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9月江苏高考数学信息会数学电子稿08年9月江苏高考数学信息会数学电子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8年9月江苏高考数学信息会数学电子稿08年9月江苏高考数学信息会数学电子稿

资源简介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江苏卷)解读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若函数最小正周期为,则  ▲  .
2.若将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一种各面上分别标有1,2,3,4,5,6个点的正方体玩具),先后抛掷两次,则出现向上的点数之和为4的概率是  ▲  .
3.若将复数表示为是虚数单位)的形式,则  ▲  .
4.若集合,则中有  ▲  个元素
5.已知向量a和b的夹角为,则 ▲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是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均大于2的点构成的区域,是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1的点构成的区域,向中随机投一点,则落入中的概率 ▲
7.某地区为了解70~80岁老人的日平均睡眠时间(单位:h),随机选择了50位老人进行调查。下表是这50位老人日睡眠时间的频率分布表。
序号
(i)
分组
(睡眠时间)
组中值
(Gi)
频数
(人数)
频率
(Fi )
1
[4,5)
4.5
6
0.12
2
[5,6)
5.5
10
0.20
3
[6,7)
6.5
20
0.40
4
[7,8)
7.5
10
0.20
5
[8,9]
8.5
4
0.08
8.设直线是曲线的一条切线,则实数b= ▲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为,点P(0,p)在线段AO上(异于端点),设均为非零实数,设直线分别与边交于点,某同学已正确求得的方程:,请你完成直线的方程: ( ▲ )
10.将全体正整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n行()从左向右的第3个数为 ▲
11. ▲
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焦距为2,以O为圆心,为半径的圆,过点作圆的两切线互相垂直,则离心率= ▲
13.若,则的最大值 ▲
14.对于总有成立,则= ▲
1至4题,以课本题为原型,最多作1个变化,考查1个知识点。
5,考查向量模的运算,数量积的运算:
解法一:

解法二:几何意义,余弦定理
取自必修4习题2.4练习2
6.考查二元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几何概型,要求将文字语言提供的数学材料转化为图形,对数学语言的阅读能力有一定要求,取自必修3中3.3例1(P101)
7.考查算法流程图,求数据的总体特征数(加权平均数)。考查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对数学符号语言的阅读能力有一定要求,阅读量较大,取自必修3中2.3.1例2(P64)
8.考查导数知识,切线方程的求法,(依据斜率先求切点),取自选修1-1中3.2.1练习3.4(P69)
9.考查直线方程的知识,考查类比推理,特殊化方法 背景:直线系方程
AB方程,CF方程
经过定点F的直线系方程
令,得。经整理得。
10.考查归纳推理,背景:二阶等差数列
思路1:从前n-1行的数字个数入手,后续第3个数
思路2:6,9,13,18…为自然数数列的子集,二阶等差数列,设
解出
评分要求:答案的等阶形式都认为正确1+2+3+…+(n-1)+3
取自选修1-2中习题2.1.1(P41)复习题6(P53)
11.考查基本不等式
12.考查椭圆的基本性质
13.考查用解析法研究图形性质,圆的方程等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背景:阿波罗尼斯圆
取A(-1,0) B(1,0) C(x,y)
化简得
圆半径,纵坐标最大值,
取自必修2中习题2.2(1)练习10(P103)
14.考查运用导数知识研究函数性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法一:得
,令得
因此
解法二:由①,
又因此
解法三:恒成立
时,
时,所以。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轴为始边做两个锐角,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交于两点,已知的横坐标分别为
(1)求的值(2)求的值。
本小题主要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以及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4分。
解:(1)由已知条件及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
因为锐角,故,从而
同理可得。 …………2分
因此。 …………2分
所以 …………2分
…………2分
(2) …………2分
…………2分
又,故,从而由
得。
16.在四面体中,,且分别是的中点,
求证:(1)直线面
(2)面面
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证明能力。满分14分。
证明:(1)在中,因为E、F分别是AB、BD的中点,所以EF∥AD …………2分
又AD平面ACD,EF平面ACD,所以直线EF∥平面ACD …………3分
(2)在中,因为AD⊥BD,EF∥AD,所以EF⊥BD …………2分
在中,因为CD=CB,F为BD的中点,所以CF⊥BD …………2分
因为EF平面EFC,CF平面EFC,EF与CF交于点F,所以BD⊥平面EFC
…………3分
又因为BD平面BCD,所以平面EFC⊥平面BCD …………2分
17.某地有三家工厂,分别位于矩形的顶点及的中点处,已知,为了处理三家工厂的污水,现要在矩形的区域上(含边界),且与等距离的一点处建造一个污水处理厂,并铺设排污管道,设排污管道的总长为
(1)按下列要求写出函数关系式:
①设,将表示成的函数关系式
②设,将表示成的函数关系式
(2)请你选用(1)中的一个函数关系式,确定污水处理厂的位置,使三条排污管道总长度最短。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解三角形、导数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学建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分14分。
解:(1)(i)如图,延长PO交AB于点Q
由题设可知
在中,,所以。又易知,故y用表示的函数为 …………3分
(ii)由题设可知,在中,,则显然,所以,y用x表示的函数为 …………3分
(2)选用(1)中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符合要求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因为,
所以 …………3分
由得。因,故 …………2分
当时,;当时,,所以函数y在时取得极小值,这个极小值就是函数y在上的最小值。
当时,。
因此,当污水处理厂建在矩形区域内且到A、B两点的距离均为时,铺设的排污管道的总长度最短。 …………3分
解法二:由(1),,令
设是单位圆O的弧上的动点。A(0,2),k为AM的斜率。
…………3分
当且仅当AM与圆O外切时,k最大,y取最小值。此时 …………3分
时,y取最小值。故当时,管道总长度最短。 …………2分
解法三:由(1),
两边平方,移项化简得: (**)
…………3分
解得 …………2分
将代入(**)式,解出
因此,当时,管道总长度最短。 …………3分
解法四:选用(1)中的函数关系,来确定符合要求的污水处理厂的位置。设,化简得(*)
…………3分
解得 …………2分
因此,当时,y 取最小值。

故当时,管道总长度最短。 …………3分
18.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两坐标轴有三个交点,经过这三个交点的圆记为。求:
(1)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圆的方程
(3)问圆是否经过某定点(其坐标与无关)?请证明你的结论。
本小题主要考查含有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圆的方程以及曲线过定点等有关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满分16分。
解:(1)显然b≠0,否则,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两个坐标轴只有两个交点(0,0),(-2,0),这与题设不符。 …………2分
由b≠0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有一个非原点的交点(0,b),故它与x轴必有两个交点,从而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因此方程的判别式4-4b>0,即b<1。
所以,b的取值范围是(-∞,0)∪(0,1) …………2分
(2)由方程,得。于是,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是 …………2分
设圆C的方程为。因圆C过上述三点,将它们的坐标分别代入圆C的方程,得
…………3分
解上述方程组,因b≠0,得
所以,圆C的方程为 …………3分
(3)圆C过定点,证明如下: …………2分
假设圆C过定点(x0,y0)(x0,y0不依赖于b),将该点的坐标代入圆C的方程,并变形为 (*)
为使(*)式对所有满足b<1(b≠0)的b都成立,必须有,结合(*)式得
解得
经检验知,点均在圆C上,因此圆C 过定点。 …………2分
19.(1)设是各项均不为零的()项等差数列,且公差,若将此数列删去某一项后得到的数列(按原来的顺序)是等比数列.
(i)当时,求的数值;
(ii)求的所有可能值.
(2)求证:对于给定的正整数(),存在一个各项及公差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其中任意三项(按原来的顺序)都不能组成等比数列.
本小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考查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分析及论证的能力。满分16分。
解:首先证明一个“基本事实”:
一个等差数列中,若有连续三项成等比数列,则这个数列的公差d0=0.
事实上,设这个数列中的连续三项a- d0,a,a+ d0成等比数列,则

由此得d0=0。
(1)(ⅰ)当n=4时,由于数列的公差,故由基本事实只可能删去或,
…………2分
若删去,则由成等比数列,得,因,故由上式得 ,即。此时,数列为-4d,-3d,-2d,-d,满足题设。
…………2分
若删去,则成等比数列,得。因,故由上式得,即。此时,数列为d,2d,3d,4d,满足题设。
综上,得或。 …………2分
(ii)当n≥6时,则从满足题设的数列中删去一项后得到的数列,必有原数列中的连续三项,从而这三项既成等差数列又成等比数列,故由“基本事实”知,数列的公差必为0,这与题设矛盾。所以满足题设的数列的项数。又因题设,故n=4或5。 …………2分
当n=4时,由(i)中的讨论知存在满足题设的数列。 …………2分
当n=5时,若存在满足题设的数列,则由“基本事实”知,删去的项只能是,从而成等比数列,故
,及。
分别简化上述两个等式,得及,故d=0,矛盾。因此,不存在满足题设的项数为5的等差数列。
综上可知,n只能为4。 …………2分
(2)假设对于某个正整数n,存在一个公差为d的n项等差数列,其中三项成等比数列,这里,则有

化简得 (*)
由知,与或同时为0,或同时不为0。
若,且,则有,
即,得,从而,与题设矛盾。
因此,与同时不为0,所以由(*)得
…………2分
因为均为非负整数,所以上式右边为有理数,从而为有理数。
于是,对于任意的正整数,只要为无理数,则相应的数列就是满足题意要求的数列。
例如取,那么,n项数列1,,,……,满足要求。
…………2分
解法二:不失一般性,任何一个等差数列首项均可将首项变为1,故可设等差数列首项为1,公差为d,前n+1项依次为
1,1+d,1+2d,……,1+nd;
从中任取三项,共有种不同的取法。
设每一种取法得出的三项都成等比数列。不妨设方程最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由此得出的d值不多于个。而,可取无穷多个值。因此一定存在(无穷)个d,使等差数列1,1+d,1+2d,……,1+nd,其中任意三项都不能组成等比数列。
20.已知函数,(为常数).函数定义为:对每个给定的实数,
(1)求对所有实数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用表示);
(2)设是两个实数,满足,且.若,求证: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增区间的长度之和为(闭区间的长度定义为)
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的概念、性质、图象以及命题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满分16分。
解:(1)由的定义可知,(对所有实数)
等价于(对所有实数), …………2分
这又等价于,即
对所有实数均成立. (*)…………2分
易知函数的最大值为,
故(*)等价于,即,这就是所求的充分必要条件。
…………2分
(2)分两种情形讨论
(i)当时, …………1分
由(1)知(对所有实数)
则由及易知, 再由的单调性可知,函数在区间上的单调增区间的长度为(参见示意图1) …………2分
(ii)时,不妨设,则,于是
当时,有,从而;
当时,有,从而 ; …………2分
当时,,及,由方程
解得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 ⑴
…………2分
显然,
这表明在与之间。由⑴易知

综上可知,在区间上, (参见示意图2) …………2分
故由函数及的单调性可知,在区间上的单调增区间的长度之和为,由于,即,得

故由⑴、⑵得 …………1分
综合(i)(ii)可知,在区间上的单调增区间的长度和为。
解法二:设
则与有相同的属性。
(1)
(2)当时,,
当时,由
解出
时,
时,
由得,
∴单调增区间长度为。
A.选修4—1 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设△ABC的外接圆的切线AE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BAC的平分线与BC交于点D.求证:.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圆的有关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满分10分。
证明:如图,因为 是圆的切线,
所以,, …………2分
又因为是的平分线,
所以
从而
因为 ,

所以 ,故. …………3分
因为 是圆的切线,所以由切割线定理知,
,
而,所以 …………6分
B.选修4—2 矩阵与变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椭圆在矩阵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得到曲线F,求F的方程.
本小题主要考查曲线在矩阵变换下的变换特点,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满分10分。
解:设是椭圆上任意一点,点在矩阵对应的变换下变为点
则有
,即,所以 …………5分
又因为点在椭圆上,故,从而
所以,曲线的方程是 …………5分
C.选修4—4 参数方程与极坐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的最大值.
本题主要考查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基本知识,考查运用参数方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满分10分。
解法一: 因椭圆的参数方程为 …………4分
故可设动点的坐标为,其中.
因此 …………4分
所以,当时,取最大值2。 …………2分
解法二:由得: …………4分
∴ …………4分
解得 …………2分
解法三:设切点为,椭圆的切线方程为: …………4分
因为切线斜率为-1,故 …………4分
由解得:
D.选修4—5 不等式证明选讲
设a,b,c为正实数,求证:.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考查运用不等式进行推理论证的能力。满分10分。
证明:因为为正实数,由平均不等式可得
即 …………5分
所以,

所以 …………5分
22.【必做题】记动点P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对角线上一点,记.当为钝角时,求的取值范围.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向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考查运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0分。
解:由题设可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
因为,则 …………3分
所以, …………2分
因为异面,所以不共面。若∠APC为钝角,则为钝角,因此
即 …………3分
化简得
解得 …………2分
23.【必做题】.请先阅读:
在等式()的两边求导,得:,
由求导法则,得,化简得等式:.
(1)利用上题的想法(或其他方法),结合等式 (,正整数),证明:.
(2)对于正整数,求证:
(i); (ii); (iii).
本题主要考查组合数、二项式定理、导数、积分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论证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满分10分。
证明:(1)在等式两边对求导得
…………4分
移项得 (*)
(2)(i)在(*)式中,令,整理得
所以 …………2分
(ii)由(1)知
两边对求导,得
在上式中,令

即 ,
亦即 (1)
又由(i)知 (2)
由(1)+(2)得 …………2分
(iii)将等式两边在上对积分
由微积分基本定理,得
所以 …………2分
解法二:(1) …………2分
…………2分
(2)(i)由得
…………2分
(ii)时,
所以 …………2分
(iii)由得
…………2分
2008年江苏高考数学每题得分情况统计
题号
1-5
6-11
11-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率
88%
68%
45%
79%
86%
39%
34%
19%
14%
内容
三角
立几
导数应用
解析几何
数列
函数
1—5题 22/25=88%
6—10题 17/25=68%
11—14题 9/20=45%
15题 11/14=79%
16题 12/14=86%
17题 5.5/14=39%
18题 5.5/16=34%
19题 3.03/16=19%
20题 2.17/16=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