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械制图及CAD》教案第1~2课时教学内容 课题一 机械制图与AutoCAD2010基本知识知识导入 (1)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是工程界重要的技术基础标准,是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依据。 (2)AutoCAD2010是由美国Autodesk(欧特克)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为微机上应用CAD技术而开发的绘图程序软件包,经过不断的完善,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 (3)AutoCAD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气等工程的设计,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绘图要 求和标准,这就要求用户要根据本行业的要求去设置 AutoCAD的绘图环境。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 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 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 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制图基本规定 1. 图纸幅面和格式 (1)图纸幅面 (2)图框格式 (3)标题栏 2. 比例 (1)比例的概念 (2)比例的选用3. 字体 (1)字体的号数 (2)汉字 (3)字母和数字 4. 图线 (1)图线的线型及应用 (2)图线的线宽 (3)图线画法 5. 尺寸注法 (1)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2)尺寸的组成 二、AutoCAD2010基础 1. AutoCAD2010的工作界面 (1)系统的启动 (2)AutoCAD工作界面 (3)AutoCAD菜单 (4)AutoCAD工具栏 (5)AutoCAD选项卡 (6)状态行 (7)命令窗口 2. AutoCAD键盘与鼠标的操作 三、绘图环境的设置 1. 图层设置 (1)图层命令 (2)图层操作 2. 文字样式 (1)文字样式命令 (2)新建文字样式 3. 尺寸样式(1)尺寸样式命令 (2)新建样式 4. 新建文件 5. 保存文件 6. 打开文件 7. 创建图形样板的步骤 四、基本图形的绘制练习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制图标准中的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注法等制图基本规定, AutoCAD2010的基础知识和绘图环境的设置。练习 见《机械制图及CAD》基本图形的绘制练习第3~4课时教学内容 课题二 正投影法与基本形体知识导入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物体在阳光或灯光的照耀下,会在墙面上产生一个影子,这就是投影。 (2)机械制图中绘制图样的方法主要是正投影法,这种方法绘图简单,绘制出的图形真实、度量方便,能够满足设计的需要。 (3)三视图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对于机械相关知识的学习有一 定的促进作用。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 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 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 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正投影法基础知识 1. 投影法的概念2. 投影法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3. 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 4. 点的三面投影 (1)三面投影体系的建立 (2)三面投影的形成 (3)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5. 直线的三面投影 6. 平面的投影 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1. 三面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 物体三面投影的形成 3. 三视图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三、基本体的三视图 1. 棱柱 2. 棱锥 3. 圆柱 4. 圆锥 5. 球 四、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1. 平面立体尺寸标注 2. 回转体的尺寸标注 3.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要领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正投影法的基础知识,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基本体的三视图和基本体的尺寸标注。应用与实践 见《机械制图及CAD》第二章中的应用与实践。第5~6课时教学内容 课题三 轴测图与三维建模基础知识导入 (1)轴测图属于立体图的范畴,具有立体感、直观性强、比透视图绘制相对容易的特点。 (2)三维实体能直观地表达所设计机件的实际形状,在AutoCAD中,常用的三维建模方法主要为利用基本体工具建模与利用二维图形辅助建模两种。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 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 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 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1. 正等轴测图的形成 2. 正等测的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 3. 正等测的投影特性 (1)平行性 (2)沿轴可测量性 二、AutoCAD三维建模方法 1. 利用基本体工具建模 (1)AutoCAD2010基本体建模工具 (2)基本体建模流程 2. 利用二维图形辅助建模 (1)AutoCAD2010利用二维图形辅助建模工具 (2)二维图形辅助建模流程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和AutoCAD三维建模方法。应用与实践 见《机械制图及CAD》第三章中的应用与实践。第7~8课时教学内容 课题四 组合体知识导入 (1)组合体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形体组合而成的立体。 (2)有些机械零件是由基本体被平面截切而成的,这种形体称为切割体,两立体相交称为相贯,两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相贯线。 (3)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与尺寸标注是机械制图中画法的基础和重点。 (4)组合体的读图,就是在对组合体的视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想象出组合体各组成部分的形状以及相对位置的过程。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 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 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 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组合体的基础知识 1. 组合体的分类 2. 组合体中基本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 二、切割体与相贯体 1. 切割体 (1)截交线的性质 (2)平面立体被截切的情况 (3)曲面立体的截交线 2. 相贯体 (1)相贯线的性质(2)两正交圆柱相贯线的情况 (3)圆柱与圆锥相贯 三、组合体三视图画法与尺寸标注 1. 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1)切割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2)综合型组合体三视图画法 2.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1)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2)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四、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1. 读图的基本要领 (1)几个视图联系起来看 (2)读图时要注意抓特征视图 (3)必要时,要弄清视图中线框和图线的含义 2. 读图的基本方法 (1)形体分析法 (2)面形分析法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组合体、切割体与相贯体的基础知识,组合体三视图画法与尺寸标注和读组合体的三视图的方法。应用与实践 见《机械制图及CAD》第四章中的应用与实践。第9~10课时教学内容 课题五 机件的基本表示法知识导入 在工程实际中,机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机件的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仅用三视图来准确、清晰、完整、规范地将其内外形状结构表达清楚非常困难。因此,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规定了各种表达方法。本章主要介绍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其简化画法。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 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 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 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视图 1. 基本视图 2. 向视图 3. 局部视图 4. 斜视图 二、剖视图 1. 剖视图概述 (1)剖视图的形成 (2)剖视图画法 (3)剖视图的标注 2. 剖视图的种类及其应用 (1)全剖视图 (2)半剖视图 (3)局部剖视图 3. 剖切面的种类 (1)单一剖切平面 (2)几个相交的剖切平面 (3)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4. 绘制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5. 省略标注的几种形式 三、断面图1. 断面图的概念 2. 断面图的种类及画法 (1)移出断面图 (2)重合断面图 四、局部放大图及简化画法 1. 局部放大图 2. 简化画法 五、AutoCAD绘制机件图样 1. 图案填充——绘制剖面线 2. 样条曲线——绘制断裂处边界线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及其简化画法。应用与实践 见《机械制图及CAD》第五章中的应用与实践。第11~12课时教学内容 课题六 标准件与常用件知识导入 (1)螺纹连接作为一种常用连接方式,在很多机器机构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2)齿轮是广泛用于机器或部件中的传动零件,除用来传递动力外,还可改变机件的回转方向和速度。 (3)键、销连接广泛应用于轴和轮毂零件之间的轴向固定并传递转矩,有的还能实现轴向固定以传递轴向力。销还可以作为安全装置。 (4)在机器中,滚动轴承是用来支承轴的标准部件。 (5)弹簧一般用于减振、夹紧、自动复位、测力和 储能等方面。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 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3. 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 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1. 螺纹的基本知识 (1)螺纹的形成 (2)螺纹要素 2. 螺纹的规定画法 (1)外螺纹画法 (2)内螺纹画法 (3)螺纹连接画法 3. 螺纹的种类和标记 (1)螺纹的种类 (2)螺纹的标记 4. 螺纹连接件 (1)螺栓连接及画法 (2)双头螺柱连接及画法 (3)螺钉连接 二、齿轮的画法 1. 圆柱齿轮 (1)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名称及代号 (2)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尺寸的计算公式 (3)直齿圆柱齿轮的规定画法 2. 锥齿轮、蜗杆与蜗轮的画法 (1)单个锥齿轮的画法和锥齿轮啮合画法 (2)蜗轮与蜗杆 三、键连接与销连接 1. 键连接 (1)键的种类和标记 (2)键的连接画法2. 销连接 (1)销的种类和标记 (2)销的连接画法 四、识读滚动轴承 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 2. 滚动轴承基本代号 3. 滚动轴承的画法 (1)通用画法 (2)特征画法 (3)规定画法 五、识读弹簧 1.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和尺寸关系 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3. 弹簧在装配图中的规定画法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螺纹、螺纹紧固件和齿轮的画法,键连接与销连接的标记与画法以及滚动轴承和弹簧的识读。应用与实践 见《机械制图及CAD》第六章中的应用与实践。第13~14课时教学内容 课题七 零件图知识导入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元。零件按照用途、形状结构及制造工艺等特点,一般可分为轴套类零件、盘盖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在制造过程中,用来表达零件的结构、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工作图(简称零件图)。零件图是设计部门提交给生产部门的重要文件,它要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表达出机器(或部件)对零件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结构和制造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据。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 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 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 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零件图概述 二、零件图的常见技术要求 1. 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2)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其注法 2. 尺寸公差 (1)基本概念 (2)公差带 (3)标准公差 (4)基本偏差 (5)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6)公差在零件图中的标注 (7)查表确定尺寸公差带代号的极限偏差值 (8)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3. 几何公差 (1)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 (2)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符号 (3)公差框格 (4)基准代号 (5)几何公差代号 (6)被测要素 (7)基准要素 三、用AutoCAD绘制轴类零件图(1)绘图前的准备 (2)调用样板文件建立一张新图 (3)按1:1的原值比例绘制图形 (4)标注尺寸及要求 (5)检查视图,调整图形到合适位置 (6)存盘 四、识读盘盖类零件图 (1)识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2)盘盖类零件图的特点 五、识读叉架类零件图 (1)视图选择 (2)尺寸标注 (3)技术要求 六、识读箱体类零件图 (1)视图选择 (2)尺寸标注 (3)技术要求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零件图的常见技术要求,用AutoCAD绘制轴类零件图的方法,识读盘盖类零件图、叉架类零件图、箱体类零件图的方法。应用与实践 见《机械制图及CAD》第七章中的应用与实践。第15~16课时教学内容 课题八 装配图知识导入 在机械制图中,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图样称为装配图,它能够完整地表达机器或部件的结构形状、工作原理及各主要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各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和技术要求等。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二、导入新课(5分钟) 1. 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2. 本课题学习及掌握的主要内容 3. 本课题参阅的材料 4. 对本课题作业的要求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装配图的基础知识 1. 装配图的内容 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3.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 4.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 (1)序号的编排方法 (2)明细栏 二、识读千斤顶的装配图 (1)概括了解 (2)了解装配关系、传动关系和工作原理 (3)分析视图,看懂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功能 (4)分析尺寸与技术要求 三、用AutoCAD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1)使用样图 (2)使用剪贴板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装配图的基础知识,识读千斤顶装配图的方法和用AutoCAD绘制千斤顶装配图的方法。应用与实践 见《机械制图及CAD》第八章中的应用与实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