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参基本信息学段 初中 学科 道德与法治使用教材版本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课题 5.1 我们的情感世界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单元学习内容分析(主要分析本课时所在单元内容结构和育人价值) (1)内容结构:本单元课题名为“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由导语、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组成,第四课、第五课各分设两框。导语简明地表达了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观点和态度,有助于学生在理论认知、观念层面意识到随着青春期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发育,情绪会发生微妙的不同变化,情感体验也会变得愈加丰富,引领学生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情绪、情感方面发生的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应对青春期的情绪,体味、传递美好情感。 (2)育人价值:“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开始聚焦于初中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情感生活,通过“情绪—情感—情操”的线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情绪的内容中,本单元也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道德与价值观教育,以青春期情绪的自我觉察、认知为基础,融入社会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将情绪管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调节扩展到人际交往中具有伦理学意味的情绪表达和感染。在情感的内容中,本单元在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不断扩展的基础山,体会更加丰富、深刻的情感,倡导学生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有利于初中生在青少年时期形成健全人格、涵养宽广博大胸怀的重要基础。2.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学习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核心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分析;本课时内容组成要素及之间的关系;已学内容与本课内容的关联,等;可用结构图示呈现) “我们的情感世界”位于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中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第一框题。基于第四课聚焦的“情绪”,“我们的情感世界”的主题由“情”引至“情感”,立足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引导学生自我觉察,关注自己的情感世界,并通过对情感基础知识的学习,体会情感生活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逐渐建立健全人格的核心素养要求。 其中,“丰富的情感”一目包含了体验学习和认知学习,引导学生从感受情感的丰富性出发,了解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认知情感的复杂性;“情感的作用”一目则帮助学生认识到情感对自身生命成长的重要价值,引导学生自觉关注自身的情感发展。3.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学生在学习完第四课情绪的有关内容后,对自身心理方面的需求和基本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清楚该如何调节自身的情绪,让自身传递丰富的情感正能量。基于此,学生在学习第五课情感的有关内容会得心应手。 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初中学生的情感与思维从儿童期的自我中心解放出来,有自我确认的强烈需求。学业中的胜任感、交友中的有力感和师生间的信任感,是学生安宁、自足、愉悦情感的主要来源;重视集体、社会、他人的评价,珍视友谊。能否获得美好情感的体验,对初中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它影响着学生的自我确认,道德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只有在自我确认和顺遂的情感状态中才能得以升华。 学生在学习“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时可能会具有困难,两者关系既紧密关联,又有所区别。情绪用于人类和动物,情感只用于人类;情绪更多地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则于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相联系;情绪具有应激性,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而情感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并随着社会参与的增多、生活阅历的增加不断扩展、丰富和深刻。4.学习目标确定(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 (1)知道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情感对个人的成长与价值。形成对情感的基本认知、情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和了解情感的作用。知道情感是随着生活经历的不断发展积累、逐渐丰富深刻的过程。 (2)认识情感的丰富性,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把握情感的作用,学会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形成更加丰富、健康、稳定的情感体验。5.学习重点难点(明确提出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并简述教学过程中强化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 教学重点:情感的作用;教学难点:体会情感与情绪的关系 策略:运用先行组织策略,在课前让学生完成情感故事分享的小任务,并上传给老师,以及预习《我们的情感世界》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视频播放、连连看)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情感的作用、分类等知识的印象。鼓励、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以情景剧的方式演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对情感与情绪的联系进行精细划分。6.教学准备(教学需要的实物准备、教具与学具、PPT等) 实物准备:无; PPT:5.1我们的情感世界PPT 教具与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粉笔、希沃白板、黑板。7.学习过程设计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 导入:细品《小妖怪的夏天》里的细腻情感 观看《小妖怪的夏天》部分视频,完成思考题即同学们从视频中品读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从视频中品读到了小妖怪与母亲之间关于亲情之爱的情感。 通过一段动画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情感的思考,导入本课主题。新课讲授 请同学们进入情感辨析所成为小判官,判断紫色文字部分哪些是情绪?哪些是情感?阅读教材43页情感与情绪的关系的相关内容,请判断小明一家的故事中哪些是情绪?哪些是情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由每个小组的代表来阐述本组讨论成果。 学生回答:愤恨、厌恶、快乐、痛苦、难过是情绪,浓浓的爱、痛苦(经历)、愤恨是情感。 通过生活中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情感与情绪的区别与联系。新课讲授 大家上课累了没有?接下来欣赏情景剧《我与数学张老师的故事》,有请今天的主角,掌声鼓励。欣赏情景剧《我与数学张老师的故事》,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我”对张老师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2)这些变化对“我”学数学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 (1)从害怕到喜欢。 (2)让“我”对数学感兴趣,越来越喜欢数学。 通过“我”与张老师相处中的情感变化引起了“我”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发生变化,帮助学生感受情感对我们的态度、观念、行为的影响。回想自己与父母、朋友、老师之间相处时你有什么优点、缺点以及想成为怎样的人,进而反思自己的情感世界,谈谈自我评价,选取同学来分享自我评价。 完成教材46页拓展空间第一题的内容,反思自己的情感实际,进行自我评价,时间为2分钟。 同学1:优点是别人在诉说自己痛苦感受时能做到共情,理解别人的感受;缺点是过于共情,有时会影响自身的状态,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控制共情能力的人。 同学2:优点是能够认真聆听父母、老师、朋友的教导,理解他们对自身的良苦用心,缺点是他们所说的缺点全都记在心里,加重自身心理负担,出现偏执情感,希望以后能做一个及时转化偏执情感的人。 通过学生对自身情感世界的反思,帮助学生体会情感是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的,是我们成长的体现。知识小结 将对应的三个选项填入框题中。 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对三个选项的位置进行填写,并阐述选择的理由。 让学生有效回顾知识,便于理解。8.板书设计(呈现板书内容,说明板书与教学进程的结合) 在知识小结部分,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并对三个选项的位置进行填写,并阐述选择的理由。9.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符合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迁移;预设学生完成情况) 任选一项课后作业完成: 任务一: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尝试通过各种合法渠道了解他的情感世界,与同学分享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任务二:观看电影《袁隆平》,以题目《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人》写观后感。10.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回顾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描述学习的实际获得,进而分析目标达成情况,提出改进策略) 通过对“我们的情感世界”的学习,学生对情绪与情感的关系进行了区分,理解了情感的各个作用,加深了对“情感是生命成长的体现”的理解。同时,笔者对自己的课程需要进行改进,如在一堂课的过程中老师讲的稍微有些多,学生的回应较少;需要给学生转变学习意识,由课堂给他们能够带来乐趣转变为在知识、价值观、道德、心理上能学习到什么的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