; 笑语盈盈暗香去【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2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山居秋瞑》中由写景转写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的诗句是: , 。(2)《朝天子·咏喇叭》形象地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 , , 。(3)《苏幕遮·燎沉香》中“ , ”两句,即梦中划小舟入莲花塘中,以虚构的梦境作结,虽虚而实,变幻莫测。(4)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 ”;而北望故都,又“ ”,视线常被遮断。(5)王国维描述学术研究的“第三重境界”时,借用了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 。 , , ”。(6)《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7)《种树郭橐驼传》中,对“养人”之不善,文章先简要地用“ , , ”加以概括,这与上文“他植者”养树管理之不善相呼应。(8)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9)《报任安书》中先写古来富贵之人名声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引出了“ ”的观点。(10)王勃《滕王阁序》中“ , ”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答案】(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3)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4)中间多少行人泪;可怜无数山(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7)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8)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知识点】理解性默写22.(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人常用“六合”“八荒”来指代天下,如在贾谊《过秦论》中有“ ”“ ,"两句。(2)归有光《项脊轩志》中“ , ”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时卧时起,时而吟唱,时而静坐的情景。(3)黄庭坚在太和县令任上,有志难伸,孤独寂寞,“ , ”两句想象自己辞官归隐后,坐在船上,吹着笛子,永诀机心。【答案】(1)履至尊而制六合;并吞八荒之心(2)偃仰啸歌;冥然兀坐(3)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易错字:履、冥故答案为:履至尊而制六合、并吞八荒之心;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审题,定位正确的句子,写完后反复检查易错字,尤其是难写字、易混字、通假字、虚词2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用词精到的两句是:“ , 。”(2)《书愤》中陆游曾用“ , ”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3)《锦瑟》中以“ , ”起兴,且兴中含比,引出诗人韶华已逝的慨叹。【答案】(1)其文约;其辞微(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知识点】理解性默写24.(2023高三上·章贡开学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去来兮辞》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2)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 。”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3)古诗中“鸥”这一意象,有暗示“了无心机”之意,有表达高洁孤傲之情,也常用于传达漂泊无依之感,如:“ , 。”【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用“云”和“鸟”喻说诗人由出仕而归隐的心路历程,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故答案为: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重点字:岫)(2)抓住关键信息“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务实精神”,故答案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重点字:臆)(3)抓住关键信息“有暗示“了无心机”之意,有表达高洁孤傲之情,也常用于传达漂泊无依之感”,故答案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重点字:鸥)【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25.(2023高三上·南京月考)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描写苏轼任凭小舟漂荡在浩瀚江面上的两句是“ , ”。(2)《阿房宫赋》中“ , ”两句用强烈的诘问指责了秦统 治者对老百姓极力搜刮,自己却奢靡浪费的行为。(3)古诗文中出现的植物常和文人的志趣有关。如归有光“ ”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但“ ” 。【答案】(1)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松菊犹存【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描写苏轼任凭小舟漂荡在浩瀚江面上的两句”,故答案为: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重点字:凌)(2)抓住关键信息“用强烈的诘问指责了秦统 治者对老百姓极力搜刮,自己却奢靡浪费的行为”,故答案为: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重点字:锱、铢)(3)抓住关键信息“使得“旧时栏楣,亦遂增胜”,故答案为: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抓住关键信息“陶渊明的隐居环境虽“三径就荒”,故答案为:松菊犹存。(重点字:杂)【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26.(2024高三上·湖南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两句,是诗人从梦中惊醒后看到眼前只有枕席而产生的关于人世间的联想。(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 ”两句,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3)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如果一味赂秦求保,就会陷入“ , ”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难免灭亡。【答案】(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诗人从梦中惊醒后看到眼前只有枕席而产生的关于人世间的联想”,故答案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重点字:亦)(2)抓住关键信息“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故答案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重点字:鉴)(3)抓住关键信息“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国家难免灭亡”,故答案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重点字:愈)【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27.名篇名句默写(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2)司马迁在《报任安书(节选)》中,先列举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在厄境中奋起的事例,后总结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是“ , ”。(3)“鹧鸪”是一个在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渲染闺阁愁怨,或寄托羁旅相思,或抒发兴亡之叹, “ , ”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答案】(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3)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跬”“帖”“襦 ”“鹧”的书写。故答案为:(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2)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3)新帖绣罗襦 双双金鹧鸪【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28.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 , ”两句均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出鹏鸟体形硕大无比。(2)杜甫《望岳》中“ , ”两句,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高大巍峨。(3)李煜《虞美人》以一句无理之问“ ”开篇,接下来春天的消息随即引发词人“ ”的嗟叹。【答案】(1)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翼、割、堪。故答案为:(1)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3)春花秋月何时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29.名篇名句默写①《黄冈竹楼记》“ , ”两句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②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意思相似。③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 。④《季氏将伐颛臾》中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的句子是: , 。⑤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长久下去”的句子是: , 。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 , ”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⑦《归去来兮辞》中“ , ”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⑧《陈情表》用“ , ”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答案】远吞山光;平挹江濑;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①抓住关键信息“写竹楼所见,一远一近把竹楼与远山、近江的关系写活了”,故答案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重点字:濑)②抓住关键信息“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表达的意思相似”,故答案为:东隅已逝,桑榆非晚。(重点字:隅)③抓住关键信息“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故答案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重点字:鹜)④抓住关键信息“谈及国家治理时要处理好贫富悬殊的问题,否则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定的句子”,故答案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重点字:寡)⑤抓住关键信息“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长久下去”的句子”,故答案为: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重点字:矜)⑥抓住关键信息“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故答案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重点字:殇)⑦抓住关键信息“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故答案为:乐夫天命复奚疑,乐夫天命复奚疑。(重点字:奚)⑧抓住关键信息“表明自己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故答案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重点字:僮)【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30.名篇名句默写(1)岳飞在《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中说“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亦有同样表达:“ , ?”(2)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 , ,成一家之言。”(3)王实甫善于化用前人句意,如“ , ”两句应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中化来。【答案】(1)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知识点】理解性默写【解析】【分析】(1)抓住关键信息“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故答案为: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重点字:缚)(2)抓住关键信息“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故答案为: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重点字:究)(3)抓住关键信息“应从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中化来”,故答案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重点字:染)【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名篇名句——一般性默写 考点专练(二)(学生版).docx 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名篇名句——一般性默写 考点专练(二)(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