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工作)获得了足量的目的基因后,是否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呢?不能,因为目的基因很难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1.基因表达载体的作用①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且遗传给下一代②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质粒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限制酶切位点便于重组DNA的筛选DNA聚合酶结合位点保证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中自我复制供目的基因插入载体中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质粒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限制酶切位点位于基因的上游,紧挨转录起始位点,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具有驱动基因转录的作用。位于基因下游,使转录在所需的地方停止下来。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有特殊序列结构的DNA片段质粒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启动子终止子限制酶切位点诱导型启动子激活或抑制目的基因表达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启动子与终止子分别位于目的基因的首尾端,作用:起始和终止转录过程。起始密码子与终止密码子分别位于mRNA分子的首尾端,作用:起始和终止翻译过程。2.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区别启动子、终止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限制酶限制酶同种限制酶或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切割DNA连接酶目的基因限制酶切割位点获取目的基因限制酶切割位点质粒重组DNA分子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限制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质粒重组DNA分子第1步:用同种限制酶或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第2步: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片段拼接到载体的切口处,形成重组DNA分子。拓展:“单酶切”与“双酶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或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分别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1.单酶切abcda、b、c、d四个黏性末端相同。限制酶切割DNA连接酶连接启动子方向目的基因转录方向思考:单酶切有什么缺点?单酶切有什么缺点?缺点1: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质粒被重新环化abcd限制酶切割DNA连接酶连接DNA连接酶连接单酶切有什么缺点?缺点2:在DNA连接酶的作用,目的基因被环化。abcd限制酶切割DNA连接酶连接DNA连接酶连接单酶切有什么缺点?缺点3:在DNA连接酶的作用,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造成目的基因不能正确表达。abcd限制酶切割DNA连接酶连接反向连接重组DNAabcd限制酶切割DNA连接酶连接缺点1缺点2缺点3思考:如何克服以上缺点?单酶切的缺点反向连接重组DNA质粒重新环化目的基因被环化2.双酶切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限制酶a切割限制酶b切割限制酶a切割限制酶b切割DNA连接酶连接abcd黏性末端a与c相同;黏性末端b与d相同。2.双酶切限制酶a切割限制酶b切割限制酶a切割限制酶b切割DNA连接酶连接abcd质粒不会重新环化目的基因不会被环化优点1优点2优点3目的基因与质粒不会发生反向连接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能否用SmaⅠ限制酶切割质粒?为什么?不能;因为SmaⅠ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质粒上的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若被破坏,无法进一步筛选。2.选择哪些限制酶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 使用BamHⅠ和HindⅢ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1.区分启动子和终止子与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启动子和终止子位于DNA上,是基因表达载体必需的部分,而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决定翻译的开始和结束。2.图解限制酶的选择原则核心归纳(1)不破坏目的基因原则:如图甲中可选择PstⅠ,而不选择SamⅠ。(2)保留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原则: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要破坏这些结构,如图乙中不选择SmaⅠ。(3)确保出现相同黏性末端原则:通常选择与切割目的基因相同的限制酶切割质粒,如图中PstⅠ;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也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如图也可选择PstⅠ和EcoRⅠ两种限制酶。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导入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动物植物原核生物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方法1花粉管通道法我国科学家独创的一种方法,将Bt基因导入棉花细胞。用微量注射器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直接注入子房中花粉管通道法子房注射花柱滴加在植物受粉后的一定时间内,剪去柱头,将DNA溶液滴加到花柱切面上,使目的基因借助花粉管通道进入胚囊。方法2农杆菌转化法(常用)农杆菌是一种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①农杆菌农杆菌细胞内含Ti质粒,当它侵染植物细胞后,能将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的DNA) 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将其整合到该细胞的DNA上。Ti质粒T-DNA农杆菌Ti质粒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含重组Ti质粒的农杆菌植物细胞导入植物细胞表现出新性状的植物将目的基因插入染色体DNA中农杆菌转化法②农杆菌转化法原理__________插入Ti质粒的________中形成重组Ti质粒重组Ti质粒转入__________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中目的基因在植物细胞中稳定存在并__________表达目的基因T-DNA农杆菌染色体DNA农杆菌转化法两次拼接、两次导入①两次拼接第一次拼接:目的基因拼接到Ti质粒的T-DNA上;第二次拼接(非人工操作):被插入目的基因的T-DNA拼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一二农杆菌转化法两次拼接、两次导入②两次导入第一次导入: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第二次导入(非人工操作):将含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受体细胞。一二不同的受体植物,转化的具体方法有区别:a.可以将新鲜的从叶片上取下的圆形小片_____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与农杆菌共培养筛选转化细胞再生成植株b.可以将_______直接浸没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一段时间,然后培养植株并获得____,再进行_____、_____等;花序含有农杆菌的溶液种子筛选鉴定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①导入动物细胞通常选择受精卵②导入方法:受精卵注射器固定吸管显微注射仪显微注射法3.将目的基因导入原核生物细胞导入方法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将重组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优点:繁殖快,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易于培养操作胰腺提取筛选胰岛素mRNA胰岛素cDNA逆转录重组质粒质粒导入大肠杆菌mRNA胰岛素原胰岛素加工用原核生物生产胰岛素示意图三、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原核细胞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显微注射法——Ca2+处理法我国科学家独创常用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检测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是否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类型 检测内容 方法分子水平的检测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PCR等技术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是否具有相应性状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筛选和获取目的基因获取质粒、噬菌体等载体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检测和鉴定目的基因是否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图筛选和获取目的基因1.利用PCR获取和扩增目的基因2.人工合成目的基因3.通过构建基因文库获取目的基因第一步: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构建基因表达载体1.用限制酶切割载体和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2.用DNA连接酶连接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不完全相同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1.导入植物细胞: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转化法2.导入动物细胞:显微注射法3.导入原核细胞:用Ca2+处理受体细胞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检测和鉴定目的基因是否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1.分子水平检测①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PCR等技术检测)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PCR等技术检测)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抗原-抗体检测)2.个体水平检测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总结:目的基因的筛选和获取利用PCR获取和扩增化学方法人工合成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关键农杆菌转化法(植物)、显微注射法(动物) 、感受态细胞转化法(微生物);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检测:是否插入、转录、翻译个体水平:是否具有抗性以及抗性强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