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章、节 项目九 走进幼儿园的合作与衔接 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 走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走进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走进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学目标 知 识 目 标 了解家园合作、园区合作、幼小衔接的内容及意义; 了解幼儿进入小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表现; 理解和掌握家园合作、园区合作、幼小衔接的的途径和方法。能 力 目 标 具有家园共育的能力; 具备幼小衔接工作的初步认识能力。情 感 目 标 树立正确的家园合作、园区合作、幼小衔接的观念和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家庭教育的作用 幼小衔接的意义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难点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 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 讲授法 小组讨论法 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 教学PPT、教学活动案例、活动视频教学手段 微信群 PPT 案例 图片 视频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教学活动任务一 走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导入部分】案例导入 在中(1)班一次“爱护牙齿”的主题活动中,来了一位新“老师”,她穿着白大褂,拿着牙齿模型给大家演示牙齿坏掉的样子。小朋友们都被她专业而生动的讲解吸引,听得津津有味。在他们中间,有一位小朋友不仅听得认真,脸上还带着特别自豪的神色,他就是迪迪,被邀请来讲课的新“老师”正是他的妈妈——一名牙科医生。 问题研讨:将家长请进幼儿园教学活动,这是家园合作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会对幼儿园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幼儿园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家园合作呢? 【基本部分】智慧加载 家园合作的内涵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支持和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第一,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 第二,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幼儿。 第三,家园合作需要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 二、家园合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有利于密切亲子关系和改进家庭教育 三、家园合作的任务和内容 (一)主动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 【举例】入园交谈;家访 (二)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举例】家长园地;开放日活动 (三)保障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权利 【案例】家长委员会 (四)鼓励和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举例】医生妈妈进课堂;消防爸爸走进幼儿园 (五)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幼儿的能力 【案例】豆豆的故事 四、家园合作的原则 (一)尊重家长 (二)对家长要求要适度 (三)家园互惠 五、家园合作的方式 (一)日常性的家园联系 1.个别谈话 2.书面联系 3.电话交谈 4.家长园地 (二)阶段性的家园联系 1.家访 2.家长会 3.家长参与活动 【结束部分】 总结本节内容的知识点 任务二 走进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 【导入部分】案例导入: 一所农村幼儿园的大班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有趣的植物”时,老师带孩子们去田野里挖红薯。孩子们在红薯地里看到了书本上看不到的东西。老师引导孩子观察红薯长在哪里,红薯是什么样子的,红薯的茎和叶子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启发孩子思考:红薯地为什么要弄得这样高高低低 什么样的工具能够又快又好地挖到红薯等。孩子们好奇地向老师问这问那,跟老师热烈地讨论着,小朋友之间也叽叽喳喳争个不停在农田里,孩子们惊奇地发现了许多在菜场里见过的蔬菜。农村的教育资源启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内容。 问题研讨:该幼儿园利用了社区的什么教育资源?幼儿园与社区的合作对幼儿的作用是什么? 【基本部分】智慧加载 一、社区和社区教育 社区是按人们生活和居住的范围划分的区域,这是在相对独立的地域中,以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共同生活的人口群体,是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 社区教育是指社区为全体居民(包括幼儿)设置的教育设施和教育活动,是多层次、多内容、多种类的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一)地域性 (二)开放性 (三)双向性 (四)普及性 (五)非正规性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一) 对于幼儿的意义 【案例】孟母三迁 1.塑造良好的品德 2.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3.提升亲社会行为 (二) 对于幼儿园的意义 【案例】幼儿园参观商超活动 1.提升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2.节约幼儿园的人力、财力 (三)对于社区的意义 【案例】幼儿园在公园举行“六一”活动 1.提升社区居民的学前教育意识和水平 2.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内容 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任务和内容 (一)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任务 促进双方互动交流,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和幼儿教育事业的进步。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内容 1.与社区共享社区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服务 (1)利用社区物质资源 (2)利用社区人力资源 (2)利用社区文化资源 2.发挥幼儿园教育优势,为社区发展服务 四、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方式 (一)请进来 1.将社区人员请进来 2.把社区资源请进来 (二)走出去 1.教师走出去 2.幼儿走出去 【结束部分】 把本节任务的知识点做成思维导图,总结本节任务的知识点。 任务三 走进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导入部分】课前交流导入 某小学一年级学生浩浩,不喜欢上小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自己不能完整地记作业,还经常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嚷着要回幼儿园,并经常抱怨说“小学整天都是作业,一点儿玩的时间都没有。”为此家长很苦恼。 请与组员讨论:浩浩出现的入学适应问题是什么?浩浩不愿意上小学的原因有哪些? 【基本部分】智慧加载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涵及意义 (一)幼小衔接的内涵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规律及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做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比较 要点幼儿园小学主导活动游戏上课生活节奏宽松严格生活管理不带强制性带有强制性师生关系个别接触多,关系密切个别接触少,关系非密切环境布置生动活泼严肃环境选择自由选择多自由选择少要求宽松严格期望低高(二)幼小衔接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2.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更加科学、规范 3. 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儿童初入小学面临的困难 儿童上小学后所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身体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的困难。 三、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 (一)全面的入学准备工作 1.加强身体素质的培养 2.注重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3.促进幼儿语言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4.关注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 (二)大班专门的入学准备 1.引导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 2.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3.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幼小衔接的原则 (一)长期性与专门性相相结合 (二)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三)避免小学化倾向 五、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 (二)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三)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四)幼儿园、小学、家庭三者相互协调,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结束部分】复习总结 本项目阐述了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小学的合作与衔接的概念、意义及内容,重点讲述了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小学的合作与衔接的途径,具体分析了幼儿园和家庭、社区、小学的合作与衔接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作业布置】 妈妈问大班的圆圆:“你想做小学生吗?”圆圆说:“不想!”妈妈吃惊地问:“为什么呀?”圆圆说:“昕昕姐姐说小学不好玩,好多作业,老师很凶。还有,在小学就看不到我的好朋友了。” 请根据材料分析幼儿在幼升小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哪些不适应。如果你是老师,为了帮助圆圆克服这些不适应你会给圆圆妈妈哪些建议? 通过家园合作的案例导入,明确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 教师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和举例说明,如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并根据教师的讲解在课本相关位置,标注记录。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家园合作的原则。 交流讨论。此部分内容由教师进行简单讲解后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并进行讨论各个家园合作的方法的利与弊。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懂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何和家长进行合作。 通过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案例导入,明确本节任务的内容。 以教师讲解为主,在此基础上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学生了解社区和社区教育相关的内容。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义。 由教师主要讲解,在此基础上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讨论,以便了解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内容和任务,掌握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 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总结,巩固重点。 通过案例导入和问题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明确本节任务的教学目标。 教师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和举例说明,如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并根据教师的讲解在课本相关位置,标注记录。 (学生)讨论感受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别,师生共同总结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结合教师讲解、举例、补充,掌握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师讲授为主,中间穿插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和举例说明。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 学 反 思 授课时间:2023年____月____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