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表格式教学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初中)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表格式教学设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本”(初中)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秋季)
课题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
教科书 书 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7月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 感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引导学生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提升学生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学生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 3. 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人类命运相连、休戚与共。 教学难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导读导入 播放视频《我和我们,同住地球村》 同学们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悟? 总结: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既受全球经济影响,也影响着全球经济。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国家间文化交流活动日益丰富,不同国家间人员的流动越来越便利,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人类共同家园。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二、时政播报 材料一: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我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这是“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最隆重的活动,来自14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赴这场“十年之约”,本届高峰论坛参会嘉宾注册人数超4000人,达成成果总量远超前两届。 思考: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征? 归纳小结: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 材料二:第共赴十年之约!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即将开幕 以“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在中国浙江省乌镇举行。据悉,除举办开幕式、全体会议外,本次乌镇峰会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合作、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数据治理、算力网络、人工智能、青年与数字未来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乌镇峰会多年来的生动实践,在驱动经济发展、激活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动能的同时,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养老等数字应用,已经惠及千家万户。今年“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将设置数字技术、未来智造、数字乡村、数字文旅、网络空间治理等主题展区和未来生活体验区,让嘉宾和参展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科技带来的便捷普惠。 思考:即将开幕的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征? 归纳小结:当今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 材料三:“为孩子找水杯”一场爱心接力席卷了全球网络。英国一名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从2岁开始一直使用一个珠光绿色水杯喝水,如果没有这个杯子,他甚至不喝一口水。有一天,杯子损坏了… … 这一消息通过网络迅速传遍全球,一天后,当年生产水杯的中国厂家得知孩子的困境后,仅用20分钟就找到了13年前的模具,然后重启生产线,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并寄往英国。 (1)是什么使“为孩子找水杯”这一难题得以解决? (2)“为孩子找水杯”这一难题得以解决,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特征? 归纳小结:(1)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的通畅;人们的爱心接力。 (2)当今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 材料四:PPT图片展示全球遇到的挑战: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恐怖主义 、欧洲的难民潮 、全球气候问题 、阿富汗局势混乱、网络安全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等。 归纳小结:世界问题多得很、大得很,全球性挑战日益上升。面对这些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人类彼此命运相连、休戚相关,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守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三、析案明理 世界充满机遇,全球遍布挑战,解决全球挑战,中国方案获高度评价。 1.观看视频《解决全球挑战,中国方案获高度评价 》 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悟? 归纳小结:人类彼此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展现出了中国智慧与大国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2)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观和全球治理观。 (3)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2.观看视频《习声回响——携手抗疫,共克时坚》 思考:中国在推进全球抗疫合作中如何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 归纳小结:①面对疫情,中国勇敢面对,用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全力延缓疫情在全球蔓延,既保障了本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又维护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②加强国际合作,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展示大国担当,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③秉持人类公利大义、与世界共同应对疫情的天下情怀,克服自身困难,向一些国家及国际组织提供经验支持和医疗物资援助。 3.PPT图片展示:中国积极参与举办博鳌亚洲论坛、为国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参与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参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等,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面对全球性挑战,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 ②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不仅善待自己,而且关注他人的命运,增进包容与合作。 ③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 我说我知:关心人类命运,不仅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 ◆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 ◆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 ◆学习好外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 ◆对国际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形成积极的态度 …… 四、我说我知 五、践行你我 以“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为议题,组织一次模拟国际会议。请你代表中国,在会议上陈述:(1)中国在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原则和立场是什么?(2)中国呼吁国际社会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作哪些努力? (1)原则立场: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呼吁,与各国加强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医疗培训等。 (2)呼吁:国际社会要共享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经验,加强卫生领域的密切合作,未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的国家要主动提供医疗援助等。 六、阅读收获 习语金句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各国人民要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