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密织法律之网和强化法治之力(表格式教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 密织法律之网和强化法治之力(表格式教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资源简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教 案
备课人 编写时间 2023.10 读本章节 第 5 讲第 2 课时
执教者 实施时间
课时标题 密织法律之网和强化法治之力
核心素养 1.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性,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2.初步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能够依法自律,依法办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做遵纪守法的现代公民。
3.掌握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难点: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自觉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导读方法 故事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归纳法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视频资料
导 读 流 程 个性化备课
[流程一]导读引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民法典》吗?这是一部怎样的法律呢?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走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去感受它的魅力。(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视频) 2.师:同学们,看完视频后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生2:我知道了它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生3:它的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步入了“法典时代”。 …… 3.《民法典》的背景介绍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民法典,也将是2020年给成年人的最特别的礼物。这部煌煌法典,体例上共设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洋洋洒洒1260条,10万余字。这样的鸿篇巨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可谓绝无仅有。 导语:我国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流程二]时政播报: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 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过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在不断探索实践中,逐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开创新局面。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习近平总书记“典”论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流程三]故事分享: 请同学们看多媒体课件上的第一段新闻材料,运用法治的相关知识对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新闻材料分享: 2021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被称之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是每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的规范和指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来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重要的历史里程碑意义。特此列举《民法典》的十大亮点: 亮点一:保护见义勇为“不寒心” 亮点二:居住权入法,让人们“住有所居” 亮点三:对性骚扰严厉说“不” 亮点四:守护个人私生活的安宁 亮点五:协议离婚需经过“冷静期” 亮点六:“自甘风险”为文体活动“松绑” 亮点七:“自助行为”彰显自然正义 亮点八: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亮点九:遗嘱形式的多样化认可 亮点十:禁止高利放贷 民法典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规范进行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了一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完整并协调一致的法典,健全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使我国的民事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请同学们说一说:结合你对民法典的认识,谈一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有何重要性? 生1:民法典健全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生2: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对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生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 …… 归纳总结:我国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流程四]我说我知: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领导人民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1.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2)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角度进行探究,小组代表汇报。 ①收集: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大家在课前搜集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 ②分类:对搜集到的成就进行分类。 ③播报:小组代表进行展示; ④讨论、分享: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评论。 (二)归纳总结: 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聚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三)我明白了: 生1: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以良法促进发展。 生2: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法律有效实施。 生3:推进公正司法,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实现司法公平正义。 生4:推进全民守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的基础。三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流程五]践行你我: 九年级(5)班举行“法治头条”交流活动,同学们分享了许多法治新 闻: 2016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解决无户ロ人员登记户ロ问题的意见》,“黑户”在中国从此成为历史。 2016年,“六五普法”顺利结束,全面启动“七五普法”。 2016年9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积极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 2017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经十ニ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ー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请同学们收集并分享更多的法治新闻,感受法治中国的脉搏。 (1).根据法治新闻事例,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步? 生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定和宪法的修改体现了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得到人们群众的普遍用户,实行良法之治。 生2:《关于解决无户ロ人员登记户ロ问题的意见》和《中国司法领域人权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等体现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努力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生3:全面启动“七五普法”,有助于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治信仰,努力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生4:法治中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师归纳)…… (2).通过本次活动,小刚对法治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准备和同学一起办一期黑板报,请你为他推荐两条宣传标语。 生1:增强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 生2: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生3:…… [流程六]习语回响: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总抓手来谋划、来推进。   ——2014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 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014年10月2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作的关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必须信仰法律、坚守法治,端稳天平、握牢法槌,铁面无私、秉公司法。   ——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流程七]我说我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
密织法律之网和
强化法治之力
) (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 (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拓展与提升】 为了更好弘扬法治精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认真查找相关资料,多角度的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