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 案 首 页授课日期班 级课题名称: 第十一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第一节、第二节 课时 2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2.能够依据幼儿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幼儿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2.能够依据幼儿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授课方法 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拓展训练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多媒体教学设备 PPT、视频、职教云授课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 第十一章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一节幼儿心理健康概述 一、 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的测评 第二节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 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评价 幼儿意志力评价 幼儿社会性评价 幼儿自信心评价教与学互动设计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时间【课前】 职教云查看课前学习任务,完成课前学习 【课中】 一、情景创设、激情导入(课程导入) 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情境创设,通过观看幼儿活动,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课堂参与积极性,最终,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课讲授) 第十一章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 第一节幼儿心理健康概述 幼儿期是人类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等诸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健康发展,对幼儿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乃至一生的成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既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又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理解心理健康的三个方面: 作为一门学科,心理卫生是以心理健康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一个运动,心理卫生是以增进和维护人们的心理健康为宗旨的。 人具有社会性,因此,对社会文化的适应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具有发展性,在人一生的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需要和发展任务,一个人是否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功能,也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方面。 心理健康不仅是正常或没病,更重要的是保持一个正常个体良好的成长态势和人格不断完善的发展途径。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意志品质健全 4.人格统一完整 5.自我意识正确 6.人际关系和谐 7.社会适应良好 根据幼儿期发展的特点:一般还可以用下面几个简单而典型的指标来衡量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发展与年龄特点相符、大部分情况下的情绪是稳定快乐的、与同伴保护良好的关系、智力发展正常。 心理健康的测评 心理测量与统计学方法 社会适应判定法 生活适应评定法 症状判定法 第二节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 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评价 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评价 日常观察 家长问卷 二、幼儿意志力的评价 1.是否能克服环境中诱因的干扰,专注于当前活动中。 2.对禁止的事是否能控制自己不做。 3.是否能有始有终完成一件事。 4.遇到困难时是否努力克服。 三、幼儿社会性评价 与教师的交往 社会性的一般评价 与小朋友的交往 与陌生人的交往 合作 轮流与等待 游戏中的幼儿社会性 解决冲突 遵守规则 交往策略 四、幼儿自信心评价 1.日常观察 自由活动时,是否喜欢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活动 是否喜欢带头做事情 心境是否愉快 做事情时是否喜欢请人帮助 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是否充满兴趣 是否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讨论问题时是否积极发言 是否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2.家长问卷 三、练习与拓展 练一练:分析案例幼儿幼儿心理健康状况。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重难点,归纳课程内容 五、布置作业 简述幼儿心理健康评价的方法。 【课后】 复习本节课知识,完成课后作业。 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阅读情境创设,谈谈从案例中所获得的启示,谈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认识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理解,进一步消化所学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理解掌握所学内容 学生通过阅读“看一看”,进一步消化所学内容。 学生通过阅读“信息栏”,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 学生登录职教云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 5分 5分 25分 25分 15分 3分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