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电与磁 教案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①认识电流的磁效应;②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③会利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线圈上的电流方向。2.科学思维通过探究过程,进一步体会科学探究方法。3.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电流的磁效应;教学难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并总结得出简单的安培定则。三、教学分析《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奥斯特实验,把小磁针放在指导线的下方,通过观察导线通电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新课带电体和磁体有哪些相似的性质这些相似是一种巧合,还是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呢?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活动2【活动】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电流的磁效应1.【奥斯特实验】(学生小组实验):沿着静止的小磁针方向,把一导线水平放置在它的正上方,最好是铜导线,因为它能够不受磁场的影响。动手过程中思考(1)通电时小磁针_______发生偏转(选填“会”或“不会”);(2)断电时小磁针转回到指南北的方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电电流方向相反,小磁针偏转方向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析。【分析】(1)小磁针偏转→受到了磁力的作用;(2)由磁场的基本的性质可判断出小磁针处于某个磁场中;(3)导线通有电流,小磁针就偏转,断开电流,又会恢复原来的状态;说明是通电导线产生了磁场,即通电直导线产生了磁场。活动3【讲授】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电流的磁效应【结论】1.电流周围能够产生磁场。(板书课题)3.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4.规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活动4【活动】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手电筒在通电时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动?这是因为磁场太弱了。如果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就做成了螺线管(线圈),各条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2.【介绍】: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演示实验1: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1)向学生介绍螺线管磁场演示仪的构造,线圈的位置,(铁屑)小磁针的均匀分布情况等。(2)多媒体课件展示(3)把它与条形磁体的(铁屑)小磁针分布进行对比。【演示实验2:探究通电螺线的磁场方向与电流关系】(1)在螺线管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观察小磁针的方向是否也随着偏转。(2)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磁场的方向。(3)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发生改变。【现象】当电流方向改变时,小磁针的方向也随着发生偏转;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的方向正好相反。通过动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进行分析。活动5【讲授】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结论】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结论】1、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活动6【活动】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三)安培定则【学生活动】:自主学习126页-127页总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规定引出活动7【讲授】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